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解锰压滤渣是工业生产金属锰过程中采用湿法酸浸电解工艺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这种传统的废渣处理处置方式,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次研究将电解锰压滤渣通过焙烧生产活性微粉、产生的脱硫烟气制硫酸,是一种能有效解决电解锰压滤渣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的方法.本文对锰三角地区拟建20万吨电解锰压滤渣焙烧生产活性微...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疆哈巴河县托库孜巴依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对矿床的26号脉及主要围岩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多元素分析,结合矿区地球化学背景确定了各元素的分带标准;通过对26号矿脉(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叠加晕特征研究,总结出金矿(体)单一次成矿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对矿体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的晕在空间上的叠加形态进行了识别,建立了矿体形成的构造叠加晕实用模式(包括成矿构造叠加晕模式、预测标志及分带标准),利用该实用模式对矿脉深部以及外围进行找矿预测,提出了找矿预测靶位。 相似文献
3.
复杂条件下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中,最常用的物探方法是电磁法和电磁波法(探地雷达).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原理、管线异常特征的介绍,提出了在复杂条件下物探方法技术的应用,目的是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突出目标管线异常,最终对目标管线进行精确定位定深.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矿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及供需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钢铁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如何摆脱由铁矿勘查投入持续下滑及铁矿石价格下行所带来的行业困境是近年来需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铁矿石的资源现状及供需格局进行综合分析,认为:(1)我国铁矿产量增速远低于我国钢铁需求的增速:以含铁量来计,2015年原矿产量相较于1998年仅增加了0.1倍,而粗钢表观需求量增加了4.5倍。(2)目前铁矿石的需求终端主要为建筑,近几年我国铁矿石消费量年增长率出现下降且有负增长,未来有可能会进一步放缓。(3) 2010年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最高达90%左右,进口量增速明显高于自产矿。由于铁矿石产能及产量的降速不及钢材,因此长期来看铁矿石价格或将继续下移。(4)未来中国铁矿石需求将会逐步下降,到2040年中国将需要8.56亿吨铁矿石,合理粗钢产能应为8.78~9.35亿吨。 相似文献
5.
"贺州白"是我国白色大理石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品种之一,贺州平桂区水井山矿区的大理石矿石材品种即属"贺州白"系列。本文通过野外调查与样品测试分析等手段,基本查明了水井山矿区大理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研究发现,矿体主体以层状产出,赋存于上泥盆统融县组地层,成因类型为热接触变质型。矿石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根据矿石类型,将石材品种分为"云团白"(岩性为白色、灰白色含暗色团块中粒大理岩)、"红线白"(岩性为白色、灰白色含铁质红色色线中粒大理岩)和"雪花白"(岩性为白色中细粒大理岩)三种。矿石作为石材其影响装饰性能的金属矿物含量不高、物理性能优良、放射水平极低、完整性较好、荒料率较高,是优质的饰面石材矿。 相似文献
6.
新疆阿克陶南库山河一带晚泥盆世奇自拉夫组地处塔西缘昆仑构造带西北部。根据宏观颜色、岩石组合、岩石结构、沉积序列、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等由底到顶依次划分为灰红色含砾岩屑粗碎屑岩段、灰红色岩屑砂岩与灰绿色石英砂岩互层岩段和灰绿色钙质石英粉砂质细碎屑岩段等3个岩性段;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海等3个亚相和8个微相。为明显的无障壁岛滨海相陆缘沉积物向海退积的海进序列。 相似文献
7.
冀中坳陷火成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中坳陷发育大量隐伏玄武质岩石,尤其是坳陷北部的廊固凹陷和霸县凹陷,岩石类型以玄武岩为主,辉绿岩次之,凝灰岩分布较少,火山角砾岩极少。通过岩心、镜下薄片及铸体薄片观察,主量和微量元素测试分析,表明该区火成岩为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系列;REE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元素富集型,Eu异常不明显;火成岩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呈强不相容元素富集。该区玄武岩的喷发环境为水下喷发;火成岩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岩石组合、岩石系列、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该区火成岩形成于板内大陆裂谷构造环境。通过冀中坳陷玄武岩与邻区对比发现,冀中坳陷及邻区玄武岩岩浆活动具有随时代变化往北迁移的趋势,SiO2含量显示从南往北略为增加的趋势,北部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相对较大,轻稀土元素富集程度较南部低。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56-661
本文根据元素在地球中的分配极不均匀性进行低密度和高密度元素划分,低密度元素广泛分布于地球浅部,密度多在2.0~3.0(g/cm3)之间的矿物组合,其迁移、分散和富集过程多在外生环境中完成;部分因构造作用,在地球深部形成外生内成矿床,二者均为浅源性低密度元素;部分高密度元素在外生环境的富集与沉积型铝土矿的形成相似(地表岩石接受风化剥蚀形成红土化风化壳,经流水搬运集中于有利环境进行"移硅沉铁富铝"后沉积形成),在形成红土化风化壳过程中富集了数十倍至近千倍,但品位大多不高,形成伴生有用元素,在中大型矿床中具综合利用价值。高密度元素多大于4.0,多富集于下地壳—上地幔之下,其迁移与富集过程多在内生环境形成矿床;部分因构造作用进入外生环境形成内生外成矿床,二者均为高密度深源性矿物组合。而3.0~4.0为低密度和高密度之间的过渡元素,从地球浅部到深部地核均有分布。以上形成了低密度浅源性与高密度元素深源性矿物组合不同的富集规律,对地球化学元素的迁移与富集规律研究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昆仑北段矿产分布特征及找矿方向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西昆仑北段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塔里木板块与羌塘板块的接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岩浆岩发育,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根据新疆西昆仑地区构造单元特点,结合该地区的地质勘查成果,将西昆仑北段划分为六个成矿区带,对每一成矿区带的成矿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列举了几个典型矿床,以期对每个成矿区带成矿地质特征进行进一步阐述.同时,针对六个成矿区带提出了下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托库孜巴依矿床和金坝矿床位于中国阿尔泰南缘西段,是中亚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内广泛分布闪长岩脉,与金矿脉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但其与金成矿是否具有成因关系尚不清楚。本次研究采用野外调查、显微鉴定、矿物自动分析系统、LA-ICP-MS等分析方法,对金成矿作用与闪长岩脉的关系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1)托库孜巴依矿床和金坝矿床中闪长岩脉受金矿脉穿切,其中闪长岩脉经历了明显的构造变形,而金矿脉却未见显示;(2)金主要分布在石英脉及两侧蚀变带中,托库孜巴依矿床金矿物主要为碲金矿,金坝矿床则以自然金、碲金银矿为主;(3)托库孜巴依矿床与金坝矿床闪长岩具有相近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82.3±0.9)Ma和(385.5±2.0)Ma,形成于中泥盆世古亚洲洋俯冲期。综合前人研究,金成矿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后碰撞期,闪长岩明显早于金矿形成,二者并不具备成因关系。金成矿可能与韧性剪切带和同期的岩浆活动有关,未来的勘查工作应聚焦于含金石英脉与同期岩浆岩体周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