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10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古朔根乌拉地区1/5万矿调项目实施,共圈定1/5化探综合异常27个,新发现矿点两处,矿化点9处,矿种有金、铜、钼、银、铅、锌.通过对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1/5万化探综合异常特征、矿(化)点特征及分布等信息进行研究,阐明了该区成矿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矿产的共生组合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4个,提交找矿靶区4个.对其中两处找矿靶区进行钻探验证,海勒斯特沟金锑多金属找矿靶区具有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的中-低温热液型金锑多金属矿的潜力,博和铜金多金属找矿靶区具有形成与中酸性侵入岩及后期岩脉有关的岩浆热液型-接触交代型铜多金属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大井锡多金属矿床深部闪长岩体的发现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井西部矿区ZK-29-3、ZK-49-2钻孔中发现的闪长岩体及其岩石学特征,以及对钻孔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论述大井锡多金属矿床深部发现闪长岩体的找矿意义。初步认为,矿区深部存在第二矿化空间和新的矿化类型,具有斑岩系列钼(金)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茶棚银矿位于河北省北部坝上草原向山区过渡地带,风成砂覆盖严重,示矿标志不明显,地表找矿难度大;地表矿体断续出露,而深部银矿体主要以隐伏矿体的形式赋存于近南北向展布的构造破碎带中,数量明显增多、品位变富、厚度变大;在这种特殊的景观地质特征下,利用激电中梯扫面,可发现厚覆盖状态下构造矿化蚀变带,利用EH4连续导电率测量可厘定矿化蚀变带的规模、产状并可提供隐爆角砾岩体等深部控矿地质信息,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的中低阻陡变带和中阻带,特别是陡变带中的转折部位(形态呈耳状部位)可具体定位银矿体的赋存空间。  相似文献   
4.
苏丹哈马迪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丹哈马迪金矿区矿石与岩石稀土配分曲线的相似性表明二者具有同源性;矿石硫同位素组成δ(34S)值为较小的负值,表明区内硫来源单一,且硫质应为深源物质;而矿石中的氢、氧同位素特征则表明金矿热液应来源于变质热液.众多事实表明,哈马迪金矿与泛非造山运动及其后的区域变质作用关系密切,成矿热液来源于围岩,属受剪切作用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文中主要讨论了武当地区构造类型及控矿作用.构造类型基本包括伸展滑脱构造、推覆构造和脆性构造,分别发生在三个不同的时期.伸展滑脱构造主要存在于前印支期, 挤压推覆构造存在于印支期,脆性断裂出现在印支晚期.多重韧性滑脱面出现在武当群地层形成时的不同构造岩性界面上;不同层次顺层伸展滑脱面 (DF1-DF5)常出现在堆垛的构造岩性面上,并优先富集Au 、Ag矿;逆冲推覆构造使先存滑脱面变形,伴随褶皱作用使成矿元素流动、搬运、富集.  相似文献   
6.
豫西寨凹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显示该区元素组合以银、铅、铜为主,以寨凹为中心出现W,Sn,Bi,Mo,Cu等高温元素组合;1/万沟系次生晕测量表现为Cu,Ag,Bi,Sb中高温元素组合;极化率异常则显示为宽幅面状,具高阻高极化异常特征;经过对地物化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具备良好的斑岩型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其Z4脉可能为深部斑岩型铜矿的脉状延伸,进一步找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述了蒙古国朝格图地区地质概况和区域土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W,Au,Co,Mo,Sn,Cr,As,Ni,Sb,Cu,Bi,Pb,Zn,Ag,Hg等多金属元素在本区地层、岩浆岩、土壤中的分布特征、浓集系数、变异系数,为进一步找矿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
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成矿条件与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凤娟  张喜周  沈柳生 《矿产与地质》2010,24(2):132-135,161
安妥岭斑岩体发育在上黄旗-乌龙沟、岭南台-紫荆关两深断裂所夹持部位,属多次侵入的浅成-超浅成中酸性岩体,岩体规模较小,形态为整体向南倾、向南东侧伏的椭圆状,蚀变强烈具一定分带性;受次级近EW向韧性剪切断裂带、NE向韧-脆性断裂带、NW向横张断裂控制,这些特征均可与国内、外含矿斑岩体相类比。因此,本区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形成大型斑岩铜(钼)矿床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冀西安妥岭斑岩型钼矿成矿地质条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妥岭钼矿位于燕辽钼(铜)成矿带南端,与附近的野弧斑岩型钼矿等具有相同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文章阐述了古结晶基底、中生代岩体以及NNE、NW和近EW向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提出安妥岭钼矿是在斑岩型矿床基础上,叠加了主要沿NW向构造发育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所形成的具有复杂成矿系列的非典型斑岩钼矿床。  相似文献   
10.
针对境外勘查项目普遍缺少地形图的问题,利用免费的30米采样间隔的数字地面高程模型数据,采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了地形图制作的研究。通过此次试验总结出一套可操作性强、易于理解的地形图制作流程,同时降低了开展地质找矿勘查工作的成本,尤其对无人地区和境外地区勘查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