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9篇 |
免费 | 989篇 |
国内免费 | 36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5篇 |
大气科学 | 32篇 |
地球物理 | 100篇 |
地质学 | 2014篇 |
海洋学 | 12篇 |
综合类 | 5篇 |
自然地理 | 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97篇 |
2021年 | 109篇 |
2020年 | 90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93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111篇 |
2014年 | 112篇 |
2013年 | 120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19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97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102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82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提高三频航空电磁系统(FAEM)测量的自动化程度,设计实现了基于模糊控制和线性增量控制方法相结合的电磁补偿系统,来完成高精度、高稳定性、大动态范围的电磁补偿.以航空电磁接收机输出的电磁场实、虚分量值为控制的输入参量,以补偿线圈内的补偿电流为控制对象,80C52单片机为控制芯片,采用FFSI法推理程序实现补偿量的模糊控制,从而实现一次场和涡流场的实时程控补偿.航空电磁系统实验飞行数据表明,该控制系统可以快速实现一次磁场的实时高精度补偿,稳定性和补偿噪声水平能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地下岩溶的发育影响着地面基础工程的安全使用,所以,我们要对岩溶地区发育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该地区地面建筑的安全。溶洞的空间赋存状态一般是不规则的三维地质体,它的发育与地下水系及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有紧密联系,造成溶洞的洞室可能含有高阻或低阻填充物,导致溶洞与围岩之间存在物性差异。高密度电阻率法正是利用物... 相似文献
3.
张家口克山病地区土壤硒的地球化学形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对张家口克山病地区土壤中硒的7种地球化学形态:水溶态、交换态、有机态(富啡酸态与胡敏酸态)、酸溶性铁锰氧化物态、硫化物态以及硅酸盐态进行了测定,分析总结了各种形态存在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土壤中的有效性硒成能够直接参与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并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辽东石庙沟地区位于华北陆块东部的辽吉造山/活动带上,该带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记录了多期岩浆-构造-变质事件。石庙沟岩体为花岗斑岩,富SiO2、Na2O和K2O,贫CaO、MgO及Al2O3,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Ta、P),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U),A/CNK值大于1,REE配分曲线呈"海鸥"式分布,以具有显著的负Eu异常为特征,高Ga/Al值,与典型A型花岗岩特征一致。花岗斑岩中锆石的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其成岩年龄为(123.0±1.6)Ma,为早白垩世。锆石Hf同位素分析表明,εHf(t)值均为负值,介于-15.72~-12.85之间,平均值为-14.14,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在2 164~1 989 Ma之间,平均为2 067 Ma,反映源岩以大陆壳成分为主。结合花岗斑岩高SiO2,低Mg、Co、Cr、Ni,且富集LREE和LILE,亏损HFSE等特征,表明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岩浆应为大陆地壳物质熔融的产物。根据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早白垩世花岗斑岩是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所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弧花岗岩。研究区早白垩世花岗斑岩的形成主要受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形成环境受板块俯冲造山后伸展作用和下地壳拆沉作用的联合制约,是辽东地区岩石圈减薄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5.
6.
从深部矿地球化学勘查实际需求出发,根据近年来20余个矿床研究结果,总结提出了热液成因有色金属矿床矿致异常规律--多维异常体系。多维异常体系是指产出在特定成矿地质时期地质体中,空间有序共存、形成机理各异、成矿指向递进的多属性地球化学异常体系,将在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以及沉积改造型等与热液作用有关的有色金属矿产深部矿预测和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为例,对该矿床多维异常体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在该矿床中,存在着以Na2O为代表的负异常体系、以S为代表的矿化剂元素异常体系、矿化剂元素S与Fe和成矿元素间协同平衡体系、成矿及其伴生元素异常体系等,这些异常体系对成矿的指示作用是递进的,从而证实了多维异常体系的存在。对应用多维异常体系思路预测和评价深部矿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甘肃宝积山盆地中侏罗统窑街组发现茨康类植物化石,通过对其外部形态和表皮构造研究,认定为石拐茨康叶(Czekanowskia(Vachrameevia)shiguaiensis)。对比当前化石及其现存最近对应种(the nearest living equivalent species)—Ginkgo biloba L.的气孔比率,得到宝积山盆地在中侏罗世的古大气CO_2体积分数为1.55×10~(-3),数值接近GEOCARBⅢ碳平衡模型的拟合曲线,表明茨康叶属植物也是恢复古大气CO_2体积分数的良好材料。同时,通过角质层特征进行古环境重建,结果表明宝积山盆地在中侏罗世时期气候较为温和湿润。 相似文献
8.
9.
河北平山英云闪长质片麻岩锆石SHRIMP年代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平山板桥沟地区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常量元素具有高硅、高铝、高钠和低钾的特点,稀土元素显示强烈分异,具有较高的(La/Yb)。值(34),同时具有明显的Nb,Ta,Ti和P负异常,与太古宙TTG的特征完全一致。阴极发光和背散射研究表明,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中锆石具有密集震荡环带和较高的Th/U值,表现典型岩浆锆石的特点,但其外侧都有一高亮度(CL)的狭窄变质增生边。SHRIMP测试结果表明TTG的形成年龄为2536.5±9.8Ma,变质年龄为1802±43Ma。推测2500Ga西部块体向东部陆块俯冲形成了TTG,并导致五台陆块与太行山陆块拼合,使华北克拉通化,1.8Ga则为陆内的另一次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