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613篇
  国内免费   385篇
测绘学   18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634篇
海洋学   65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谷-兴隆地区中新元古代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平谷-兴隆地区中上元古界地层中发育有洞子沟、边墙沟、后干涧、银冶岭等银多金属矿床. 其特点是:产于中上元古界地层中,与中元古火山岩或火山角砾岩筒在空间和时间上有一定的联系.对其成因争论较多[1~3],本文试图从区域展布特点和矿床特征探讨其成因.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贝壳堤剖面记录了约39.7~17.514CkaB.P.期间古湖泊高湖面扩张、收缩的演化历史。剖面中丰富的介形类,皆为我国东部山间盆地~平原区系与西部高原区系常见种。依据青海地区现代介形类分布调查,可知研究剖面高湖面发育期为淡水湖,其中高分异度介形类组合代表近静水的浅湖环境,单种或近单种土星介大量出现层位指示缓流水环境,大量原生双壳类共生可能指示静水、较深水环境。据地层中介形类分布,自下而上划分为7个组合-沉积环境带,分别为:①少量湖沼种出现(积水洼地形成带)——湖泊前期,②单种缓流水种连续出现(湖泊初始形成带)——高湖面初始形成期,③高分异度组合、介形类富集(浅水大湖带)——高湖面水深加大期,④中分异度组合、介形类少量出现(深湖带)——高湖面最盛期,⑤中分异度组合、介形类少量出现、双壳类连续富集(湖泊变浅带)——高湖面略下降期,⑥缓流水介形类繁盛、双壳类多少不等(湖泊水位下降带)——古湖泊退缩期和⑦介形类稀少带——古湖泊快速消亡期。贝壳堤剖面所见双壳类在现代介形类调查区域没有发现,它们在地层中的出现,进一步指示大体相当MIS3阶段时期柴达木盆地比现代更温暖的气候背景,降水条件好于现代。  相似文献   
3.
利用廊坊东A27钻孔岩心资料,样品微体生物、孢粉特征综合分析,结合AMS14C测年,对永定河中下游地区MIS7以来的地层进行分析,建立了MIS7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并对其进行了年代厘定,讨论了该地区大约MIS7阶段以来氧同位素分期气候下的地层及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永定河中下游地区晚第四纪可划分为U1~U8共8个沉积单元...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碰撞造山系统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柴达木盆地北缘在早古生代形成了一条碰撞造山带,该造山带结构保存较完整,可分辨出深俯冲板片、火山岛弧带、蛇绿杂岩带、岛弧深成岩带等组成单元。其中,俯冲板块主要由中元古代鱼卡河岩群和中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构成,在寒武纪末-奥陶纪可能全部或部分俯冲到岩石圈深部,发生了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火山岛弧主要由中基性火山岩、细碎屑岩等组成,成岩时代为晚寒武世-奥陶纪。蛇绿杂岩带由超镁铁质岩、辉长岩、玄武岩和少量硅质岩组成,形成于弧后扩张脊构造背景,成岩时代为寒武纪-奥陶纪。岛弧深成岩成分变化较大,由闪长岩变化到花岗岩,成岩时代为奥陶纪。而造山带北侧的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则具有双层结构,由德令哈杂岩和达肯大坂岩群构成基底,盖层为全吉群。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内中-新元古界的标准剖面,燕辽裂陷槽蓟县剖面的地层年代学研究历史悠久,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基础地质问题.蓟县剖面第一个准确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来自于陆松年和李惠民(1991)获得的大红峪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1625±6 Ma,TIMS),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地层年代研究并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直到2007年,随着可作为关键测年对象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地层中凝灰岩(斑脱岩)夹层被逐渐识别出来,才开始迎来燕辽裂陷槽中-新元古代地层年代及相关古生物、古环境、古地理研究的新热潮,主要进展包括:(1)常州沟组作为长城群的第一个组,其底界年龄~1650 Ma,比以往认识的1800 Ma要年轻150 Ma;(2)精确标定蓟县群(自下而上包括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和铁岭组)的时限1600~1400 Ma,与国际地层表的盖层系相对应;(3)下马岭组时限为1400~1320 Ma,而不是原来划归的新元古代青白口纪早期(1000~900 Ma).与此同时,仍存在几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中元古代早期"长城系"(1800~1600 Ma)年代地层序列的厘定及其标准剖面的建立,包括"长城系""、长城群"术语的取舍问题,因为存在年代地层术语"长城系"和岩石地层术语"长城群"重名的问题;(2)中元古代中晚期(1400~1000 Ma)"待建系"地层的确定,其纪级年代地层单位的建立和标准剖面的建立;(3)青白口系地层的厘定和标准剖面的建立,迄今为止华北克拉通仍未获得可靠的同位素年龄约束青白口纪(1000~800 Ma)地层.  相似文献   
6.
在对莱州湾南岸8个钻孔沉积物沉积结构及有孔虫特征分析基础上,识别相关海面标志层位,辅以加速器质谱AMS14C测年,重建了全新世相对海面变化历史,并讨论了海面变化的沉积响应及控制因素。约9200cal BP以前,海面快速上升,研究区海侵时海面于-21.5m左右;9200~8400cal BP海面上升速率减缓至约2mm/a;8400~8000cal BP海面由-14m快速上升至-5.5m,速率约为33mm/a;8000~7600cal BP,海面持续数百年停滞或微弱下降;7600~7000cal BP海面由-5.5m快速上升至0m以上,速率至少约为13mm/a;7000~6000cal BP海面缓慢上升至+2~+3m位置,速率约为3mm/a;约6000cal BP以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今水平。约9200cal BP以前、8400~8000cal BP、7600~7000cal BP时期的3次海面快速上升,是MWP-1C融水脉冲、诱发8.2ka冷事件的融水脉冲,以及MWP-2融水脉冲的中纬度地区响应。中全新世全球冰融趋于停滞后,由于研究区沉积盆地沉降速度较慢,在冰川均衡调整效应下,使+2~+3m的相对高海面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7.
柴北缘绿梁山地区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柴达木盆地北缘绿梁山地区的辉长岩侵入到古生代滩间山群及超基性岩中,地球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显示出源幔特征.选自其中的锆石明显具岩浆型锆石特点,4个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均为谐和年龄,206Pb/2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为(496.3±6.2)Ma,代表了该岩体的结晶年龄,从而间接地否定了本区滩间山群的时代为晚奥陶世-志留纪的认识.辉长岩与滩间山群是柴北缘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岛弧的组成部分.此类岩体同位素地质年龄的确定对柴北缘榴辉岩、滩间山群时代及大地构造性质的重新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岩石和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取样量可低至数毫克级,但200目样品粒度要求分析取样100mg才能保证代表性,导致ICP-MS灵敏度高、取样量小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本文研究了研磨方式、研磨时间、物料比对超细粒度土壤和岩石样品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作为分散剂进行湿法球磨,200目粒度的土壤、岩石样品分别研磨10min和15min,土壤样品的物料比采用物料7g、研磨球500个、分散剂45mL,岩石样品的物料比选取物料5g、研磨球500个、分散剂45mL,细化程度最佳。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超细粒度土壤标准物质GBW07404、GBW07447的粒径分布D_(95)可低至7.51μm、7.05μm,超细粒度岩石标准物质GBW07104、GBW07121的D_(95)可低至8.42μm、8.30μm。在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酸溶体系中微波消解处理超细粒度岩石标准物质GBW07104,取样量减少至5mg,总用酸量减少至0.25mL,消解时间降低为25min,稀土元素的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在1.64%~5.21%之间。该方法用于分析其他超细粒度标准物质(GBW07404、GBW07447和GBW07121)中的稀土元素,相对误差为0.17%~6.60%,满足《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蒙古国是我国的近邻,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本文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其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矿产资源进行了初步总结,较详细介绍了欧玉陶勒盖(Oyu Tolgoi)斑岩型铜金矿床、额尔登特(Erdenet)铜钼矿、查干苏布尔加(Tsagaan suvarga)铜钼矿、图木尔廷敖包(Tumurtiin Ovoo)锌矿、乌兰(Ulaan)铅锌矿、博洛(Boroo)金矿、阿斯加特(Asgat)银矿、博尔温都尔(Bor Ondor)萤石矿、布伦汗(Burenkhaan-I)磷矿、库苏古尔(Khovsgol)磷矿、哈尔赞布雷特(Halzan Buregtei)稀土矿、玉古兹尔(Yugodzer)钨(钼)矿、塔旺陶勒盖(Tavan Tolgoi)煤矿和道尔脑德铀矿等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目的是为我国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西秦岭早子沟金锑矿床含矿英安斑岩年代学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子沟超大型金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部,矿体赋存于三叠系古浪堤组板岩和中酸性侵入岩内.因与岩浆岩围岩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早子沟矿床被认为是岩浆热液矿床.本研究选择早子沟Au1矿体英安斑岩围岩为研究对象,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早子沟Au1矿体英安斑岩成岩年代为235.3±3.3 Ma,锆石εHf(t)值为-12.78~-8.76,对应的二阶段模型年龄为1.82~2.07 Ga,表明岩浆可能来源于古元古代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本次发现的英安斑岩表明早子沟地区岩浆活动从约250 Ma持续到约235 Ma,矿体与围岩的穿切关系暗示成矿年代不可能早于235.3 Ma.结合前人年代学结果,我们认为早子沟可能形成于约210 Ma,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没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