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8篇 |
免费 | 138篇 |
国内免费 | 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6篇 |
大气科学 | 254篇 |
地球物理 | 51篇 |
地质学 | 148篇 |
海洋学 | 40篇 |
综合类 | 20篇 |
自然地理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重要讲话中要求,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为贯彻落实这一生态文明理念,重庆开启《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专项规划》的研究与编制工作。为制定《规划》提供支撑,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开展了前期基础专题研究——《市域生态空间划定与生态格局分析》,迈出了摸清全市生态本底格局第一步。 相似文献
2.
我省现用的气表 - 1机制程序《AHDM4 .1 1》 ,虽减少了大量人力劳动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有些疑误记录用程序审核不出来 ,需要预审员仔细查看 ,方能辨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一日最大降水量若量为 0 .0mm ,电脑打印本 1日最大降水量栏空白 ,需人工填写 ;若 1日最大降水量等量日多于 1日 ,程序只挑 1日 ,其余日期仍需人工填写。2 最小相对湿度当日最小湿度比 4次定时值大 ,此类问题程序审核不出来 ,但信息化结果有提示 ;还有一种情况 ,有湿度自记的站点 ,当日最小相对湿度比前 1天 2 0时高出许多 ,如某站 7月某日差值竟高出 33…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纵波和横波的迭加速度资料来计算P-SV波勘探中转换点的近似位置。再按转换点对P-SV波重新抽道集,得到可与反射资料CMP道集相兼容的时间剖面图。利用理论模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可靠性检验,并用该方法对实际资料作了处理。同时还得到了实际资料的P波和P-SV波的彩色振幅比剖面图。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叠前抽道集法所得到的剖面图具有很好的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晚白垩纪-新生代玄武岩类的组分和在地面及水中环境中熔宕冷却时所处的结晶条件,探讨了它们的磁性质,指出了二次氧化(磁赤铁矿化)、局部构造变形和古地磁场强度的可能变化对天然剩余磁性方向分布的影响,给出了Sikhote-Alin和Sakhalin地区的各个火山成因的杂岩的古地磁参考数据,并将它们与日本南朝鲜同时期岩石的古地磁数据作了对比。在包括Sikhote-Alin,西Sakhalin和南Kuril地区的范围内,存在着一个发育得很好的岛弧和大陆边缘杂岩区,由于它们的磁性与岩石成分、年龄和地层约束密切相关,这些火成岩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成都区域气象中心业务使用的GRAPES模式的运行现状,然后针对模式在业务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导致模式出现异常状况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8.
利用PSU/NCAR的高分辨率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MM5,模拟了2001年9月18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侧的绵阳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对触发本次降水过程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高分辨率模拟输出显示“9.18”绵阳大暴雨与边界层内一个中尺度辐合扰动的发展和移动相伴,且中尺度辐合扰动还诱发了一个时间尺度约为6h的β中尺度涡旋和强烈发展的降水雨团。模拟还显示受高原地形影响,该β中尺度对流系统具有独特的动力和热力结构。其动力特征是强上升运动和超强散度柱与对流层低层强涡度互耦发展,热力特征是对流层低层具有对流不稳定能量,中层具有斜压不稳定能量。中尺度对流系统具有两支上升人流和两支下沉出流,低层人流(东南气流)触发低层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中层人流(高原近地层偏西暖湿气流)触发中层大气斜压不稳定能量释放,两种不稳定能量共同作用促使对流雨团强烈发展,形成绵阳大暴雨。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东侧一次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22,他引:9
利用PSU/NCAR的高分辨率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MM5,模拟了2001年9月18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侧的绵阳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对触发本次降水过程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高分辨率模拟输出显示"9.18"绵阳大暴雨与边界层内一个中尺度辐合扰动的发展和移动相伴,且中尺度辐合扰动还诱发了一个时间尺度约为6 h的β中尺度涡旋和强烈发展的降水雨团.模拟还显示受高原地形影响,该β中尺度对流系统具有独特的动力和热力结构.其动力特征是强上升运动和超强散度柱与对流层低层强涡度互耦发展,热力特征是对流层低层具有对流不稳定能量,中层具有斜压不稳定能量.中尺度对流系统具有两支上升入流和两支下沉出流,低层入流(东南气流)触发低层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中层入流(高原近地层偏西暖湿气流)触发中层大气斜压不稳定能量释放,两种不稳定能量共同作用促使对流雨团强烈发展,形成绵阳大暴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异物理模态法的数学计算方案,选择积分12h的500hPa水汽通量散度(湿位涡)预报离差构造初值扰动的归一化初值扰动模态,进而构造扰动初值,对一次川东北大暴雨个例进行集合预报试验,从扰动初值水平结构、集合预报平均、大于50mm降水量概率、降水离散度、区域预报离差、Talagrand分布、Brier评分、集合预报系统对控制预报的逐时方差演变等多个方面对两种物理量处理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两种处理方法所得结果总体上非常相似,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种处理方法产生的扰动初值差异并没有引起大尺度环流明显差异,但对中尺度动力场、热力场产生了一定影响。就Brier评分、雨带位置而言,水汽通量散度处理方法略优于湿位涡处理方法,而强降水区范围而言则是湿位涡处理方法略占优。另外,区域预报离差显示,湿位涡处理方法的集合预报系统发散度要大一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