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篇 |
大气科学 | 9篇 |
地球物理 | 17篇 |
地质学 | 33篇 |
海洋学 | 7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1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海近岸锋面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沉积物输运和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0和2012年黄海海域不同季节的航次观测数据与HYCOM模式再分析数据进行了比对,检验了HYCOM模式的水体温度数据在黄海海域的适用性。据此分析了黄海海域的温度锋面和混合锋面的时空变化。结果显示,温度锋通常在秋季开始出现,在冬季最为发育,在春季逐渐消失;黄海混合锋面与季风活动密切相关,主要在秋季开始出现,在冬季发育。悬浮沉积物基本上集中在温度锋的向岸一侧,难以跨越锋面输运。山东半岛成山头海域的温度锋在形态及空间位置上与泥质沉积区相对应,沉积中心(厚度40 m)主要分布在温度锋的西侧,而在其东侧泥质沉积厚度快速减小。研究结果发现,秋冬季节混合锋与温度锋的空间位置并不一致,混合锋位于温度锋的西侧,强烈混合使得沉积物不易沉降,对应泥质沉积厚度小;而在混合锋东侧,悬浮沉积物浓度高且水体层化显著,沉积物易于沉降堆积,与泥质沉积中心对应。混合锋与温度锋的空间分布差异与共同作用可能是该区域泥质沉积体"Ω"形态发育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地学领域对网络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网络研究方法尚未得到应用的同时,许多地理现象尚未寻找到合适的抽象网络模型,不断拓展和应用有效的网络分析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一背景下,基于百度迁徙平台获取的春运人口流动大数据,构建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的有向加权城市网络,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有向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测度方法,对该城市网络的节点重要性和功能进行评估和分类,分析其呈现的二维空间特征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并与已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有向转变中心性和控制力方法,可有效提取有向加权网络的层级结构、功能分异和非均衡性等特征,不但可区分典型城市、枢纽城市、门户城市与边缘城市等不同的城市类型,还可以识别城市的集聚与扩散特征,从而获得比无权无向网络更为丰富和具有实践意义的信息参考,是一种有效的地理网络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地震活动性的研究已开始由单一指标,定性描述向定量计算的方向发展。谷继成等〔1〕最近提出的地震活动度的概念,是将地震频度,地震能量(平均震级),最大震级和空间分布特征等各因子综合考虑,引用加权海明相对距离的概念定义综合表述地震活动性特征的量,它不仅包含了时、空、强各因子,而且将地震活动性的研究推向了定量化。本文引用读方法做了聊考断裂周围地区的工作,并结合研究断裂带的具体情况,在其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密集条带因子 P,使读计算模型更加符合本区域的特殊情况。在研究了 S(T)(地震活动度随时间的变化)以后,我们又引用这一概念对聊考断裂做了空间扫描,进一步分析了 S(s)(地震活动度随空间的变化)在断裂每一段上的变化情况,从 S 的时空变化情况可知:聊考断裂带目前正处于一个较强的地震活动期,活动的重要范围集中在断裂中南段的菏泽—东明一带。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源数据的新疆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区域人居环境质量缺乏从自然和人文因子组合综合评价分析的现状,利用遥感影像、站点监测、交通网络等多源数据,获取与人居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共17个影响因子。应用熵权法、GIS空间分析及现代大数据等方法,定量研究新疆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空间分异及其与经济、人口分布的协调性关系。结果表明:① 新疆自然环境本底受水资源及植被覆盖情况影响较大,自然环境本底评价指数高值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绿洲分散分布的特点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县域尺度的高质量区聚集分布在天山北坡的伊犁河谷等地,低质量区和一般质量区大面积集中连片地分布在新疆南部和东部。② 人文环境受交通通达程度及基础支撑完善度影响较大,地级市、县级市优于其他县级地区,人文环境质量基本呈现以各地级市、县级市为中心向外辐射递减的空间分异规律。③ 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以乌鲁木齐、昌吉市等点为中心的局部圈层式递减的空间分异规律。木垒?皮山分界线东南部与西北部人居环境质量的平均水平相差悬殊。④ 整体人居环境质量水平较低,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空间分布的匹配度不足,一般质量区和低质量区的县域土地面积占比高达84.90%,分布了47.74%的人口,低质量区仍有较大的提升潜力。⑤ GDP水平与人居环境质量保持较高的匹配性,环境经济协调型县市数量较少,环境经济滞后型县市数量最多,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相互掣肘,制约着新疆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吉林省人口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吉林省各县域(市辖区)为基本单元,借助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讨论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国有动力、非国有动力、农业动力及外向动力等因素的空间相关关系,并以此解释人口城镇化分县域(市辖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国有动力对吉林省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作用最大,影响强度由中北部向西南、东南两个方向递减;农业动力和非国有动力分居二、三位,但差别不明显。其中农业动力的影响强度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非国有动力的影响强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外向动力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力较弱,影响强度各地区差别较大。吉林省人口城镇化未来发展应重视非国有动力的影响和农村现代化的作用;关注人口城镇化动力多元化,考虑实现错位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7.
南极环境对人类生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南极环境管理是保护南极环境和保证持续利用南极资源的必要手段 ,信息技术在南极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必将极大地推动南极环境管理的进步。本文为提高我国南极环境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根据南极环境、南极环境管理以及南极站区人类活动的特点 ,尝试研究开发了南极站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 ASEMIS:Antarctic Station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ASEMIS具有管理、模拟、利用南极站区环境、南极站区人类活动等有关信息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9.
塔里木西南喀什凹陷的克拉托天然气主要表现为原油的溶解气或者湿气,甲烷含量为74.59%~85.58%,克4井和克30井天然气则为较干的湿气。克拉托天然气的δ13C1值为-41.2‰~-40.6‰,δ13C2值为-30.0‰~-27.4‰。气源对比表明克拉托天然气主要源自具有混源母质特征的中侏罗统湖相烃源岩,不同于源自石炭系烃源岩的阿克莫木天然气。喀什凹陷的中-下侏罗统烃源岩主要是由于新近系的巨厚沉积才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生成的油气在克拉托背斜圈闭中聚集,虽也属晚期成藏,却具有连续聚气的特征。上新世末期,喀什凹陷的周缘开始抬升,早期油气藏受到破坏,形成了现今的地表油气苗或油砂。 相似文献
10.
用溶胶凝胶法将纳米锐钛矿负载到膨胀石墨上,制备了即可吸油,又可降解油的膨胀石墨-TiO_2复合材料(EG-TiO_2)。在制备EG-TiO_2的工艺条件中,浸渍次数是影响其吸油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浸渍次数增多饱和吸油量下降。用失重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EG-TiO_2催化降解机油的结果表明,EG-TiO_2对机油有明显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性能优于纯纳米TiO_2粉,其原因与EG-TiO_2中的纳米TiO_2具有三维立体薄片状结构及具有较高吸油性能有关。膨胀石墨负载纳米TiO_2材料对机油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曹宏$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学院!430074
@马恩宝$武汉工程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