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贵州境内峨眉山玄武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贵州境内的峨眉山玄武岩主要出露于西部地区,露头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分布区呈东凸的舌形,西厚东薄,最厚1249米(威宁舍居乐),黔西—安顺一线以东厚仅数十米,且多不连续,在瓮安—福泉一带尖灭(图1),分布面积约3.2万平方公里。 峨眉山玄武岩呈岩被假整合于下二叠统茅口组灰岩之上,二者之间时有厚数十厘米的古风化壳铁铝质粘土岩,抑或直接与灰岩接触。接触部位普遍未见由热效应而产生的蚀变现象。上覆地层为上二叠统含煤岩系,并在含煤岩系中尚夹少量玄武岩和玄武质火山碎屑岩。分布区西部,含煤岩系与峨眉山玄武岩呈假整合接触;东部则为整合接触,并与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岩渐变过渡。 相似文献
2.
贵州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从动态的角度可以分为茅口期晚期和龙潭期(吴家坪期),龙潭期又可分为三个喷发旋回,对应于四个不同的岩相古地理环境,体现了东吴运动在造成贵州地区地壳抬升、下沉和接受最大海侵之后,又上升、拉张、沉陷带发生地裂(又称峨眉地裂)以及地幔物质喷溢等地质活动,具间歇性和多旋回性的特点。本文从研究海陆变迁入手,揭示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与沉积作用的内在联系,进而探讨其与金、锑等矿产的成因联系,提出该期各相区与成矿区的形成模式。通过对贵州峨眉山玄武岩不同喷发期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可以看到,茅口期晚期和龙潭期早期海域的沉积韵律和相带展布格局与玄武岩喷发的间歇性和多旋回性特征完全一致。玄武岩的喷发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玄武岩喷发的间歇期又为沉积矿产的富集提供机遇。这种岩浆期后气液以富硅和二氧化碳为特征的玄武岩,本身富含铁、锰、铜、铅、锌、锑、砷、汞、金、银、氟、磷以及一些稀散和放射性元素等成矿组分。在喷发过程中,气液成分有一定变化,各阶段和离岩浆的远近距离不同以及喷发性质和环境差异,形成了火山气液矿床、火山沉积矿床和沉积矿床的不同成矿带。 相似文献
3.
4.
贵州在海西—燕山构造旋回期同时受东南侧江南复合造山带和西南侧特提斯域的发展演化影响,从晚古生代开始发生陆内裂陷,三叠纪初转化为前陆盆地,燕山运动使贵州进入板内造山阶段,形成前陆盆地典型褶皱样式侏罗山式褶皱和浅层滑脱构造等。其裂陷盆地和前陆盆地控制了沉积型、喷流沉积型矿产资源的时空产出,代表性矿种有煤、锰、铝土矿、烃源岩及页岩气等。而以金锑砷汞、铅锌、软玉等内生热液型、沉积改造型矿产明显受浅层滑脱构造、板内岩浆岩控制。由于该时期贵州所处前陆盆地之构造位置,形成了贵州非常有特色的中低温成矿域。 相似文献
5.
贵州雪峰-加里东构造旋回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陵运动后,雪峰-加里东构造旋回期贵州呈现台地斜坡盆地沉积格局,经历了裂陷洋盆至前陆盆地的演化历程,发育不同背景下的岩浆岩组合。广西运动形成加里东期造山带,此时贵州从东向西分别位于造山带内带、外带和前陆位置,区域变质作用随之逐渐减弱,同时发育逆冲推覆断层、变质核杂岩构造等。其裂陷洋盆、前陆盆地控制了沉积型、喷流沉积型矿产,代表性矿种有锰、磷、重晶石、镍钼钒、铅锌、烃源岩及页岩气等;而金、铜、铅锌、金刚石等内生热液型、沉积改造型矿产明显受变质核杂岩构造、板内岩浆岩控制。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