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篇 |
大气科学 | 97篇 |
地球物理 | 13篇 |
地质学 | 32篇 |
海洋学 | 10篇 |
综合类 | 6篇 |
自然地理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
对某发射装置的隐形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 2 个不同方案,采用增加导轨副运动机构进行整体升降;对俯仰机构进行偏心处理,使得在非战时状态完全处于舰板之下,在战时状态伸出甲板正常作战。 对 2 个方案进行分析对比,选取较优方案,并提出了该方案完成的技术途径。该方案在运行中可能出现偏载问题,以影响动态跟踪精度,提出将发射装置的发射顺序进行调整,适当增加发射装置刚度和电机功率以达到动态跟踪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肿瘤易感基因101(简称TSG101)对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的免疫应答作用,了解在细菌刺激下斑节对虾的机体发生的变化机制,本研究以哈维弧菌(Vibrioharvey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为实验组,以磷酸缓冲液(PBS)为对照组,通过荧光定量分析展开对斑节对虾对菌刺激的免疫应答作用。结果显示,斑节对虾的TSG101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下,斑节对虾的TSG101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上调(P0.01),第12小时的TSG101 mRNA的表达量达到最大(为对照组的21.60倍);在鳃中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上调(P0.01),第6小时斑节对虾TSG101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组的3.64倍)。在注射哈维弧菌第9小时,肝胰腺中的PmTSG101 mRNA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且达到最大(为对照组的2.50倍)。实验结果初步表明,斑节TSG101参与斑节对虾的先天免疫反应,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哈维弧菌的刺激的情况下,该基因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与花鲈肌肉生长相关的基因和信号通路,为揭示花鲈肌肉生长发育的遗传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取4尾生长快速[体长(34.22±2.53)cm]和4尾生长慢速[体长(17.46±1.78)cm]的花鲈个体肌肉进行转录组测序。用DESeq2 R软件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对DEGs进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数据的准确性。【结果与结论】测序原始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和组装共得到137 960个unigenes,其中68 334个unigenes在Nr中注释成功。获得10 552个DEGs,其中2 064个DEGs表达量上调,8 488个DEGs表达量下调,鉴定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IGFBP1)、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FGF)、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生长激素受体1基因(GHR1)等与肌肉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DEGs的GO富集结果显示,与物质和能量代谢相关的条目差异显著。KEGG富集结果显示,糖酵解/合成、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脂肪酸降解、精氨酸和... 相似文献
5.
当薄绡似的高云掩盖天空的时候,在日月光轮的周围,往往会出现形状奇幻的晕象,有时还带有彩色,特别引人注目。 晕具有各种形状,常见的环形有22°圆晕、46°圆晕、假日环等,常见的弧形晕有各种切弧,有的晕形似直带(如日柱),有的晕呈光斑状(如假日)。有时好几种晕一起出现,有时单独出现,出现时各部分明显程度不同。在色彩方面,有的有色,有的无色。就出现的天空部位来说,有的出现在太阳或月亮的近旁,有的却出现在日月相对一侧的天空中,千种百样,十分复杂。但是就其主要形成过程来分,则不外乎分为反射晕和折射晕两大类。有些晕象的形成过程,兼有反射和折射,也还有些晕象,在形成时穿插有衍射过 相似文献
6.
7.
为了研究水面对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影响,建立了一个二维数值模式。详细考虑了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过程以及湍流扩散过程。利用这个模式计算,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气光学原理详细研究了苏东坡《登州海市》诗中所描绘的海市景象及北极瓦罐岛雪山蜃景。从而论证了秋冬时节水寒地冻出现海市的可能性及科学道理,也进一步说明了苏东坡所见海市的真实性。对沿海地区开发旅游资源,拓宽气象服务领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鹏飞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25(3):395-399
根据四个宝光实例的分析,指出峨眉宝光的伴生大光环并不都是主虹。由冰晶去雾产生的宝光,其伴生的大光环实为对日(月)晕,从而肯定了近年来盛行的范氏(Van de Hulst)宝光形成的后向散射机理,不能用以解释一切宝光现象,否定了冰晶云雾不能产生宝光的局限认识。还指出了《国际气象词典》中“布格晕”条释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王鹏飞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25(4):539-547
否定了美国格林勒于1980年提出的摄身光影半影原理,阐述了摄身光影能自宝光环中变大漫出的科学原理,并将最常见的摄身光影分为3种类型,还解释了历来观察摄身光影时常提到而未能回答的“各人自见其影”之说,并对此说作了符合实际的修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