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宝兴沟金矿床为近年来在漠河前陆盆地南缘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区内发育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细晶岩等侵入岩,矿体主要产于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内部及其与二十二站组砂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石英闪长岩具高钾、低钛、富碱特征,花岗细晶岩具高硅、高钾、低钛、富碱特征,二者均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重稀土元素Yb、Y,但二者稀土元素特征和配分曲线差异较大,不具成因联系。矿石与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明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为成矿提供了热液和成矿物质等,与成矿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石英闪长岩成岩时间为118.13~121.77 Ma,限定了宝兴沟金矿床的形成时间不早于118Ma,为早白垩世,形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后的伸展环境。漠河前陆盆地除中-晚侏罗世侵入岩外,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对区域成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今后找矿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十五里桥龙江组岩性组合与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龙江组火山岩SiO2为53.56%~73.43%,Al2O3为14.90%~18.74%,K2O为1.76%~4.20%,为高钾钙碱性系列.样品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表现为轻重稀土分馏明显,显示弱的铕负异常或无异常.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K、Sr、Ba,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样品Rb/Sr比值介于0.04~0.43,Ti/Y比值介于144.23~492.19.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样品位于火山弧区和大陆弧、后碰撞弧区,表明龙江组是板块俯冲和碰撞造山转换背景下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八里房金矿床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西北部,是一个新发现的金矿床。矿体赋存于闪长岩和中侏罗统额木尔河组长石砂岩中,矿石由含金、黄铁矿的长石砂岩和石英细脉组成。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闪长岩稀土总量中到低,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Rb、Ba)和化学性质活泼不相容元素(如U、Th、Pb),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Ta、Nb、P、Sr、Ti),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具有弱的Eu负异常(δEu平均值为0.8),无Ce异常(δCe=0.9~1.0),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反映出八里房闪长岩具有岛弧岩浆岩的特征;长石砂岩稀土元素总量(∑REE)变化较大,具弱Eu负异常(δEu平均值为0.8),无Ce异常(δCe=0.9~1.0),为活动边缘砂岩系列。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有气液两相、含CO2三相和纯CO2流体包裹体3种类型。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7.9~247.4 ℃,盐度(w(NaCl))为3.05%~8.55%,密度为0.84~1.00 g·cm-3;含CO2三相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269.8~332.7 ℃,盐度为4.41%~10.29%,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热液流体体系。基于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和成矿流体特征的研究,笔者认为八里房金矿床为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宝兴沟金矿床是大兴安岭北部上黑龙江成矿带内大型金矿床之一,矿体主要产于下侏罗统二十二站组砂岩与早白垩世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内外接触带内,其热液成矿作用可划分为:黄铁矿±毒砂-石英(Ⅰ)、多金属硫化物-石英(Ⅱ)及少硫化物-碳酸盐(Ⅲ)3个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Ⅰ阶段矿石主要发育气液两相(LV)、少量含CO2三相包裹体(HCO2)及富气相包裹体(FV);Ⅱ阶段矿石中主要发育LV及少量HCO2包裹体;Ⅲ阶段矿石中只发育LV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Ⅰ、Ⅱ阶段包裹体总体均一温度峰值集中于225.00~300.00℃,盐度(w(NaCl))为2.00%~10.00%;Ⅲ阶段均一温度峰值集中于175.00~225.00℃,盐度为4.00%~8.00%;成矿流体为简单的含CO2中低温、低盐度的NaCl-H2O热液体系,总体具有从成矿早期到晚期均一温度、盐度逐渐降低的特征。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Ⅰ、Ⅱ阶段成矿流体δDSMOW为-131.00‰~-108.00‰、δ18OSMOW为1.00‰~4.00‰,Ⅲ阶段δDSMOW为-108.00‰、δ18OSMOW为-1.89‰,表明早期以岩浆水为主,晚期逐渐演化为与大气降水混合热液。矿石中黄铁矿(毒砂)δ34SV-CDT为1.50‰~4.20‰,显示其物质来源以深源岩浆为主。综合分析认为,区内金成矿作用与早白垩世(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侵入活动有直接关系,矿床属中低温岩浆热液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5.
6.
大兴安岭北段旁开门金(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旁开门金(银)矿床地处爱辉—呼玛成矿带,矿床主体赋存于侏罗系甘河组火山岩中,矿体主要以脉状形式产出,严格受硅化角砾岩带控制。区内甘河组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流纹岩属过铝高钾钙碱性系列,玄武岩和石英斑岩属过铝质钾玄系列,它们均来源于地幔岩浆,为同源岩浆分异的产物。矿石中流体包裹体发育较差,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仅见少量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68.8~331.6℃,盐度(w(NaCl))为8.67%~13.11%,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88.8~313.3℃,盐度为37.32%~39.23%;表明成矿流体为中温、中—高盐度的热液体系。根据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推断其为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热液。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由挤压转变为伸展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及火山岩地层,成矿温度为中温,成矿深度属浅成,其成因类型为浅成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7.
8.
[摘 要]黑龙江省塔河县十五里桥金矿床位于上黑龙江前陆盆地南缘,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具较大找矿潜力的金矿床,金矿化与石英脉关系密切,矿体受北东向断裂构造和角砾岩带控制,赋存于安山岩火山地层内,主要以脉状形式产出,具有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特征。矿区内安山岩、流纹岩属于过铝质钾玄岩石系列,流纹斑岩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二者为同源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伸展环境,其成矿物质来源于以安山岩为主的火山岩地层,深部岩浆活动和区内脉岩是金矿化作用热源的主要提供者,而成矿流体则以大气降水为主;通过对矿区剥蚀程度的分析,初步认为矿床自东向西剥蚀程度逐渐减小,矿床西部深部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塔河县宝兴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构造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省塔河县宝兴沟岩金矿床位于上黑龙江前陆盆地南缘,是近年来发现的具较大找矿潜力的岩金矿床。矿床产于浅成侵入岩与砂岩地层接触部位及侵入体内部。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与成矿关系密切,两者同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 Eu异常不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Zr和重稀土元素Yb、Y。单颗粒锆石LA-ICP-MS法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成岩时间为(124.92±1.3)Ma;花岗细晶岩测年结果为150~450 Ma,推测花岗细晶岩成岩时间可能为156 Ma左右。宝兴沟金矿床是在早白垩世由挤压转变为伸展环境的构造-岩浆-热液作用的产物,金矿化作用应发生在107.5~124.92 Ma;大兴安岭北段存在一期与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相伴的金矿化作用。因此,燕山晚期(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地段尤其是浅成侵入体发育地区是今后重要的金矿化找矿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十五里桥金矿床位于上黑龙江盆地南缘,是近年来通过物化探综合方法查证小比例尺化探异常新发现的又一金矿床。通过土壤测量成矿元素统计分析,Au含量高,变异系数大,局部富集特征明显,为主要成矿元素,其所形成的异常是金矿找矿的直接标志,As、Sb、Cu、Bi异常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通过电磁场及其异常特征分析,区内存在北北东向隐伏断裂带多组,以高磁、低阻、中低极化为标志,推断为脉岩沿断裂充填引起的;而北东—北东东向控矿构造显示为高阻高极化,且与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金矿化显示较好。十五里桥金矿床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物化探综合方法是大兴安岭北部森林沼泽景观区金及多金属找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