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8篇 |
免费 | 313篇 |
国内免费 | 9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3篇 |
大气科学 | 163篇 |
地球物理 | 136篇 |
地质学 | 647篇 |
海洋学 | 106篇 |
天文学 | 22篇 |
综合类 | 80篇 |
自然地理 | 9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东罗火电厂灰渣堆置场的选址,以场地堆置灰渣后是否对客兰水库造成污染为前提。广西地质测井中心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对场地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进行勘察评价,经工作,圈定了第四系土层和七条岩溶发育带,确定了正断层位置,在四个钻孔中充电确定了地下水的流速和流向(主要为北西向和正北方向)。最后认为场地堆置弃渣后,对位于南南东方向的客兰水库没有造成污染,为选址决策和施工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区为一套中浅区域变质岩系,综合分析表明其历经三期叠构造变形和变质,且表现出各自独特的型式和方位,并提出了其褶皱叠加模式,指出了金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的地震科技开发资料,分别以项目负责人的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学科作为比较数列,对年度内完成的实际合同额进行了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排出了关联序。研究结果客观地揭示了开发能力与人的各种因素-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地震科技人才的开发,培养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秀才堂岩体位于潮州—普宁断裂带南东侧,主体岩性为中粒晶洞花岗岩与细粒斑状晶洞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94.8±2.9 Ma、94.7±3.6 Ma,属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物.岩体具有富硅(SiO2平均为75.6%)、准铝(A/CNK值平均为0.997)、钾大于钠(K2O/Na2O值平均为1.087),贫镁、铁、钙的特征.岩体富集大离子元素Rb、Th,明显亏损Ba、Sr、Y,且具有较高的Rb/Sr(平均为6.24)和高的Rb/Nb值(平均为30.76),稳定的碱度率(AR变化于4.0~4.46)和里特曼指数(2.12~2.56),轻、重稀土之间分馏明显,配分模式呈水平型,Eu中等亏损,发育晶洞构造等.主量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具有铝质A型花岗岩特征,其形成于地壳伸展减薄背景下,由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熔融而成. 相似文献
6.
湘西—黔东地区寒武系发育完整,是一套从黑色岩系到碳酸盐岩的沉积序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由灰岩段和白云岩段组成,纵向上构成总体向上海水变浅的沉积相序列,同时反映了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的发育过程。该组空间上从北西至南东可识别出潮坪相、局限台地相粉细晶云岩、台地边缘浅滩相粉细晶灰岩和台地边缘(滩)丘相微晶灰岩、浅-深缓坡相、陆棚相泥灰岩、台地前缘盆地等沉积。研究表明,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对铅锌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微晶丘是主要容矿层,与微生物和海底热水关系密切。铅锌成矿明显与浊流沉积和风暴沉积等事件沉积相关,浊积岩、微晶丘、砾(粒)屑灰岩构成一完整的铅锌控矿序列。 相似文献
7.
宜人气候可以分为避暑型和避寒型两种类型,但现有研究鲜有关注国内两类气候的分布特征及差异。本文采用1981—2010年213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数据,基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计算各个气象站点的气候综合舒适指数,结合协同克里金空间插值方法对全国避暑型和避寒型宜人气候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类气候的地域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中国避暑型气候区包括40°N以北的西北边疆和东北地区、西北中部地区及西南地区三大集中分布区。中国避寒型气候区集中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区。② 国内夏冬两季的气候不舒适地域广阔,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避暑型与避寒型气候资源的开发潜力显著。③ 两类宜人气候呈现明显的地域分离特征,拥有避暑和避寒双重属性的地方极少。④ 国内避寒型气候是稀缺资源,具有垄断性特征;而避暑型气候相对分布广泛,是一种相对遍在性资源。本文不仅丰富了宜人气候分布特征研究的理论成果,而且可为地方气候资源的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云南省“十五”期间建成的46 个宽频带地震台2007 年7 月~ 2008 年7 月间记录的6 级以上远震波形资料,提取各台站下方的P 波接收函数,并据此计算和分析了云南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情况和泊松比的分布特征。得到的较前更高空间分辨率的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地壳厚度总体呈现“北深南浅”的特征,最北部的中甸台地壳厚度是53. 5km,而最南端的勐腊台仅为31. 7km。红河断裂的边界作用较为明显,断裂以东的地壳厚度较大,以西的则较小;断裂西侧的地壳厚度变化较为舒缓,东侧则变化剧烈,且自东南向西北厚度逐渐加深。在川滇菱形块体及周围存在2 个上地幔隆起,一个隆起的中心轴在楚雄-元谋一带,另一个隆起的中心轴在东川附近。从泊松比的分布情况来看,研究区内泊松比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自南向北存在较大差异,北部的中甸台处达到最大0. 289,而南部的景谷台处仅为0. 146,与地壳厚度“北深南浅”的趋势基本相一致。泊松比在滇东块体内较低,在滇中块体内较高;北纬24°以北地区泊松比显然比以南地区要高。总的分布状态为:川滇菱形块体周围的泊松比属于中-高值(0. 26≤σ≤0. 29)。 相似文献
9.
佛子冲含银铅锌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子冲中温热液型含银铅锌矿床银主要来源于燕山期岩浆,部分来源于围岩。矿床的形成明显受岩浆、构造和围岩性质的控制;铅锌矿床中的伴生银含量为35×10 ̄(-6)—59×10 ̄(-6),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矿石中的银以均匀分散态存在,少量以显微的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主要富集于方钻矿中;矿石中银矿物的出现和富集与矿石的结构构造和方铅矿含银量高低有关;银在矿床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正向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达茂旗哈尔陶勒盖地区蛇绿岩的堆晶岩为橄榄岩 辉石岩 辉长岩组合,即为PPG型;通过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研究,首次从辉长岩中识别出有玻安岩存在,为本区蛇绿岩的形成环境从岩类学方面提供依据;玄武岩具洋脊玄武岩特征,但俯冲带组分(Th等)富集;在混杂带内分布有泥盆纪岛弧型中-中酸性火山岩,整合于硅泥质岩之上。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本区蛇绿岩的形成环境应为SSZ型,既形成于初始俯冲,在俯冲带之上(弧前)形成新的洋壳,并逐渐向岛弧演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