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1篇 |
免费 | 437篇 |
国内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7篇 |
大气科学 | 64篇 |
地球物理 | 153篇 |
地质学 | 733篇 |
海洋学 | 231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132篇 |
自然地理 | 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解析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发育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5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精细的地震剖面构造解析。揭示了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基本构造特征。对比分析了龙门山北段与南段构造变形几何学和运动学的差异。提出龙门山北段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逆冲推覆构造,晚三叠纪变形强于新生代;龙门山南段则以基底卷入的叠瓦状冲断为特点,晚白垩纪-早第三纪变形尤为突出。与前陆褶皱冲断带相对应的是,川西晚三叠纪时期的周缘前陆盆地主要表现在整个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的前渊地区;而晚白垩纪-早第三纪再生前陆盆地却局限在川西盆地的南部,并且印-藏碰撞的持续挤压作用使得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不断向东扩展进入川西盆地南部。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温州市疫情形势严峻.本文通过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具体信息,利用数据分析法、GIS技术和定量分析法对温州市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变化、分布及扩散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温州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男性占比高于女性,且以中青年人为主,老年人位列... 相似文献
4.
贾永红;周明婷;冯在梅;罗伦;阳柯 《测绘地理信息》2016,41(6):30-34
根据遥感影像路上桥梁的光谱特征和几何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路上桥梁的识别方法。首先,利用道路矢量数据确定道路缓冲区,对缓冲区边缘进行检测与矢量化;然后,去除道路两边的防护带、道路上的车辆、道路绿化带、交通标志线等的干扰,以及去除桥梁本身的阴影确定路上桥梁的平行边;最后,利用几何参数完成路上桥梁目标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路上桥梁。 相似文献
5.
6.
大兴安岭地区是古生代古亚洲成矿域与中生代滨太平洋成矿域相互叠置的重要成矿区带,具有潜在的找矿前景.本文根据该地区的这一特殊的成矿地质环境,对矿床(点)分布、矿床类型、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各成矿区带的成矿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进行了找矿前景分析,提出了以找大矿、富矿和找隐伏矿、半隐伏矿为主的找矿思路,并指出了本区找矿重点和找矿方向,提出了矿产工作的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7.
柴北缘地区层序格架下的沉积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中西部含油气沉积盆地大多具有前陆盆地层序组合特征,可以识别出前陆层序和非前陆层序。柴达木盆地柴北缘层序地层格架主要包括非前陆层序的侏罗系和古近系以及前陆层序的新近系。通过井剖面层序分析结合有限的地震剖面,可以对柴达木北缘侏罗系划分7套III级层序。古近系—第四系划分11套III级层序。侏罗系属于非前陆期沉积,新近系属于前陆期沉积。通过柴北缘地区层序框架下沉积特征的解剖,表明柴北缘地区非前陆期遗迹化石以缺氧环境化石群为主,沉积相以河流-湖沼体系为特征。前陆期遗迹化石以陆相氧化河湖相环境化石群为主,湖退体系域(RST)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体系非常发育。柴达木盆地的沉积层序表现为受构造强烈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强烈活动期潮湿气候下层序表现为山前带发育进积式准层序组,凹陷区形成退积式准层序组。干旱气候配合下的层序表现为多物源更加明显,山前带沉积物供应更加迅速,且沉积中心迁移强烈。 相似文献
8.
9.
2019年10月18~20日,第二届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ISMEG 2019)在中国大连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架构下由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C34)主办,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全球性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工程地质\"为主题,针对海洋土工程性质、海洋地质灾害与工程防护、海洋工程地质原位勘测、监测与试验模拟、海洋资源开发水动力环境与作用、海床沉积物和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海洋工程结构基础、海流-结构-海床相互作用等7个专题设置了10个特邀报告、21个主题报告及71个学术报告。作为国内外海洋工程地质研究者交流、分享、合作、创新的平台,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二度在我国召开,是对我国海洋工程地质学科快速发展的肯定,同时也对我国海洋工程地质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和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受“5.12”地震影响.茂县成为地震次生重灾区之一。茂县维城乡前山危岩体地震过程中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崩塌,震后崩塌不断,严重地威胁着维城乡政府所在地数百人的生命安全。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分析危岩体结构、变形与河谷演化耦合关系后认为:前山危岩体变形是在软硬相间的层状反倾坡在河谷下切过程炭质千枚岩发生塑性变形导致上覆变质砂岩发生倾倒变形,在地震力作用下发生松动,形成平行临空面的长大拉裂缝,加之岩体破碎,震后危岩体逐渐崩塌解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此外,论文对危岩体稳定性现状进行了评价,认为其处于欠稳定状态,应及时治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