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8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新疆和田县西南峡谷一带的加勒万河谷地区早二叠世地层中首次发现Prostacheoceras cf.Kongaraquense、Artinskia sp.和Agathiceras sp.菊石化石。这3种菊石化石的时代为乌拉尔期,代表了特提斯型菊石组合,与华南的栖霞组相当。其中,Prostacheoceras为特提斯类型的主要属,Artinskia为空谷阶的特征属,Agathiceras则为中石炭世—早二叠世的世界性分布属。此三者同时出现在加勒万河一带加温达坂组中,丰富了加温达坂组的化石资料,对恢复西昆仑地区的古地理和与其他区域生物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的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2.
日阿铜多金属矿是在1∶25万邦多、措麦幅区调中发现,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类型有接触交代和岩浆岩型2类,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空间分布严格受岩浆岩和断裂的控制。区域化探异常显示研究区是寻找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显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尼雄矿田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中部隆格尔南木林岩浆岩带的北侧.日阿铜矿床位于尼雄矿田的东南端,矿体产于晚白垩世侵入岩与下拉组灰岩接触带的矽卡岩或矽卡岩化大理岩中,主要矽卡岩矿物有石榴子石、透辉石、蛇纹石、金云母、绢云母、硅镁石、阳起石、透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等.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矿区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铁榴石,次为钙铝榴石;辉石以透辉石为主;金云母明显富镁贫铁,且富含挥发分F;闪石类矿物属钙角闪石系列;绿泥石富镁贫铁.推断成矿流体大致经历了5个演化阶段:①干矽卡岩阶段,高温(>450℃)、低pH值、氧化-弱氧化;②湿矽卡岩阶段,温度降低,pH值和氧逸度逐渐升高;③氧化物阶段,温度进一步降低,pH值升高(碱性),氧逸度则呈降低趋势;④石英硫化物阶段,中等温度(200~300℃),高pH值(碱性),低氧逸度;⑤碳酸盐阶段,低温(160~203℃),低pH值,低氧逸度.此外,矿区还存在多金属矿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1:25万邦多区幅地质调查,发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则弄群中存在2个喷发-沉积不整合界面,将则弄群自然分成3个部分,对应3个火山喷发-沉积旋回。新创建扎列拿组、郎穷组和荣纳组。描述了3个组的定义及层型、次层型的岩性、岩相、古生物、同位素年代特征及其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
通过1:25万邦多区幅地质调查,在尼玛县西部拉舍—岷千日一带发现一套基性—中性—酸性—酸碱性火山岩岩石组合,其时代属古新世—始新世,新创建美苏组。描述了该组的分布、岩性、岩相、古生物及同位素年代特征,讨论了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藏日土县材玛铁矿床的调查研究表明,南羌塘拗陷带的材玛铁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经地表槽探揭露和深部钻探工程控制,发现其矿体为似层状;矿体品位和厚度沿走向和倾向变化较小;容矿岩石主要为矽卡岩、矽卡岩化灰岩;矿石类型简单,主要为磁铁矿矿石.矿化富集与侵入于上三叠统地层的燕山晚期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密切相关;矿体产出部位严格受碳酸盐岩层位及其层间破碎带的控制,属接触交代型矿床.其形成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空间分布严格受岩浆岩和断裂的控制.花岗岩类岩体与上三叠统地层的接触带和层间破碎带是寻找铁矿的有利部位,外围地区具有寻找相同类型铁矿床的远景.  相似文献   
7.
吉松铅锌矿床位于为喜马拉雅板片拉轨岗日陆隆壳片成矿带内的康马-隆子铜铅锌银成矿带.通过对西藏错那县吉松铅锌矿床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机制和找矿方向的研究,笔者认为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经地表槽探揭露,深部钻探工程控制,发现铅锌矿体呈似层状,矿石品位和厚度沿走向和倾向变化较小,北东向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为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强蚀变中基性岩脉与炭质板岩的外接触带上,特别是硅化和绿帘石化等蚀变带是矿体有利的富集部位,围岩蚀变强弱与矿化有着密切关系,初步认为矿床为硅化破碎带中低温热液交代型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1:25万邦多区幅地质调查,发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则弄群中存在2个喷发-沉积不整合界面,将则弄群自然分成3个部分,对应3个火山喷发-沉积旋回.新创建扎列拿组、郎穷组和荣纳组.描述了3个组的定义及层型、次层型的岩性、岩相、古生物、同位素年代特征及其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中的剪切带通常是由简单剪切(simple shear)和纯剪切(pure shear)叠加的一般剪切带(general shear)。运动学涡度(kinematic vorticity)的引入提供了一个定量表示两种剪切成分的工具。通过测量剪切带的运动学涡度,可以清楚的了解一般剪切带中究竟是简单剪切还是纯剪切占优势。本文将运动学涡度的基本理论和极摩尔圆法对雁林寺金矿所在的湘东雁林寺韧性剪切带中所表现的运动学涡度进行测量,得出该韧性剪切带的Wk值为0.6,指示其变形以纯剪切为主,且简单剪切作用应变速率比纯剪切作用的应变速率慢。本文从微观运动学层面揭示了湘东雁林寺韧性剪切带对于雁林寺金矿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近纪以来,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期后和抬升阶段发育的新构造和"老构造"的活化,在青藏高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南北向展布的张性构造带和北东、北西向展布的走滑断层,尤以南北向张性构造带活动最为明显,也是现今仍具强烈活动特点的构造带.当穹错-许如错南北向断裂带就是其中之一,由其控制的当穹错-许如错新近纪-第四纪地堑,南北长约190km,东西宽5~25 km,由当穹错、当惹雍错、许如错3个子盆地组成.盆缘断裂的形成始于新近纪,第四纪全新世仍有活动,由差异升降导致盆地沉积中心在地堑中自南往北具有由东→西→东的变化趋势,地震、地热等活动南强北弱,反映了青藏高原具整体有限隆升、局部差异升降、新构造活动南强北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