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篇 |
大气科学 | 9篇 |
地球物理 | 1篇 |
地质学 | 27篇 |
海洋学 | 2篇 |
综合类 | 2篇 |
自然地理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引 言寒潮是北方强冷空气快速向南推进的灾害性天气 ,但它出现的气候概率极小 ,以天水市为例 ,其气候概率为 0 .1 % ,自 1 965年以来共出现 1 2次寒潮天气过程 ,且仅出现在后冬至仲春 ( 2~ 4月 ) ,中秋至深秋 ( 1 0~ 1 1月 ) ,对农业生产及农作物生长危害极大。如 2 0 0 1年 4月 8~ 9日的寒潮天气过程 ,造成天水市 1 5 .2万hm2 农作物 (其中包括果树、花椒、油菜等经济作物 )受灾 ,经济损失达 1 .9亿元。每次寒潮天气过程 ,其原因除了有共性外 ,还有许多特殊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对 2 0 0 1年 4月8~ 9日的个例分析 ,完善原有预报工具减… 相似文献
2.
3.
4.
为提升干旱区土壤含水量的反演精度,为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以内蒙古西部的居延泽为研究区,基于C波段Radarsat-2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PolSAR)影像,利用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和极化散射矩阵分量,结合8种极化目标分解方法得到的多种特征参数,通过参数相关性和重要性综合分析,优选最佳参数组合,构建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土壤含水量反演模型,反演区域土壤含水量,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各极化参数中,H-A-α分解的平均散射角α对模型贡献最高,极化散射矩阵的4个分量对模型贡献最低;RF模型能够对训练集进行较好的拟合,训练集R2>0.89,RMSE<2.00%,验证集0.60<R2<0.85,低于训练集,RMSE 在2.00%左右;所有组合方案中,28参数组合的RF模型精度最高;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土壤含水量低于10.00%,最大为16.97%,最小为0.37%,平均值仅为2.19%,与野外实测56个样点的均值3.15%相近,模型反演结果与区域实际情况具有较高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和“葵花8号”气象卫星资料,对2016年4—9月甘肃省陇东南地区出现的43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确立了强对流云团识别指标、追踪方法及预报指标,并对2018年部分个例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1)利用卫星B13通道(10.4μm)亮温值TBB≤238 K或B08通道(6.2μm)与B13通道亮温差△TBB<0 K双阈值作为强对流云团识别指标,可以准确识别出陇东南地区的强对流天气云团;(2)利用“逆向搜索法”、“面积重叠法”及对云团重心的计算,可以对强对流云团进行准确定位、追踪及移动路径外推预报;(3)建立的强对流天气落区判别指标对该地区短时强降水及冰雹落区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金属元素的溶剂萃取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8-羟基喹啉酸性膦萃取剂Cyanex302(以下简称C302)对稀土元素的萃取效应.验证了 8-羟基喹啉与酸性膦萃取剂C302的混合体系在硝酸介质中对稀土金属的萃取,对不同的稀土元素,存在不同的协同萃取效应.具体研究了混合体系对La(Ⅲ)、Nd(Ⅲ)、Sm(Ⅲ)、Tb(Ⅲ)、Ho(Ⅲ)、Tm(Ⅲ)和Y(Ⅲ)的萃取,通过实验证明混合体系对La(Ⅲ)等七种稀土金属均存在协同效应,并计算出协萃系数R分别为2.32、4.28、3.90、3.69、7.51、7.18和18.59.而且,依据混合萃取体系对不同稀土元素的分离系数,并与C302的分离稀土元素的分离系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利用FY-4A卫星闪电成像仪LMI、TBB、地基闪电ADTD数据和NCEP-FNL再分析资料等,以2022年5月10日广东一次暴雨过程为例,对两个不同强降水区域对流云团发展演变的观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北部清远至九连山南侧的强降水1区属于典型的锋面低槽型暴雨,发生在低槽前部冷暖交汇区,珠江口西侧沿海附近的强降水2区则是暖区西南和偏南气流辐合作用的结果。此个例强降水发生前TBB迅速下降,强降水主要位于对流云团TBB低值中心梯度大值区。对流发展初期TBB逐渐下降到230 K以下,TBB变率较前1 h下降幅度可达-15 ℃以上,局部可达-30 ℃,对流云团移动前方的闪电对下一时刻对流的发展移动有很好的指示意义,锋面降水中ADTD较LMI提前出现;成熟阶段TBB大范围下降到220 K以下,局部200 K以下,TBB变率减小,维持在0~-10 ℃,闪电达到峰值,密集闪电随着TBB≤220 K低值区移动。 相似文献
8.
9.
10.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安全卫生、安静私密的生理和心理要求,提供功能和尺度适宜的居住空间。还应该注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人。洼化的设计目标,提供大量高质量高舒适度的住宅产品,就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建筑师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和推动这一进程,起到促进住宅产业化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