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区域化探异常作为一种有效的找矿手段,是多源地学信息综合分析解释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历来受到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然而,新疆地域辽阔,区域化探异常繁多,资料分散,对区域化探异常的管理和深入研究极为困难,特别是对如此多的区域化探异常如何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利用已是各级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笔者根据上述需求,结合管理部门的要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1],对区域化探异常的管理、分析、利用进行了研究,开发完成了“新疆区域化探异常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简称“XJHT-GIS”. 1 系统开发的技术要点和关键 “XJHT-GIS”开发…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观察地物化资料,可以将野外观测的数据网格生成GRD,再用OpengGL将其渲染成三维网格.这里主要介绍渲染、编辑三维网格时所涉及到的OpenGL技术、方法,特别是网格点特别多时的处理方法.用这些方法编程实现了三维立体图的渲染和编辑,并给出了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各个角度观察屏幕上的三维场景,可以通过鼠标的拖动来实现。通常的做法是使场景绕X、Y、Z旋转,但这样操作不方便,旋转效果不理想。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是:为三维场景建立一个外接球,旋转外接球的同时旋转了球体内的三维场景,这种技术叫轨迹球技术。这里介绍了轨迹球技术的数学原理、计算方法,并用轨迹球技术在OpenGL环境下实现了地物化资料三维立体图的旋转,操作起来方便直观,人机交互体验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模拟实际的起伏地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单元网格设计为任意四边形网格,单元内的场值双线性变化,采用了高斯数值积分法计算单元系数矩阵,并给出二维大地电场的辅助场表达式。通过模型算例表明,模拟结果与解析解的均方误差在1%以内,地形模型与前人的模拟结果相吻合。分析对比了两个不同坡度模型对视电阻率和相位的影响。采用任意四边形网格剖分法,降低了编程难度,可以方便地适应野外地形的起伏变化。 相似文献
5.
黄显义;张健;段新力;彭仲秋;雷久鸣;毕武;向诗强 《新疆地质》2024,(4):654-660
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传统地质行业数据管理与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基于云计算技术研发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目前地球化学数据处理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以满足用户多样化场景应用需求。系统充分利用虚拟化技术、云存储技术、云计算技术和云安全技术,在Hadoop生态框架下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存储基础数据、NoSQL数据库保存非结构化业务数据,设计了数据存储服务、数据处理服务和业务应用服务,解决了地球化学数据存储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安全管理技术和地质数据可视化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地球化学原始数据和成果数据的管理、存储、处理、展示和分析等功能,为地球化学数据的高效应用与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7.
8.
目前应用较广的反演基于烟圈理论,简称"烟圈反演"。烟圈理论最早由M.N.Nabig-hian提出的。这里基于一种简单的、快速近似反演方法,实现瞬变电磁中心回线法反演程序的开发。由于这种简化的"烟圈"理论反演方法具有计算简单、不需要初始模型的特点,适合于在野外现场对观测数据进行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