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者测定了博斯腾湖沉积岩心~(210)Pb、~(228)Th和核试验释放核素~(239,240)Pu、~3H的分布,并据~(210)Pb、~(228)Th、~(239,240)Pu的结果估算湖泊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31cm/a,0.26cm/a和0.33cm/a。它表明该湖泊近百年来沉积环境十分稳定。沉积物岩心极好地保存了人类大气核试验的历史记录。~(239,240)Pu分布在1963±2出现峰值,与60年代核试验高峰期相当吻合。沉积物孔隙水~3H分布的峰值出现在1969年,与湖水的混合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交通网络的可达性时空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达性是度量区域交通网络结构通达性的有效指标。本文以1997、2001、2004、2008和2012年为时间断面,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对重庆市陆路交通网络中节点区县可达性时空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交通可达性总体呈现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外围区域递减的“核心-边缘”模式,可达性等值线大致呈不规则环状分布;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可达性水平由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各区县的可达性有大幅度的提升,但不同阶段可达性提升幅度不同,第1、2阶段(1997-2004年)可达性相对第3、4阶段(2004-2012年)而言优化程度更为显著。由于可达性值变化幅度与其初始值有关,所以,边缘地区可达性值提高幅度始终大于中心地区,区县可达性差异逐渐缩小,可达性分布趋于均衡。由于空间经济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可达性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一定的互动耦合关系,交通网络的区域效应显得更为复杂。交通网络如何与城市体系合理匹配,形成良性互动的“交通-城市-经济”复合系统,是未来区域交通建设规划应该重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为例,通过综合运用遥感数据和实地采样数据,使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测算了该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通过与实地测试样点数据的拟合分析,验证模型评估的精度,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精度验证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0;(2)随机森林模型测算的土壤有机碳储量为8.99 Tg,平均碳密度为4.18 kg/m2;靖州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总体呈现出\"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3)几种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7.77 Tg)、农田(0.92 Tg)、湿地(0.33 Tg)、草地(0.01 Tg).本文针对自然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调查现状,提出了一套精度较高、实用性较强的方法,不仅为靖州的碳储量调查与碳汇监测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具有相似地理和环境特征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测算工作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