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47篇 |
免费 | 1200篇 |
国内免费 | 23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03篇 |
大气科学 | 542篇 |
地球物理 | 621篇 |
地质学 | 1894篇 |
海洋学 | 538篇 |
天文学 | 39篇 |
综合类 | 248篇 |
自然地理 | 2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8篇 |
2024年 | 112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121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138篇 |
2019年 | 156篇 |
2018年 | 163篇 |
2017年 | 87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107篇 |
2014年 | 163篇 |
2013年 | 149篇 |
2012年 | 140篇 |
2011年 | 164篇 |
2010年 | 132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120篇 |
2007年 | 131篇 |
2006年 | 121篇 |
2005年 | 136篇 |
2004年 | 129篇 |
2003年 | 105篇 |
2002年 | 86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104篇 |
1999年 | 130篇 |
1998年 | 124篇 |
1997年 | 149篇 |
1996年 | 143篇 |
1995年 | 115篇 |
1994年 | 104篇 |
1993年 | 103篇 |
1992年 | 127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93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6篇 |
1964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2005年我省农业气象条件总体状况是:气温略高,积温接近常年,无霜期较长;降水偏多,汛期较长,日照不足。农业生产季节内,前期低温多雨寡照,没有发生大范围春旱,但部分地区低温多雨影响播种;中期雨水充沛,气温略高,作物生长旺盛,但局地性涝灾比较频繁;后期高温少雨,日照充足,初霜期偏晚,有利于作物灌浆成熟,但西部发生秋旱。总体上看,今年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加之农业政策有利,生产投入增加.农业为丰收年景。 相似文献
3.
遥感技术在华北地台北缘超基性岩信息提取中的应用孙中庆,李银海(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三河燕郊101601)关键词超基性岩、遥感技术、华北地台研究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和内蒙大兴安岭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区内大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地层均... 相似文献
4.
我是中学地理教师,也是旅游爱好者。每年都利用假期,安排几次或长途或短途的旅游。旅游之前,我都认真做功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因而每次旅游收获颇多。特别是自己有目的地设计的旅游线路,走下来之后的收获更大,有些是读书根本不能代替的。在旅游归来后,自己都高兴地与家人、朋友分享这些收获。但是,作为一个地理教师,与自己的学生分享这些收获,才能真正达到当初旅游的目的,更好地体现旅游的价值,同时也丰富地理课堂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986年1月北京地区Pc3地磁脉动进行了偏振特征的分析,分别找出了北京地区Pc3地磁脉动在磁静日期间和磁扰日期间偏振旋转方向随地方时变化的规律,以及偏振主轴方向随地方时变化的规律。 根据Pc3地磁脉动的偏振分析,可以了解北京地区Pc3脉动的激发机制,为进一步磁层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年冻土活动层浅层包气带水-汽-热耦合运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动层水热状态直接影响多年冻土和寒区工程的稳定性。已有研究大多基于附面层理论研究冻土温度场变化,较少研究液态水和水汽运移过程及其对冻土温度场的影响。结合多年冻土活动层包气带水-热耦合迁移的物理过程和内在机制,以温度和含水率为基本变量,建立了考虑液态水和水汽相变、水分对流传热和水汽运移的土壤-地表-大气能量平衡及土壤内部水热变化的耦合模型,分析了真实野外气象条件下活动层液态水和水汽运移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白天温度梯度水分向土壤内部运移,夜间温度梯度水分向土壤表层运移;暖季温度梯度水分以向土壤内部运移为主,冷季温度梯度水分以向地表运移为主;就全年而言,活动层各个深度处水汽运移作用大于15%,水势梯度水汽运移极小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浅层土壤在无降雨状态下,水分运移以温度梯度水汽运移为主;水势梯度液态水通量受降雨影响明显,在降雨事件期间和之后,液态水和水汽下渗占主导地位,降雨降低表层土壤温度、减小土壤热传导通量,有利于土壤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环境变化加剧、技术进步扩散、城市化生活转向等因素的交织叠加,日常活动空间的供需过程需要并可以更具韧性,但既有研究鲜有涉及。因而,聚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矛盾,挖掘面向城市居民日常活动与环境供需矛盾的城市韧性内涵,建构有机整合的理论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依托地理大数据支撑,进行日常活动-环境系统的韧性评估及空间特征研究。主要结论:① 韧性要素在活动与环境间以及数量与质量之间的供需结构失调,且供需不均衡和不充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并相互制约。② 活动韧性、环境韧性各自的空间分异显著且供需水平及相互匹配程度较低,导致系统韧性呈现低水平蔓延的空间形态。③ 活动韧性、环境韧性及系统韧性之间的空间支撑或匹配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导致日常活动空间的供需关系分异较大且缺少连续良性的空间互动。基于此,应根据韧性演进阶段,促进日常活动空间供需网络的整体动态协同优化。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不同温度、盐分和干旱胁迫对刚毛柽柳种子萌发实验研究影响,结果表明:刚毛柽柳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范围为10~35℃,萌发率高达80%以上,且萌发迅速。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刚毛柽柳种子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种子萌发率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到0.7 mol/L时,萌发率仅为1.67%,种子发芽受到抑制。相同渗透势PEG-6 000溶液中的萌发率低于NaCl溶液,渗透势为-0.5 MPa是二者影响作用的分界点。渗透势为-1.8 MPa时,萌发率已急剧下降到0,其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NaCl溶液。将在两溶液中处理10天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萌发恢复率逐渐升高,0.7 mol/L时,萌发恢复率为60%;随着PEG-6 000溶液浓度增大,萌发恢复率先升高后降低,渗透势为-1.4 MPa时,种子萌发恢复率达到最大为67.5%,但两种处理下种子的最终萌发率(总萌发率)都低于在蒸馏水中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