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0篇 |
免费 | 165篇 |
国内免费 | 3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篇 |
大气科学 | 48篇 |
地球物理 | 410篇 |
地质学 | 673篇 |
海洋学 | 397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75篇 |
自然地理 | 1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67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87篇 |
2007年 | 69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66篇 |
2003年 | 59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74年 | 4篇 |
1972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1946年 | 1篇 |
1941年 | 2篇 |
193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乙酰基偶氮氯磷与铋在0.16mol/L HClO4介质中形成蓝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85nm,Bi在0-2μg/ml的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ε为5.0×10^4mol/L,络合比为1:2。已用于镍基及铜合金中微量Bi的判定。 相似文献
2.
3.
地震是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预测是推动现代地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原动力.在地震的确定性预测迄今仍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寻找地震发生的时空统计特征,构建地震危险性统计预测模型成为了评估地震风险并应用于城市与生命线工程等抗震规划设计实际需求的重要途径.21世纪以来,以2008年汶川8级地震为代表的系... 相似文献
4.
5.
大型海藻孔石莼抑制浮游微藻生长的原因初探--种群密度及磷浓度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磷浓度和种群密度为变量 ,以亚心形扁藻为浮游微藻代表 ,采用实验生态学手段研究了大型海藻孔石莼与浮游微藻 (亚心形扁藻 )间的竞争。结果显示 ,不论营养盐浓度如何 ,高密度的孔石莼皆能显著抑制浮游微藻的生长。分析显示 ,高密度的孔石莼压制浮游微藻生长的原因 ,不是由于对氮、磷等营养盐的竞争所致 ,而可能是其他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6.
7.
P507负载泡塑反相色层富集岩石中的稀土元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P507负载泡塑萃取柱色谱分离富集稀土元素的条件,并与P507萃淋树脂柱进行了对比;拟定了P507负载泡塑反相色属富集岩石中稀土元素的方法。在pH2.5介质中REE上柱率98%,用50ml2.5mol/LHNO3作洗脱液,REE总回收率达96.1%,干扰测定的Th,U,Ti,Zr,Hf等均被除法。方法用于标样分析验证,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19—2021年在黄河口及莱州湾海域进行的4次陆海同步调查结果,分析了环莱州湾主要入海河口和排污口陆源输入磷的季节变化、黄河口及莱州湾海域内不同形态磷及不同碱性磷酸酶活性(APA)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海域内磷受限状况及浮游植物和浮游细菌对低磷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磷的陆源输入中黄河贡献最大,小清河次之;总磷(TP)入海通量呈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季节变化,春、夏、秋季磷输入以颗粒态磷(PP)为主,冬季以溶解态磷(DP)为主;受农业施肥及河道内浮游生物活动的影响,春季陆源DP以溶解有机磷(DOP)为主,其他季节以活性磷酸盐(PO4-P)为主。研究海域内TP浓度及构成不仅受陆源输入的影响,还受浮游生物消亡、海上养殖活动和沉积物释放等作用共同调控,TP浓度呈现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季节变化、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特征,高值区主要位于黄河和小清河河口区域;TP构成上,春季以DP为主,夏、秋季DP与PP相当,冬季以PP为主;春、秋季DP以DOP为主,而夏、冬季DP以PO4-P为主。海域内浮游植物普遍受到... 相似文献
9.
蓝藻的暴发通常是藻类之间竞争的结果,了解环境中蓝藻与其它藻类的竞争特点和生存策略对揭示藻华暴发的机制及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营养竞争为例,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受试对象,通过测定细胞密度、胞内C、N、P、S四种主要元素含量以及培养基中总氮(TN)、总磷(TP)的消耗,研究不同营养等级(超富营养、富营养、中营养、贫营养)以及单独N、P限制下两种藻在单独培养和共生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征和竞争行为。结果表明:(1)在超富营养、富营养、中营养、贫营养条件时,单独培养下的两种藻生物量与营养丰富程度呈正相关;(2)共培养条件下,在高营养水平时铜绿微囊藻在竞争中占优势,低营养水平时小球藻具有竞争优势;(3)胞内C、N、P、S的测定发现,随着营养水平的下降,两种藻胞内N、P的百分含量逐渐减少,而C、S并未呈现显著变化;(4)N限制时,铜绿微囊藻的半饱和常数Ks及最大比增长率μmax均大于小球藻;P限制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半饱和常数Ks小于小球藻,而最大比增长率μmax大于小球藻。综合分析,同一营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竞争优势的先决因子是N,小球藻是P。因此,从营养竞争与生物适应力角度考虑,降低水体中富余的N或适当提高P的浓度可让小球藻获得竞争优势,对限制单一物种的形成具有平衡作用,可作为防治藻华的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环形水槽研究了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释放过程,通过测定水相PAHs浓度考察不同流速下沉积物中PAHs释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沉积物中PAHs释放速率和释放量受水流流速影响很大,总体上∑PAHs浓度随水流流速增加呈上升趋势,从开始静水时的5.602 ug/L增加到流速为60 cm/s时的22.158 ug/L;各层∑PAHs浓度随流速增加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表层和中层∑PAHs浓度随水流流速的增加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水流流速分别为20 cm/s和25 cm/s时,表层和中层最大浓度分别为1.816 ug/L和1.902 ug/L;底层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各物质随水流变化表现出的变化趋势略有不同,各层苊烯和蒽浓度随水流作用变化不大,萘、苊、菲、荧蒽、芘和屈随水流变化总体上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还发现沉积物再悬浮引起PAHs释放的同时伴随着沉积物对PAHs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