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9 毫秒
1.
加快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山东省积极参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中部突破济南”战略、促进山东中部崛起的关键环节。山东省  相似文献   
2.
德州市深层地下水,由于长期大量开采,早已形成降落漏斗。作者从漏斗条件的实际出发,利用17年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在地下水资源均衡基础上,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相关模型。利用相关模型直接进行不同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位预报和限定地下水位条件下的开采量计算。此外,还利用相关模型进行了含水层(组)弹性释水系数和漏斗补给量计算。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西部沙化土地持续农业体系建立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吕耀双  刘惠涛 《中国沙漠》1996,16(2):185-190
吉林省沙化土地的87.9%分布在吉林省西部白城、松原半干旱地区,统属科尔沁和松嫩沙地,面积9216.5km2,占吉林省西部总面积的19.6%。8年(1986年~1993年)实践证明:针对沙地环境特点建立的“乔、灌、草”、“果、药、杂”、“田、林、草”为主体的三种持续农业体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Yuan  Xueyin  Hu  Yufei  Zhao  Yanjun  Li  Qiang  liu  Chenglin 《Aquatic Geochemistry》2021,27(3):221-239
Aquatic Geochemistry - Over the world, the available lithium (Li) resources are reserved mainly in closed-basin brines, with high Li concentration (>?150 mg/L) and low Mg/Li...  相似文献   
5.
在黄渤海海域对β-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降解产生丙烯酸和丙烯酸的降解过程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水中有明显的DMSP降解和丙烯酸的生成现象。在DMSP降解初期,DMSP不断降解,丙烯酸则在经过1 h后浓度开始上升,达到最大值后再次下降。起始DMSP浓度越高,降解得越完全,且丙烯酸最大值越大。在观测的5 h内,丙烯酸的表观降解速率总是大于DMSP的表观降解速率,且两者都与初始浓度成正相关。在丙烯酸的降解过程中,黑暗条件下起始浓度越大,丙烯酸变化速率越大,而光照条件下则恰好相反。光化学反应中前2 h表现为丙烯酸的光化学生成,而后2 h表现为光化学降解。  相似文献   
6.
珠江流域1961-2007年气候变化及2011-2060年预估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根据珠江流域1961-2007年气温、降水量观测资料和ECHAM5/MPI-OM模式2011-2060年预估结果,分析了流域过去47 a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并预估未来50 a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过去47 a温度呈上升趋势,约升高1.8℃。冬季增温最明显,夏季最弱。未来50 a流域温度仍呈上升趋势,A1B情景下升幅约1.9℃,并且年际变化增强。A2和B1两种排放情景下秋季升温最显著,冬季最弱,A1B排放情景与此相反。过去47 a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春、夏、冬季和年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未来50 a降水总体呈增加趋势,A1B排放情景降水增加最多,约为230 mm。A2、A1B和B1情景下降水季节分配未发生显著变化。年降水和冬季降水的年际变率增强,秋季减弱。  相似文献   
7.
刘绿柳  杜良敏  廖要明  李莹  梁潇云  唐进跃  赵玉衡 《气象》2018,44(11):1464-1470
针对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洪涝、干旱并存的问题,基于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季节气候模式的集合回报数据集(1991—2014年),建立时空相结合的统计降尺度模型,提前1—3个月预测该流域夏季分月降水,应用ROC(rel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评分评估比较了不同集合预测方案的预测技巧。交叉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数取18、20、22、28时,集合预测方案对3、4、5月三个起报时次预测的夏季各月降水技巧预测均高于模式预测技巧。2015—2017年的独立样本检验进一步表明该统计降尺度模型能够明显降低3月、5月起报的6月和8月的降水预测偏差。认为可尝试将该降尺度方法应用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预测及进一步的流域水文预测。  相似文献   
8.
五河-凤阳地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目前已知该地区有多种金铅锌多金属矿床类型,但对于该地区的成矿模式的探讨,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成矿模式可以较好地解释该地区已知的多种不同类型的成矿模型。本文依托安徽省基金项目,对该地区的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华北北部6级地震前后的地电阻率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河北张北等3次6级地震前后地电异常的变化及特征。结果表明,6级地震的地电前兆能显示出0.5a左右的趋势异常变化,但台项少,强度弱,分布零散,远不及7级强震前的异常显著。发现个别地震前地电正常年变化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完全破坏了原年变规律,出现了可辨认的异常变化。认为用地电方法在目前实现中强地震的准确预报是比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10.
扬子区震旦纪地层序列和南、北方震旦系对比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198 2年“晚前寒武纪地层分类命名会议”决议“震旦系是青白口系之上的晚元古代最上部的一个年代地层单位 ,以三峡地区的剖面为代表 ,暂以莲沱组底界为底界”。但从区域性对比和同位素年代地层学分析 ,莲沱组底至黄陵花岗岩的侵蚀面之间有约 10 0 Ma的沉积缺失 ,莲沱组和南沱组也不能代表 75 0~ 6 6 0 Ma间的沉积历史。峡东地区震旦系下部地层不完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赞同修订震旦系的含义 ,以下冰碛层 (古城组或铁丝坳组 )之底为震旦系的底界 ,年龄为 70 0 Ma。朝鲜飞浪洞组可与古城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对比 ,祥原系及辽南、徐淮地区的相当地层属“南华冰期”前的沉积地层。建议震旦系之下至青白口系顶 (85 0 Ma)之间建立辽南系 ,从而完善我国晚元古代年代地层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