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8篇 |
免费 | 429篇 |
国内免费 | 12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7篇 |
大气科学 | 351篇 |
地球物理 | 262篇 |
地质学 | 560篇 |
海洋学 | 130篇 |
天文学 | 32篇 |
综合类 | 128篇 |
自然地理 | 1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69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NaCl—H_2O溶液包裹体的密度式和等容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5
由于含盐类包裹体不能应用现有的状态方程求解,作者根据实验数值,采用最小二乘法等,得到含盐度(wt%)≤25的NaCl-H_2O溶液包裹体的密度式和等容式。只要测定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含盐度,代入密度式,即可计算包裹体中的流体密度。再由此密度、含盐度的等容式,进一步可求得包裹体的形成温度和压力。最后,作者列举了三个实例。 相似文献
2.
3.
4.
以MM4模式为框架,研制并建立了东海近海热带气旋及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将对热带气旋的预报和一般天气的预报统一在一个模式中,并实现了业务自动化控制,自1994年台风季节起投入了业务试验和准业务的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东海近海热带气旋路径、风场、降水及江淮梅雨降水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5.
6.
利用中日亚洲季风机制研究计划1997年9月~1998年10月在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和狮泉河2个站点自动气象站辐射平衡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原西部2个地区辐射平衡各分量在不同季节的季节平均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并且还与1979年5~8月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的辐射观测资料和1982,1983年青藏高原辐射平衡观测实验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高原西部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变化不仅有季节之间和年际的差异,高原西部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变化也有较大的差异:(1)总辐射在春夏两季相差很小,改则春季(3~5月平均)日变化的极大值甚至比夏季(6~8月平均)还大;(2)地表反照率的年际变化及两地之间的差异均可能较大;(3)大气逆辐射日变化、年变化特征与其他辐射分量明显不同,其日变化、年变化的位相均晚于其他分量;(4)两地之间地面辐射平衡的年变化似乎有一个位相差,改则的月平均最大值和最小值均较狮泉河晚了约1个月,因此从冬季到夏季的大部分时间里,改则的地面辐射平衡是小于狮泉河的,而在从夏季到冬季的大部分时间里,改则是大于狮泉河的。 相似文献
7.
苏东41-33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北部南缘,长期沉积间断的风化壳不整合面形成复杂的岩溶古地貌,属苏里格气田东部奥陶系碳酸盐岩气藏的重要勘探区。研究基于钻井、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综合运用地球物理法、残厚法和印模法,优选本溪组顶9号煤层和马家沟组马五5灰岩为标志层,深入探讨古地貌单元的恢复依据和划分标准,精细恢复岩溶古地貌形态,并明确岩溶古地貌特征及其对气藏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苏东41-33区块整体处于二级地貌单元岩溶斜坡之上,奥陶系古风化壳上下地层厚度可划分出上薄下薄、上薄下厚、上厚下薄等5种组合类型,细分古坡地、残丘和沟槽3个三级地貌单元;古地貌总体趋势走向为北高南低,出露层位展布由马五4过渡到马五1。中南部发育连片残丘,北部见小型零星残丘,恢复厚度低于15m,残留厚度超过85m;北部发育2条侵蚀沟槽带,充填厚度大于20m,残留厚度小于45m;古坡地分布范围广泛,周围被古残丘与沟槽所分割,残留厚度介于45m^85m之间,恢复厚度大于10m。古地貌类型对风化壳气藏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岩溶残丘及残丘边缘带的古坡地储层叠合厚度增大,溶蚀孔洞充填程度低,主力含气层保存完整且连通性较好,是寻找高产井的目标区,而岩溶古沟槽相对不利于天然气富集,所钻遇气井多为低产或无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图像匹配的机载遥感影像质量自动检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遥感平台和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航空遥感影像在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国土监测、环境监测、应急救灾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同时,航空遥感系统对飞行环境、气候气象反应较为灵敏,遥感影像质量的检查十分重要。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航空遥感影像质量中旋转角、航向重叠率、旁向重叠率、航带生成等参数的计算理论与方法,该方法是适应数字遥感影像的现状上提出的,并且通过自行开发的系统对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本文利用2009年6月机载遥感系统拍摄的1400多张影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技术方法、软件系统都较为有效,达到机载遥感影像质量自动检查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2000年3月14日飞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过程中,极轨气象卫星实时遥感探测提供了人工增雨情况的一些证据。分析了作业后催化剂扩散情况,并且就风对催化剂的输送,地面增雨效果进行了探讨。初步结果:(1)本次过程在作业1小时23分钟后,最大自由运动扩散宽度11km,催化剂自由运动扩散区约为2508km^2,在云顶形成约1505km^3的塌陷区。(2)卫星资料分析,风的输送作用区约为7500km^2,为自由运动扩散区的3倍,是催化剂扩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