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25篇 |
免费 | 1933篇 |
国内免费 | 45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7篇 |
大气科学 | 903篇 |
地球物理 | 1372篇 |
地质学 | 2553篇 |
海洋学 | 692篇 |
天文学 | 168篇 |
综合类 | 471篇 |
自然地理 | 5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3篇 |
2024年 | 125篇 |
2023年 | 162篇 |
2022年 | 237篇 |
2021年 | 295篇 |
2020年 | 221篇 |
2019年 | 232篇 |
2018年 | 229篇 |
2017年 | 258篇 |
2016年 | 272篇 |
2015年 | 239篇 |
2014年 | 293篇 |
2013年 | 282篇 |
2012年 | 249篇 |
2011年 | 250篇 |
2010年 | 234篇 |
2009年 | 268篇 |
2008年 | 268篇 |
2007年 | 239篇 |
2006年 | 165篇 |
2005年 | 149篇 |
2004年 | 161篇 |
2003年 | 207篇 |
2002年 | 219篇 |
2001年 | 189篇 |
2000年 | 199篇 |
1999年 | 217篇 |
1998年 | 137篇 |
1997年 | 165篇 |
1996年 | 171篇 |
1995年 | 138篇 |
1994年 | 102篇 |
1993年 | 102篇 |
1992年 | 78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3篇 |
1962年 | 5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ROPAGATION OF 30—60 DAY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S AND THEIR INFLUENCE UPON THE SUBTROPICAL WESTERLIES JET STREAM DURING NORTHERN HEMISPHERE WINTER
下载免费PDF全文

Based on daily ECMWF gridpoint data of two winters during 1981—1983 including an ENSOyear,propagation of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s(LFO)during Northern Hemisphere winters andtheir influences upon 30—60 day oscillations of the subtropical jet stream are studied with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as complex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CEOF)and so on.Results show that inthe winter of a normal year(1981—1982),30—60 day oscillations in the subtropical zone aremainly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flanks of exit region of jet stream.In the ENSO year(1982—1983),they are mainly in the vicinity of entrance and exit regions of jet stream.Intraseasonalchanges of subtropical jet stream manifested themselves as latitudinal fluctuation or longitudinalprogression or regression of about 40 day period.There are marked differences between propagat-ing passages of low frequency modes responsible for changes of subtropical jet stream in the normalyear(1981—1982)and in the ENSO year(1982—1983).Changes of oscillation amplitude showobvious phases.In general,the one in late winter is stronger than that in early winter,strongestone occurs in February.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探讨了利用地震矩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参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其初步应用于鲜水河断裂形变带变形分析和运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呈现出走向拉伸、倾向压缩的形变格局,由地震矩反演的断裂带剪切形变速率(10.9mm/a)与用地质学估算方法(17mm/a)和现今地壳形变测量(8mm/a)的结果相当。同时,反演出的应变主方向能解释鲜水河断裂现今活动分段性特征以及多种滑动方式共存的现状,从而证明该方法是目前研究区域运动学问题切实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淮河上游大暴雨过程的水汽来源和暴雨区的水分平衡。结果说明,暴雨区除有大量水汽净通量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水分来自云的净输送,尤其是大暴雨中心附近,积雨云团的净通量决定降水量的大小。因此,分析云的移动和变化是暴雨预报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7.
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对积雪消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研究祁连山植被对积雪消融的影响, 利用人工调查积雪深度逐日变化量和积雪盖度变化, 并结合空气雪面感热通量(SH)观测, 对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站排露沟流域海拔2 600~2 700 m青海云杉林、灌丛林、林缘、阳坡草地在2003-2007年的积雪消融进行了研究, 每年的观测从10月降雪开始到翌年5月积雪消融完结束, 共获取数据134 400个. 结果表明: 当SH<0时, 积雪消融停止;当SH>0时, 积雪消融开始;植被可以减缓积雪消融速率, 有植被的地方消融速率减慢, 反之则加快;不同植被消融速率大小顺序为草地>林缘>灌木林>乔木林;同一植被、不同坡向消融速率不同, 半阳坡云杉林>半阴坡云杉林>阴坡云杉林. 积雪含水率随气温升高而增大, 1月融化积雪占整个积雪的5%, 2月增大到28%, 大量积雪在3月消融, 占55%. 从坡位看, 下坡消融速率最大;在一个垂直带上, 低海拔消融速率大于高海拔. 温度是影响积雪消融的主要因子, 积雪消融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反之则减小. 相似文献
8.
9.
京津冀一次重度雾霾天气能见度及边界层关键气象要素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GRAPES_CUACE大气化学模式对京津冀地区2015年12月重度雾霾过程进行了模拟和评估。京津冀地区能见度和PM2.5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对比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模拟京津冀地区能见度和PM2.5的逐日变化情况,但模式存在对伴随着重污染发生的低能见度模拟偏高的问题。以12月5~10日的重度雾霾过程为重点,针对地面风速、边界层高度、相对湿度、PM2.5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染过程中大部分地区过程平均风速低于2 m s-1,边界层平均高度低于600 m,相对湿度较高。模式低能见度模拟偏高可能因为:(1)模式模拟重雾霾时段的PM2.5极大值浓度偏低。(2)模拟相对湿度存在系统性偏低的误差,这一误差对能见度的影响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相对湿度会通过影响可溶性气溶胶的吸湿增长过程影响气溶胶质量浓度,导致气溶胶消光系数的计算偏低;二是目前模式中采用的能见度的参数化公式考虑了相对湿度对气溶胶吸湿增长的影响,没有考虑雾滴的直接消光作用。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