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Introduction D’’ lay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eodynamic process. And seismological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D’’ layer has large scale seismic anisotropy, however, most research concentrated on areas such as Northern Pacific, Central Pacific, Caribbean, Central America, Alaska etc. (Wookey et al, 2005; Garnero and Lay, 2003; Matzel et al, 1996;  相似文献   
2.
矩震级标度是从地震矩换算过来的,换算关系中地震应力降与剪切模量估算的不准确会对矩震级标度产生影响.本文利用1976年1月~2006年12月发生在东经75°~135°,北纬15°~55°的M≥5地震的矩震级与面波震级,探讨了应力降与剪切模量的比值Δσ/μ在中国及邻区以及在不同震级下的分布特征.中国大陆及邻区的Δσ/μ值分布较分散,不同地区的Δσ/μ值明显不同,且绝大部分值大于矩震级和地震矩换算关系中使用的全球平均值.对于同一地区不同震级的地震,其Δσ/μ值也不一样,震级大,Δσ/μ值通常也大.研究认为剪切模量和地震应力降的估计对矩震级标度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3.
西伯利亚下地幔底部的剪切波各向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在地球动力学演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地震学研究已表明,D\"区存在着显著的大尺度区域的地震波各向异性,但由于地震震源与接收台分布的地理局限性,D\"区各向异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北太平洋、加勒比海、阿拉斯拉、中太平洋等地区(Wookey et al,2005;Garnero,Lay,2003;Matzel,1996;Pulliam,Sen,1998),对西伯利亚下地幔底部的各向异性研究目前尚未见到.  相似文献   
4.
利用来自汤加—斐济及周边地区发生的47次地震并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IRIS台站记录到的数据,与来自东亚北部及北太平洋地区发生的26次地震并由IRIS台站记录到的数据, 使用ScS-S相对走时分析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下D区的剪切波各向异性, 得到了核幔边界反射点上ScS波径向分量和横向分量的分裂时间, 并计算了D区的地震波各向异性强度. 发现ScS波通过西太平洋下D区时普遍呈现出径向分量走时大于横向分量走时的模式. ScS波的分裂时间值为-0.91~3.21s, 平均值为1.1 s; 各向异性强度值为-0.45%~1.56%, 平均值为0.52%. 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 西太平洋下D区水平流应占支配地位,各向异性结构主要是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 形成这种结构的可能原因是地幔底部水平流导致的核幔边界反应产物或部分熔融物质的形状优选方向, 或下地幔物质的晶格优选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20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多集中在深水湖泊,而对大量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南部浅水湖真布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物柱芯的210Pb、137Cs测年和高分辨率硅藻鉴定分析,重建该湖过去200年来硅藻属种组合变化,并结合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含量、总氮(TN)含量、碳氮比(C/N)等指标,探讨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响应。结果显示,1820—1950年硅藻组成中水生植物附生种Encyonema lange-bertalotii的百分含量较高,表明真布错水生植物较繁盛,湖水透明度高。1950年以来,硅藻组合发生了突变,附生种Encyonema lange-bertalotii的百分含量快速下降,耐低光照的small Fragilaria成为优势属,表明水生植物衰退,湖水透明度降低;同时TOC和TN含量升高,C/N减小,指示湖泊生产力和营养水平升高,藻类在湖泊有机质中占比增加。气温快速升高、降水量增加(冲刷流域更多营养物质进入湖泊)和人类活动增强(流域内出现新建寺庙)可能共同导致湖泊生产力升高,藻类繁盛,水生植物衰退,水体透明度下降,最终引起硅藻群落的突变。因此,在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背景下,浅水湖泊可能面临生态系统的转变,未来应该加强该类湖泊的监测与保护。本文记录的高原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突变时间与中国和全球其他地区基本一致,这也为确定人类世的地层标记提供了新的证据。青藏高原湖泊可以作为研究人类世的天然实验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