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63篇 |
免费 | 712篇 |
国内免费 | 111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3篇 |
大气科学 | 1047篇 |
地球物理 | 581篇 |
地质学 | 2216篇 |
海洋学 | 413篇 |
天文学 | 53篇 |
综合类 | 194篇 |
自然地理 | 5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159篇 |
2021年 | 176篇 |
2020年 | 192篇 |
2019年 | 191篇 |
2018年 | 179篇 |
2017年 | 182篇 |
2016年 | 233篇 |
2015年 | 183篇 |
2014年 | 261篇 |
2013年 | 288篇 |
2012年 | 277篇 |
2011年 | 281篇 |
2010年 | 237篇 |
2009年 | 231篇 |
2008年 | 218篇 |
2007年 | 236篇 |
2006年 | 255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154篇 |
2003年 | 125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90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79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711号北上台风演变及暴雨过程的位涡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 971 1号台风登陆北上穿过山东造成山东特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的分析 ,并从湿位涡的角度研究了台风演变及山东特大暴雨的形成机制 ,揭示了冷空气在台风演变及暴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 :倾斜涡度发展是暴雨产生和台风加强的重要机制之一 ,暴雨产生在 θe线陡立密集区内 ;湿位涡在这次暴雨过程中对流层低层具有 MPV1 <0 ,MPV2 >0的特征 ,此次暴雨产生在负的MPV1等值线密集区中 ;对流层上部及平流层下部高位涡的下传使得低层斜压性增大 ,引起低层的对流稳定度减小 ,促使气旋性涡度发展 ,有利于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使得暴雨增幅 ,导致台风的加强并演变为温带气旋。 相似文献
2.
Based on energy balance equation and mass transfer equation, a general model to estimate actual evaporation from non-saturated
surfaces was derived. Making use of two concepts, “relative evaporation” and “relative drying power”, a relationship was established
to account for the departure from saturated conditions. Using this model, the actual evapor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can
be calculated without the need of potential evaporation estimation. Furthermore, the model requires only a few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that are readily and routinely obtainable at standard weather stations. Based on nearly 30 years data of 432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nd 512 hydrological stations in China, in combined with GIS, nine typical river basins were selected. Using the
data of the selected river basins, the model was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tual evaporation rate can be estimated
with an error of less than 10% in most areas of China, except few year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3.
GUO Mengyao SHE Dunxian ZHANG Liping LI Lingcheng YANG Zong-Liang HONG Si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1,31(8):1123-1139
This study uses two forms of the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 namely the PDSI_TH(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estimated-by the Thornthwaite equation) and the PDSI_PM(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estimated by the FAO Penman-Monteith equation), to characterize the meteorological drought trends during 1960–2016 in the Loess Plateau(LP) and its four subregions. By designing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 mainly investigated various climatic factors' contributions to the drought trends at annual, summer, and autumn time scales. Overall, the drying trend in the PDSI_TH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PDSI_PM. The former is more sensitive to air temperature than precipitation, while the latter is the most sensitive to precipitation among all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creasing temperature results in a decreasing trend(drying) in the PDSI_TH, which is further aggravated by decreasing precipitation, jointly leading to a relatively severe drying trend. For the PDSI_PM that considers more comprehensive climatic factors, the drying trend is partly counteracted by the declining wind speed and solar radiation. Therefore, the PDSI_PM ultimately shows a much smaller drying trend in the past decades. 相似文献
4.
北京雷暴大风气候特征及短时临近预报方法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的预报准确率低而且时效短.为了提高对这种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在气候统计的基础上,研究了潜势预报方法和临近预报算法.对1998-2007年134个雷暴大风过程的统计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绝大多数的雷暴大风具有下击暴流特征,而且冰雹的落区附近也是大风的爆发区之一.因此,负浮力的作用和对冰雹具有指示性意义的因子是研究雷暴大风预报方法应主要考虑的因素.500hPa环流背景分析表明,尽管绝大多数雷暴大风爆发时对流层中层有干空气侵入,但是还有少数个例产生在偏南暖湿气流中.目前,对后一类大风产生的机制仍然不清楚.研究表明,当对流层中层有干空气侵入时,有利于雷暴大风出现的环境条件是:下沉气流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同时对流层低层环境大气的温度直减率较大.此外,还讨论了经验指数--大风指数在北京地区的应用.基于上述的研究,形成了北京地区雷暴大风短时潜势预报方法,还使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技术建立了基于雷达观测和环境条件的雷暴大风临近预报方程.个例分析表明,临近预报方程对于飑线和弓形回波等带来的地面大风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NCEP1°×1°客观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8年1月25—29日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雨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空急流与强雨雪有着密切关系,强雨雪的发生需具备一定的温度条件以及水汽场与动力场的耦合机制。对强雨雪过程的湿Q矢量诊断分析表明,700hPa湿Q矢量辐合区以及850hPa锋生函数正值区与强雨雪区对应较好,对雨雪天气的发生有着很好的指示意义。湿位涡特征分析表明,此次强雨雪过程发生在层结稳定的大气中且垂直涡度发展较强。 相似文献
6.
用重复重力测量测定垂线偏差时变的精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列举两种垂线偏差时变测定的微分公式,从理论上对用重复重力测量的方法测定垂线偏差时变的精度进行了探讨.在目前情况下,垂线偏差时变测定精度可以达到0.005".远区域的点对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通过对重力网的模拟计算,进一步得到验证.探讨了有效积分半径对垂线偏差时变测量精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重力网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古流体动力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金侠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3,25(3):41-47
首先对地下水动力场进行数学描述,以水动力为主线,建立适合该地区的数学模型,选择正确的地质模型参数,主要采用数值计算和模拟等手段,在恢复出乌尔逊凹陷主要目的层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古水动力的基础上又恢复出古流体势的演化历史。整体上,在乌尔逊凹陷,各主要地质时期的油势演化特征为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乌南大于乌北,且低势区的发育有较好的继承性。最后,依据油气聚集理论,进行油气运移聚集系统的划分、油气运移方向的分析,从而得出有关研究区油气运移聚集条件的认识,主要从流体动力的角度考虑,指出有利聚集区,认为在乌尔逊凹陷苏4~苏18井区、苏132~苏17~铜2井区及巴1~巴2~巴4井区为有利油气运移聚集区。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在南侧印度板块和北侧欧亚板块的双向挤压下整体抬升,边界挤压力所作的功增加了高原内部重力位能.但高位能态的物质会不断向重力势能最小的平衡态转移,并产生流变变形.由于受南北边界的挤压力约束,高原内部的高位能驱使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之间的地体产生东西向伸展变形.利用三种不同方法对青藏高原重力位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一定流变学条件下,青藏高原目前所具有的重力位能可以产生各地体中观测到的地表构造变形速率. 相似文献
9.
耕地粮食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以长清县为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长清县为例 ,利用 GIS技术和遥感数据 ,按照“机制法”原理计算耕地资源粮食生产潜力。重点是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并计算土壤有效系数和社会有效系数 ,从而得到耕地生产潜力和社会生产潜力像元分布数据。在此基础上 ,进行粮食增产潜力计算 ,并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发展趋势 ,探讨未来的人口承载力问题。结果表明 :该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但是粮食问题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合肥市BRT和Metro交通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了合肥市中心城区的BRT和在建Metro线路对可达性的影响。基于GIS网络分析模拟复杂的多模式交通网络,应用修正潜能模型指标度量了居民区与CBD、与商业金融中心、与行政中心以及与工业区的可达性,对比有无BRT和Metro两种情景下的可达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有BRT和Metro时,居民区至CBD的可达性均值变化幅度为45.8%,出行时间从65.5min减至35.5min;居民区至商业金融中心的可达性均值变化幅度为45.7%,时间从74.8min减至40.6min;居民区至行政中心的可达性均值变化幅度为18.9%,时间从104.7min减至84.9min;居民区至工业区的可达性均值变化幅度为37.4%,时间从92.1min减至57.7min。BRT和Metro线路显著地节省了居民出行时间,改善了城市边缘区域的交通可达性,其中经开区的可达性变化幅度最高,其次是滨湖新区、高新区和东区、老城区、南区、西区和北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