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53篇 |
免费 | 2530篇 |
国内免费 | 29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67篇 |
大气科学 | 3506篇 |
地球物理 | 2804篇 |
地质学 | 6830篇 |
海洋学 | 1572篇 |
天文学 | 212篇 |
综合类 | 1596篇 |
自然地理 | 26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4篇 |
2023年 | 709篇 |
2022年 | 856篇 |
2021年 | 849篇 |
2020年 | 670篇 |
2019年 | 759篇 |
2018年 | 481篇 |
2017年 | 441篇 |
2016年 | 493篇 |
2015年 | 598篇 |
2014年 | 948篇 |
2013年 | 746篇 |
2012年 | 1014篇 |
2011年 | 957篇 |
2010年 | 893篇 |
2009年 | 938篇 |
2008年 | 1068篇 |
2007年 | 810篇 |
2006年 | 695篇 |
2005年 | 673篇 |
2004年 | 554篇 |
2003年 | 525篇 |
2002年 | 535篇 |
2001年 | 575篇 |
2000年 | 394篇 |
1999年 | 355篇 |
1998年 | 327篇 |
1997年 | 301篇 |
1996年 | 285篇 |
1995年 | 251篇 |
1994年 | 239篇 |
1993年 | 177篇 |
1992年 | 212篇 |
1991年 | 162篇 |
1990年 | 111篇 |
1989年 | 79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6篇 |
1976年 | 6篇 |
1957年 | 7篇 |
1955年 | 8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长乐-南澳左行韧性剪切带位于东南沿海,是酉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带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野外观察及室内分析,并借助透射电镜对变形石英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变形石英显微构造参数估算剪切带中的应力差值,由此探讨了形成构造岩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4.
5.
宅基地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和耕地保护的压力。要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机制势在必行。通过分析当前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从经济、行政、法律、宣传和流转等5个方面对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保安地区火山岩的地质、岩石、副矿物、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火山岩相及火山机构等特征。并对其演化规律、形成机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获取补阳还五汤的活性成分,并对潜在靶点进行预测及规范。分别从PharmGKB、DisGeNET、OMIM、GeneCards数据库中得到颈椎病疾病靶点,利用韦恩图获取补阳还五汤与颈椎病的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获得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补阳还五汤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活性成分97个,包括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木犀草素等;交集靶点64个,关键靶点有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1B(IL-1B)等;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7(IL-17)、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结合紧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提供相应条件。结论:该研究在总体上预测了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活性成分、靶点和信号通路,作用途径广泛,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及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分析风暴潮的危害入手,探讨了风暴潮灾的形成原因,指出:异常天气系统的出现、天文大潮前后、地理环境因素和人类经济活动四条件相叠加,即会造成破坏性很强的风暴潮灾。针对同暴潮灾形成机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避免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Bousinesq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非线性波浪数值模式,并应用该模式对由航道开挖所造成的水深结构变化对波浪传播产生的异常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从结果分析可知,这种异常波浪局部增大现象是由于入射波与航道夹角过小,使波浪无法折射入航道,而在航道两侧反射并与直接入射波叠加的结果。因此对于由水深的变化产生的波浪反射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