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2篇
  免费   1418篇
  国内免费   748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4175篇
地球物理   551篇
地质学   786篇
海洋学   387篇
天文学   158篇
综合类   259篇
自然地理   700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42年   5篇
  1938年   4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7篇
  1935年   6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次站02时地面温度若用(08时地面最低温度+前一日20时地面温度)÷2求得,其数据比较接近实测值。选用开平站1995~2004年资料计算02时地温,与相距不足17 km的基本站台山站对比发现:用08时最低地温代替日最低地温计算02时地温,精度提高约0.9℃。  相似文献   
2.
根据浚县1963-2000年气温资料,利用时间与要素相关法,结合平均气温5年滑动平均值变化曲线和平均气温年际变化曲线,分析了浚县38年来年平均气温以及春、夏、秋、冬各季平均气温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有增高的变化趋势;春季平均气温增高的变化趋势,但年际变幅比较小,增高趋势不十分明显;夏季有逐年减小的变化趋势;秋季有不明显的增加趋势;冬季平均气温有十分明显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3.
陈静 《河南气象》2002,(3):46-46
我省现用的气表 - 1机制程序《AHDM4 .1 1》 ,虽减少了大量人力劳动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有些疑误记录用程序审核不出来 ,需要预审员仔细查看 ,方能辨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一日最大降水量若量为 0 .0mm ,电脑打印本 1日最大降水量栏空白 ,需人工填写 ;若 1日最大降水量等量日多于 1日 ,程序只挑 1日 ,其余日期仍需人工填写。2 最小相对湿度当日最小湿度比 4次定时值大 ,此类问题程序审核不出来 ,但信息化结果有提示 ;还有一种情况 ,有湿度自记的站点 ,当日最小相对湿度比前 1天 2 0时高出许多 ,如某站 7月某日差值竟高出 33…  相似文献   
4.
1气侯概况今年秋季(9~11月)气候特点:全区平均气温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值,仅局部地区偏低。降水量除赤峰、哲盟中部偏多外,其余大部地区均偏少。1.1气温秋季全区平均气温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值,波动范围在上0.5℃左右。9月份阿盟西部、乌海市、集二线附近、锡盟东南部、岭东  相似文献   
5.
丹东遥测地震台网位于鸭绿江西侧(图1),与朝鲜半岛一江之隔。2004年4月22日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火车站发生爆炸,丹东台网清楚地记录到了这一事件(图2),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6.
1 暴雨过程 2004年5月,我省暴雨频繁,共出现7次区域性暴雨日;4月和6月暴雨过程较少(表1)。  相似文献   
7.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郑婧1大雾过程2012年1—3月,江西出现区域性大雾的日数(全省单日15站以上大雾)达5 d(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大雾日数偏少。其中,以1月1日大雾范围最广,强度最强,全省共有17个县(市)能见度低于200 m,浮梁和芦溪分别出现了能见度为40 m和20 m的强浓  相似文献   
8.
世界地球日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4):47-47
1970年4月22日,美国的丹尼斯·海斯在校园发起和组织了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在这一天,全美国约有 2000 多万人走上街头,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次规模盛大的活动震撼朝野,促使美国政府于 70 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并成立了美国环保局。从此,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 4 月 22 日定为“地球日”,它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而日趋扩大并超过了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1973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到1990年4月22 日,我国原国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沙尘暴频数演化及其气候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北方1954~2001年年、季沙尘暴发生日数的演变规律及其与风速、相对湿度、降水、气温和干燥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沙尘暴发生日数在1954~2001年呈波动下降的趋势,春季下降趋势最明显。沙尘源区的气候要素对北方沙尘暴发生日数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其中风是影响较大的因子。平均风速和大风频率增加(减少)均有(不)利于沙尘暴天气的形成。气温与沙尘暴日数呈显著的反相关关系,反映了北方温度升高可能通过大气环流间接地抑制了沙尘暴的发生。降水增加对沙尘暴发生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尤其春季和前冬沙尘源区降水多寡对沙尘暴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北方沙尘暴频数与沙尘源区的相对湿度或干燥指数也存在较明显的相关关系。在过去的近50a内,造成中国北方沙尘暴频率显著下降趋势的直接自然原因是:沙尘源区和发生区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的减少、主要沙尘源区降水量特别是春季和前冬降水量的增加、以及由于源区降水增加引起的大气和土壤湿润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地表质量迁移对日长变化的激发作用,文章在原始日长变化中扣除了固体潮、10年尺度信号、风和洋流效应,得到残余日长变化.然后分别利用AOH气候模型、SLR数据和CSR、GFZ、JPL提供的RL05版本的GRACE月重力场模型,计算了地表质量迁移对日长变化的激发作用.通过分析发现,和SLR、AOH质量激发相比,在季节性尺度上,3种GRACE质量激发能够更好地解释残余日长变化中周年和半周年的起伏,尤其是在周年项上,3种GRACE质量激发和残余日长变化间十分接近;在季节内尺度上,GRACE (GFZ)质量激发同样可以更好地解释残余日长变化,而GRACE(GFZ)和GRACE(JPL)质量激发由于包含一个周期为5.6个月的信号,与残余日长变化的相干性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