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3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篇 |
大气科学 | 45篇 |
地球物理 | 21篇 |
地质学 | 196篇 |
海洋学 | 38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7篇 |
自然地理 | 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73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塔里木板块南缘早古生代时期继承了震旦纪的古地理格局,处于浅海陆棚—半深海环境,沉积了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地层。根据区域地层划分、古生物化石和最新的同位素测年数据,确定了塔里林板块南缘地层时代为早古生代。通过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初步分析,确定了该地区为早古生代的大地构造背景—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因此,系统研究塔里木板块南缘早古生代沉积地层,对于重塑早生代以来该区板块构造格局及演化历史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洱海沉积物粒度记录与气候干湿变迁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通过对洱海现代沉积物的精细采样,将放射性核素精确计年与沉积物粒度研究相结合,重建了 6 0 0多年来洱海区域气候的干湿变迁,为恢复百年尺度的气候干湿变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5世纪是洱海地区最为湿润的一个世纪;洱海区域存在 10 0a、2 0 0a两种时间尺度的气候干湿准周期波动;自 19世纪末以来洱海区域气候整体上向干旱化方向发展,目前正处于干旱期末期,预计气候将由干旱转向湿润。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自然伽玛曲线与古里雅冰芯记录的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环 …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柴达木盆地达参1井井自然伽玛(GR)曲线进行古气候反演,分析了GR曲线记录的末次间冰期以来的环境变迁过程,表明GR曲线忠实地记录了构造运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古里雅产,格陵兰冰芯所记录的气候事件均能均较好对应,表明柴达木盆地同时包含了高原隆升和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信息,是反映古气候变化良好的信息载体之一,是反映内陆干旱盆地环境与气候变化良好的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7.
8.
影响文山三七品质的土壤地质背景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农业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初步探讨了影响云南文山地区的三七品质的土壤地质背景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土壤地质背景上种植出的三七,具有不同的品质特征。火山岩形成的土壤,种植出的三七,其总皂甙的得率高,碳酸盐形成的红壤,种植出的三七,则总皂甙得率最低,碎屑岩和碳酸岩形成的混合型土壤,种植出的三七,其总皂甙得率则居于二者之间。高钾的火山岩类土壤地质背景和高稀土的碳酸盐类土壤地质背景,是形成不同品质特征三七的根本原因,钾和稀土是形成三七不同品质特征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9.
大尺度大气环流变化及其对北半球冬季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半个世纪来的全球温度的变化表现出有很大的空间尺度和显著的线性趋势 ,许多研究强调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文中的研究表明大尺度的大气环流的变化对北半球冬季温度有很重要的影响。最近一些学者侧重北大西洋涛动 (NAO)和北太平洋涛动 (NPO)的作用 ,而NAO和NPO都是行星尺度大气环流在区域的特殊表现形式。全球西风环流系统可能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当西风环流处于高指数时期时 ,则温度偏高 ;当处于低指数时期时 ,则温度偏低。西风强度及NAO和NPO能解释近 50年来北半球冬季温度变化方差的 2 7 2 %。 相似文献
10.
尽管角闪石在地壳中大量存在 ,但是蓝色钾 钠透闪石却是角闪石中的稀有品种。本文采用X射粉晶线衍射和晶胞参数计算 ,确定该矿物为蓝色的钾 钠透闪石 ,用电子探针 (EMPA)精确分析了它的化学成分 ,确定为钾 钠透闪石 ,而不是蓝色软玉 (即不是透闪石或阳起石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