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8篇 |
免费 | 183篇 |
国内免费 | 1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8篇 |
大气科学 | 119篇 |
地球物理 | 63篇 |
地质学 | 432篇 |
海洋学 | 71篇 |
天文学 | 11篇 |
综合类 | 51篇 |
自然地理 | 7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曾料到,他们竟能极其出色地在人类难以生存的环境中——北极安居乐业。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他们自称是因纽特人,其含义为“真正的人”。这些勇敢剽悍,机敏过人的猎手,这些不久前还与世隔绝的人们,如今仍以自己对冰原自然环境异乎寻常的适应能力引起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现在人们惯称他们为爱斯基摩人,不过本人只讲那些迄今为止仍在北美极圈内生活的爱斯基摩人的三个分支。他们究竟是什么人?从何处来到这窈然无际的冰天雪地? 相似文献
2.
在目视解译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勤丰营构造断陷盆地的构造特征及盆地分析,并解释了基底构造形迹的成因。同时,探讨统计分析在地持学研究中的适应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按照NY/T 1121.2-2006土壤检测中土壤pH测定的实验方法对南疆铁门关土壤中pH测定,然而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不可避免的不确定度,主要研究了测定的重复性、土样质量、水的体积、缓冲溶液和pH计所带来的不确定度,对比发现水体积和测定的重复性对土壤pH值测定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因此,在测定时可通过使用高精度的量筒以及增加平行试样的次数来降低标准不确定度,以便能够提高实验测试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德州市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试验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州市德城区由于长期开采深层地下水,引起了水位区域性大幅度下降,形成了大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并产生了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环境问题。为保护德州市地质环境和深层地下水资源,于2002年开展了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试验。根据回灌试验成果和深层地下水目前开采强度推算,利用德城区现有部分(65%)深机井在丰水季节进行人工回灌,单井回灌量保持1200m3/d,每年保持90d的回灌时间,回灌量可达到1080×104m3/a,可增可采资源量675×104m3/a。因此开展人工回灌可以有效地补给地下水源,解决深层地下水资源枯竭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广泛的网上资料搜集、分析和整理分类,为广大水文地质及相关行业工作者介绍了英特网上的水文地质信息资源,主要有与水文地质有关的大学、科研机构、电子期刊、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和链接站点的最新获取途径。 相似文献
6.
按照农业用地、非农用地差别化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TOPSIS、ESDA、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等模型,科学测定土地利用效益,探究其耦合协调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业用地效益、非农用地效益均呈逐步增长趋势,且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逐级递减的总体格局,农业用地效益的区域差距呈先缓慢拉大后逐渐缩小趋势,非农用地效益的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2)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均在稳步提升,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且集聚性逐步减弱,说明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态势逐步呈现均衡化,区域之间差距在进一步缩小。(3)生活水平、产业发展、经济运行、科学技术及资源禀赋均对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具有正向相关,不同空间集聚类型涉及影响因子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山地发展的一般模式——以天山巴音布鲁克地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国西部山区是我国的水源地及生态屏障,它们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内容。研究归纳出山地发展的“巴音布鲁克模式”:(1)天鹅及其生境的绝对保护(核心);(2)建立可持续牧业(主体);(3)规范和发展旅游业(突破口);(4)西蒙古土尔扈特传统文化的保护(文化多样性)。中国西部山区的发展模式都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自然保护)三个圈层(与当地主要土地资源相适应的主导产业,与当地特有资源相联系的新兴产业,当地民族文化保护)。这种模式能够充分体现生态优先的思想,同时考虑到促进地区新老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与保护,符合西部大开发的方针。 相似文献
8.
9.
Q油田是渤海大型河流相沉积的稠油油田,其北区NmⅣ1主力含油砂体为复合曲流带沉积,经过16年的注水开发,油水关系复杂,平面注水受效不均的问题日益严重,如何优化注釆结构来改善开发效果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优化现有注釆井网的关键是认识复合曲流带砂体内部不同单河道砂体的切叠关系及展布特征,即对目标砂体开展内部不同单河道的构型单元分布特征研究。首先,依据岩电标定的测井曲线特征、局部发育的薄夹层以及曲流河纵向下切模式,对复合砂体内部不同单河道砂进行划分与对比;然后基于单井沉积微相划分结果,开展井间剖面相对比分析,表明复合砂体内部存在5种不同单河道砂体切叠模式;建立5种正演概念模型,利用地震正演模拟合成地震记录,总结了不同单河道砂体间顶面高程差异、点坝边界、废弃河道等曲流河砂体构型边界的波形特征;利用地震属性提取及多种地质构型方法,综合分析,最终实现了海上大井距条件下复合曲流带砂体内部不同单一曲流河砂体构型边界的精细识别;最后由注采动态资料的响应关系评估不同的切叠模式对注水效果的侧向遮挡程度,并以此为依据,优化现有的注釆井网并取得了非常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