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2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大气过程通常是以空间波动和时间周期的相位作为单位来描述的。由于地球大小有限,用不同的量纲来识别大气过程,时间周期更具普遍性。有几种大气周期性的类型,它们不仅在量纲上不同,而且其性质和形成原因也不同。那便是大气过程的“分层结构”。为了在给定量纲时找出气候过程的基本外貌,尺度相应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原理。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紧密联系。一般来说,宏观相位是微观过程的背景。单独的微观过程的某种变化,从其角度可能提供关于宏观相位变化的某种信息。因此,大气过程的结构分析,给出了在任何时间尺度下,大气过程预报可能性的思想。即条件性准预报可能性,它将有利于使气候预报方法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3.
张家诚 《气象》1990,16(4):38-39
近年来,人们开始日益广泛地讨论和关注各种“意识”,如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商品意识等。同样,气候意识也逐渐成为气象及有关部门的话题。这种情况的出现,似乎标志着社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迫切要求人们把对一系列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从自为的状态转变到自觉的状态。意识  相似文献   
4.
气候学的发展在七十年代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从1972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开始的一连串世界性重要科学政策会议上,几乎都是异口同声地肯定了气候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许多重要问题(包括环境问题、粮食问题,水资源问题)中最难掌握的一个因素。正是在各界迫切的要求下,世界气象组织于1979年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制订了世界气候计划。从此以后,气候不但成为世界气象组织的中心科学研究项目之一,而且超过了气象学或地理学的领域,成为许多学科共同开发的一块新的学科汇集园地。  相似文献   
5.
气候评价的目的就是给各时期气候或多年气候一个价值表现,说明它同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及总体的定量关系,作为制订政策和优化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防御灾害的依据。因此,气候评价实质上是属于软科学的范畴。 气候评价的复杂性除了气候与经济二者本身的复杂性外,还有许多不能不考虑的因子。 首先是技术因子。没有一定技术,气候不会成为资源。气候资源的内涵与效益决定于技术水平及其类别。  相似文献   
6.
张家诚 《气象》1985,11(1):16-19
(一) 科学的任务不仅是了解自然,而且应当利用和改造自然。气象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基本上仍处在了解气象现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搜集资料、探索大气过程的规律性,并对其进行预报。但是在当前科技发展浪潮的冲击下,却有许多事实证明,气象学正在迈进控制和改造大气过程的新阶段。人类对大气过程的控制和改造,将会加速对气象现象了解的深入,而不一定以对这种现象的完全了解为前提。可以说,自然科学只有建立了相应的工业体系,才能成为改  相似文献   
7.
世界气候计划(WCP)是在1979年2月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拟定,并由当年4、5月间举行的第八次气象大会所批准的。这个计划一共包括四个子计划:世界气候资料计划(WCDP),世界气候应用计划(WCAP),世界气候影响研究计划(WCI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世界气候计划由世界气象组织负责全面协调,并具体负责世界气候资料计划和世界气候应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世界气候影响研究计划具体由联合国环  相似文献   
8.
通过新疆和华北地区水资源的比较,讨论了如何正确评价新疆水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国及邻近地区冬到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亚地区在冬到夏的转变过程中有显著的热力学与环境变化特征,是北半球季节变化的敏感区,对我国长期变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这一特点,设计计算了南支西风指数,并将副高面积指数分南北区统计,更地地反映了季节变化特征。统计结果表明,这个指数组对梅雨与华北雨季有天气气候学意义。同时还找到了这个指数组对我国一些地区旱涝的前期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車貝雪夫多項式分解了1952—1961年逐月500毫巴等压面平均位势图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和溫度的季度特征.討論了分解誤差及其訂正和車貝雪夫系数在环流分型中的应用.把車貝雪夫系数和环流型的时間序列看成状态数目有限、时間疏散的馬尔可夫鏈,計算了系数和环流型的轉移概率和絕对概率,并估計了結果的誤差,討論了鏈的性貭,并用轉移概率作出了未来形势場的預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