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0篇 |
免费 | 171篇 |
国内免费 | 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5篇 |
大气科学 | 136篇 |
地球物理 | 91篇 |
地质学 | 209篇 |
海洋学 | 121篇 |
天文学 | 12篇 |
综合类 | 55篇 |
自然地理 | 4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BPM短波授时台新的载频产生器的设计与实现,该BPM载频产生器以原子频标的5MHz标频信号为参考,利用频率合成技术,产生出供发射机使用的2.5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五种高准确度的载频信号。这些信号既能单独输出,也可利用面板控制或遥控选择输出。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采用了两冗余结构,并设置了必要的报警与指示。 相似文献
2.
富士谷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6,(3)
华北地台南缘豫西和陕东地区自西至东分布着彼此不相连接的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和鲁山等结晶基底——太华群,空间上呈弧形分布,大多以断块或穹隆的形式出露于中元古代熊耳群(Pt_2~1)之中。长期以来太华群被划归为晚太古代,它普遍受到多期构造作用、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并分布着许多大、中、小型金矿床。1982年以来我们对这一地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简要评述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图编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不利因素分析法”编制此种图件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分析区内已经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各种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确定全区各个部位实际存在的上述问题的程度(即环境质量)并以数量指标—环境质量指数表示,按指标数值的大小进行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分区。整个过程可借助计算机进行。文章阐述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并介绍了对四川省万县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分区图的编制实例。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地震学家用不同的方法更为细致地研究了全球及区域的地下构造,使得地震CT技术迅速发展.其中包括利用地震面波的工作,在地震面波的研究手段上,当前主要有纯路径法,球谐函数法,富氏?数法等.Francis T. Wu(1972)利用纯路径法研究了海洋、大陆、洋脊、岛弧等纯区域的地瑞利面波的频散,得出洋脊速度低于海洋,海洋低于大陆的结果.Ickiro Nakaniski和 D. L. Anderson(1982)采用球谐函数法研究?全球范围的周期为100-300秒的大圆路径瑞利面波的群速度分布.并将周期为100-200秒的结果与纯路 相似文献
5.
温室、庭院葡萄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赵再再,孙冠英张淑芳,张敏聪(内蒙古气象科研所)(内蒙古园艺研究所)引言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一系列富民政策的落实,我区农民经营自己庭院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目前,庭院经济在一些农村、城镇郊区已... 相似文献
6.
7.
8.
1引言随着大气监测自动化项目的实施,为了适应气象预报服务等气象现代化业务发展的需要,我们采用计算机高级语言Visual Basic6.0开发了自动站数据远程接收系统软件。主要目标是基于局域网,针对远程异地自动气象站采集的定时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可同时对多个自动站采集的数据进行异地远程接收,并以多功能窗体 相似文献
9.
土壤侵蚀受土地利用、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王茂沟流域作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治理小区,从20世纪开始实行了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本文基于CSLE模型评估流域内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土壤侵蚀强度及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探究不同时段其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与土壤侵蚀的响应规律,以此验证水土保持成效.结果表明:2010-2020年王茂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下降0.11 thm-2 a-1,整体土壤侵蚀状况略有改善,但微度侵蚀占比减少5.56%,极强烈侵蚀增加4.02%,侵蚀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中部及西北部;由于降雨减少以及植被恢复,2015年流域土壤侵蚀状况较2010年得到极大缓解,而极端降雨的发生和植被覆盖质量下降又使得2020年土壤侵蚀模数出现回弹;2010-2020年间流域北部及东北部草地与耕地间转化极为明显,草地质量下降致使其土壤侵蚀模数均值较耕地更大,分别为13.69 thm-2 a-1与12.99 thm-2 a-1.研究成果有助于厘清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与极端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间的响应关系,为未来提高水土保持效益与降低水土流失风险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