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在动槽水银气压表的观测中提到“读数复验后,降下水银面”,而在1997年全区测报检查中,在中部检查组对9个台站进行的27次观测操作检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观测员都没有注意气压表的“读数复验”,而是把它与温度表的“复读”混同了。那么,应... 相似文献
2.
3.
DCP平台与PC──1500计算机的联机通讯董玉秋(兴安盟气象处)本文详细介绍了DCP平台与PC─1500计算机联机通讯传输地面天气报报文的实现方法。1问题的提出国产SSP─Ⅱ型数据收集平台(DataCollectionPlatform,以下简称DC... 相似文献
4.
地面气象观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要靠测报检查工作来保证。充分发挥盟市测报检查的作用,对稳定测报队伍、提高记录内在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1必需保证适当的下站检查时间和检查周期盟市测报检查工作由于受各方面原因的制约,目前下站检查的时间正逐年减少,检查周期逐年拉长。检 相似文献
5.
谈自动站雨量传感器的精度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问题的提出降水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站基本观测项目之一,降水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对气候分析、气象服务极为重要。为保证自动站降水量测量的准确度,《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雨量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精度检查,当测量误差>±4.0%时要调整基点。但是,由于目前没有给台站配备雨量传感器现场调整测试设备,台站在进行注水校验和调整基点过程中只能借助数据采集器传送到主控微机显示的降水量数值进行比较,因此注入的水量也被当做“雨量”记录到了自动站Z文件中,并形成实时上传文件。文件的内容不能得到及时更改,在实时数据传输中为校验而注入… 相似文献
6.
7.
8.
自动气象站开始双轨运行和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执行,使地面测报业务工作流程有了较大变化。现根据有关规定、制度归纳了在自动站和人工观测双轨运行期间每日业务工作和流程,以便台站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湿球溶冰不当的记录处理董玉秋(兴安盟气象处)湿球溶冰不当的记录处理规定较凌乱,这里归纳了一个简表,可供参考。湿球溶冰不当的记录处理@董玉秋$兴安盟气象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