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3篇 |
免费 | 602篇 |
国内免费 | 23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6篇 |
大气科学 | 276篇 |
地球物理 | 185篇 |
地质学 | 995篇 |
海洋学 | 144篇 |
天文学 | 35篇 |
综合类 | 82篇 |
自然地理 | 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72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8篇 |
1976年 | 3篇 |
1964年 | 4篇 |
1959年 | 5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测定了博斯腾湖沉积岩心~(210)Pb、~(228)Th和核试验释放核素~(239,240)Pu、~3H的分布,并据~(210)Pb、~(228)Th、~(239,240)Pu的结果估算湖泊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31cm/a,0.26cm/a和0.33cm/a。它表明该湖泊近百年来沉积环境十分稳定。沉积物岩心极好地保存了人类大气核试验的历史记录。~(239,240)Pu分布在1963±2出现峰值,与60年代核试验高峰期相当吻合。沉积物孔隙水~3H分布的峰值出现在1969年,与湖水的混合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3.
古代天文观测影响的思考——释“天人感应”张克勤(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610081)史籍载,我国古人崇尚天学,深谙天文观测,形成了一套“天人感应”理论,逐步扩展为天地相应,演变为我国古老的天文测量方法,将天天空星辰分为二十八宿,以地上州、国与之相应... 相似文献
4.
以北海市红树林分布区为研究区,设置调查样地,采用灰色统计分析与美景度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北海市红树林景观美景度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样地中,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群落、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群落、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群落、桐花树+秋茄(Kandelia candel)群落、白骨壤(Aricennia marina)+秋茄群落、海漆群落(Excoecaria agallocha)、白骨壤+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群落、桐花树+无瓣海桑群落(Sonneratia apetala)、白骨壤群落的平均美景度值依次减小;北海市红树林景观美景度的影响因素为潮汐、鸟类活动、滩涂完整性、红树林与海堤结合状况和红树林斑块面积,其对红树林景观美景度的贡献率依次变小。 相似文献
5.
湖南石门杨家坪下寒武统杷榔组三段混合沉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湖南石门杨家坪下寒武统杷榔组三段发育陆源碎屑与海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研究区野外露头资料的详细观测和室内样品分析及数据统计等工作,对研究区杷榔组三段混合沉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区混合沉积特征宏观上表现为由陆源碎屑与混积物交互沉积、碳酸盐与混积物交互沉积和不同类型混积物本身的交互沉积构成的混积层系,微观上表现为陆源碎屑组分与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所形成混积岩;混合沉积类型主要为内潮汐沉积作用和浊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复合式混合沉积Ⅱ,次为深水原地沉积作用形成的渐变式混合沉积,但是不同成因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混合沉积类型往往叠加在一起,形成复合式混合沉积Ⅱ+渐变式混合沉积的混合沉积复合体;混合沉积环境为深水斜坡,发育内波、内潮汐混合沉积微相、深水原地混合沉积微相和远源浊流混合沉积微相等类型;在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内波、内潮汐沉积特征,剖析了混合沉积的沉积机理;结合混合沉积的成因、沉积机理、产出部位及沉积环境等因素,以沉积学原理为指导,建立了研究区杷榔组三段的混合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6.
四川平武板状绿柱石矿物学特征及板状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综合该区绿柱石产出背景的基础上,从围岩蚀变、矿物共生组合、矿物标型形态和绿柱石测温测压等方面确定平武绿柱石矿床是气成高温浅成石英脉型矿床。文中对绿柱石矿物进行了湿法化学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微形貌分析,研究了该区绿柱石的形态、物性、化学成分及类质同象特征,确定该区绿柱石为板状晶形的含铯钠锂绿柱石,碱金属平均质量分数为2.412%(Li2O+Na2O+K2O+ Rb2O+Cs2O)。板状含碱绿柱石一般发育在伟晶岩中,气成高温热液矿床中产出板状含碱绿柱石极为罕见。在以上工作基础上,从绿柱石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探讨了绿柱石的板状成因。 相似文献
7.
8.
概述了中国因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引发的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分析了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基本国策,引证了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硼及硼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总结了硼及硼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1)硼是易溶元素,主要赋存在地球表层,尤其是海水、海相沉积物及海水交代岩石中。其同位素组成δ11B值按顺序变化,封闭盐湖卤水(>40‰)>海水(395‰)>海相硼矿物(182‰~3173‰)>海相沉积物(139‰~252‰)>海水交代岩石(451‰~1085‰)。大陆水及陆相沉积物硼含量及硼同位素组成变化极大,并多以负值为主。海陆过渡构造带则具有过渡的硼丰度值和硼同位素组成。(2)11B较10B具有更活跃的地球化学性质,因此在水岩作用中具有明显的同位素交换。硅化交代作用中,岩石被硅化交代,释放硼,并优先释放重硼,同位素组成变轻;在脱硅反应中,岩石释放硅吸收硼,并优先吸收重硼,同位素组成变重。在封闭体系中,水溶液淋滤岩石中部分的硼,即可大量富集,并富集11B;在开放体系中,岩石硼被大量淋滤流失,δ11B值明显降低。由于水岩作用的结果,从新鲜海底玄武岩到正常海水,硼同位素值从-295‰到395‰逐渐升高。(3)变质脱水反应中硼被大量排出,并优先排出重硼同位素,进入流体相,因此随着变质程度由低到高,岩石中硼含量及同位素组成δ11B值由高变低。(4)在成矿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