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大气科学 | 45篇 |
海洋学 | 3篇 |
自然地理 | 13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0年 | 2篇 |
2008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贵州和四川盆地是我国云量最多的地区,素有“天无三日晴”和“蜀犬吠日”之说,盆地西缘的雅安古时还有“雅州天漏”的谚语。从全球日照百分率分布推知,川黔地区也是世界上天气最阴沉的地区之一。川黔之阴一向为国内外气象界所注意,本文根据1951—1980 相似文献
2.
3.
4.
由于地形和拔海高度的影响,与平原相比,山区气候复杂,天气多变。因此,不论从提高天气预报(特别是降水、暴雨预报)准确率,和开发利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都需要研究山区气候规律。经济建设的需要大大推动了我国山区气候的研究。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许多省地县纷纷开展山区气候观测和山区气候调查。为了总结交流气候(包括山区气候)研究经验,中国气象学会曾几次召开大型学术交流会议,例如1980年6—7月气候专业委员会在庐山召开的气候学术会议,1980年12月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学术讨论会议,会议上山区气候都是重要内容之一,1981年10月气候专业委员会还在南京专门召开了山区气候学术讨论会议。杭州会议文集已由福建科技出版 相似文献
5.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冬季相对湿度应为高值区而非低值区;夏季西藏中北部无人区相对湿度不应是和柴达木、塔里木盆地一样的低值区,而应是相对高值区;中印边境东段南坡上冬青季节应有降水和相对湿度极大值带 相似文献
6.
7.
一、山区日照记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山区气象台站大多位于山谷盆地之中。由于地形的遮蔽,山区台站日照时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小现象,有些地区还十分严重。例如,1981年11月中旬在云南怒江河谷考察时,发现太阳照到江面平均要到地方时09时左右,最狭地段要到9时半到10时半以后,而照到山脉顶部大约在6时30分。也就是说,山区台站的日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所处的地形位置。这样,山区气象台站的日照时数资料的代表性就比较差,缺乏比较性,从而也影响到气候图上日照时数的分布形势。 日照百分率同样存在问题。世界气象组织1966年出版的《国际气象词典》在“可能日照百分率”这一条目中给出了两种定义, 相似文献
8.
天气气候与健康--兼论中国气候与中医养生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生活在大气之中,人的健康和疾病深受气象条件影响,我国盛行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和冷干夏湿,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诞生了中国的特殊医学-中医,中医是中国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并大大丰富了世界医药文化的宝库。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水域气候及三峡水库可能的气候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有机会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和东海沿岸的水域气候,得出了一些结果。基于三峡地区不仅与长江中下游地域相连,而且除了秋季阴雨较多之外,两者主要气候特点十分相近,均属我国亚热带湿润气候,从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估计了三峡水库建成后可能的气候效应。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