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篇 |
大气科学 | 13篇 |
地球物理 | 4篇 |
地质学 | 24篇 |
海洋学 | 1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5篇 |
自然地理 | 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2.
3.
杨建华 《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8,15(2):139-142
综述了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并把它们分为3种类型,即物质性因素、政府性因素和精神性因素,尔后分别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变形观测数据时间序列建模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变形观测数据时间序列建模中所遇到的问题,对变形观测数据时间序列建模中的数据预处理、模型选择、模型定阶与系统稳定性检验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分析数据趋势项提取的AR模型方法,编写了C语言计算程序,实现了样条函数插值方法、周期项提取的差值法,建立ARMA分析模型,对变形预测数据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正确性以及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变形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云台山旅游区视觉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在对定量化的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比较准确,但在评价景观及视觉环境时由于存在着主观影响因素,就显出了较大的局限性.利用韦伯-费希纳定律改进后的新综合评价模型则显示出了优越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向专家、旅游专业学生、游客发放调查问卷获得评分,采用新综合评价模型.针对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开展旅游活动后视觉环境受到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7.
在测量平差学习中,相当多的计算工作是矩阵转置、求逆、相乘等,人工解算繁复又容易出错。虽然有各种平差软件可以进行解算,但是一般过程均为隐含式的,不利于测量初学者掌握测量平差原理。本文利用Excel内置函数中的矩阵运算功能处理测量平差计算,并以高程控制网条件平差的解算为例,介绍其使用方法及技巧;不仅增加了测量平差原理可视化,而且使得平差计算更加简便和快捷,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相似文献
8.
1954年~2006年介休市降水及干旱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西省介休市气象局1954年-2006年的降水等资料,分析了介休市近53年来的降水及干旱气候变化.得出:a)近53a来,介休市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速度为22.1mm/10a,显著高于全国水平。20世纪90年代减少趋势尤为显著。在季节上,夏、秋降水减少明显,说明降水减少主要是由夏、秋季降水减少造成。b)53年间介休市有2个明显干燥期: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后期至本世纪初。干燥系数四季均有增大趋势,但春季增大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边坡可靠度分析中通常假定采用平稳或准平稳随机场表征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然而大量现场试验数据表明,土体参数如不排水抗剪强度沿土体埋深常呈现明显的非平稳分布特征,即其均值和标准差均随埋深发生变化,因此亟需发展土体参数非平稳随机场模型及其模拟方法。针对目前不能有效单独模拟土体参数趋势分量和随机波动分量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参数非平稳随机场模型,并给出了土体参数二维非平稳随机场模拟方法计算流程,同时将新提出的模型与现有非平稳随机场模型及平稳随机场模型进行了系统比较。最后通过不排水饱和黏土边坡算例验证了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并揭示了不排水抗剪强度非平稳分布特征对边坡可靠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出模型能够有效地单独模拟土体参数趋势分量和随机波动分量的不确定性,考虑土体参数均值和标准差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特性,可为表征土体参数非平稳分布特征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此外,与采用非平稳随机场模拟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相比,采用常用的平稳随机场模型会低估边坡失效概率,从而造成偏危险的边坡工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从能量释放的角度讨论了深部岩体开挖激发微地震的机制. 研究表明, 伴随着爆破破岩新自由面形成而发生的岩体弹性应变能释放属于瞬态过程, 高地应力条件下爆破开挖产生的微地震由爆炸荷载和初始地应力(开挖荷载)瞬态释放耦合作用引起. 地应力瞬态释放激发的微地震可成为周围岩体振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有赖于岩体自身的蓄能能力、岩体开挖方式及开挖面的大小. 通过瀑布沟地下厂房爆破开挖过程中实测围岩地震信号的时能密度和幅值谱分析, 对地应力瞬态释放激发的微地震进行了识别. 耦合地震信号的低频成分主要由初始地应力瞬态卸荷引起,而高频成分主要由爆炸荷载引起. 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的FIR滤波方法对耦合振动信号进行了初步分离,数值计算验证了分离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