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97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严重干旱,对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本刊1979年第2期刊登了《1978年长江中下游夏季大旱的天气气候分析》一文后,又陆续收到一些对这次特大干旱的分析文章。为了避免重复,我们摘要刊登其中一些段落,供参考。 一、北半球副热带环流异常,是导致1978年大旱的原因之一 江苏省气象台向元珍同志在来稿中指出,1978年北半球副高曾出现一种特异形势,即在候平均图上588线环绕了几乎整个北半球(300个经距左右),呈一个 相似文献
2.
在近年出版的湿大气对流专著和论文中[1,2,3],引入了一个新的大气热力学变量——密度温度Tρ。现根据有关文献及我们的理解,对其介绍如下。1 虚温Tv考虑到密度温度Tρ可称为广义虚温,故我们先重温一下虚温的概念。众所周知,在气压p和温度T相同的情况下,空气密度ρ随水汽含量而变化:湿空气比干空气轻;水汽含量越多,湿空气密度越小。习惯上,将密度与水汽含量的相关性放到一个修正的温度——虚温Tv中去考虑,使得[1]: RdTv≡R′T, 或Tv≡T1+r/ε1+rT(1+0.608r)(1)其中,… 相似文献
4.
在许多行星上,不断有热量供给地面,且热量也不断通过大气向太空发出红外辐射.由于在高压区是热源不是热汇,因此,该系统能够做机械功.大气对流是可以在此系统中运转的自然热机.基于这种热机结构,提出了一个大气对流的简单理论,预报在统计平衡状态下干、湿对流的浮力、垂直速度及其覆盖区域.在对流热机一次循环期间,来自地面层(热源,热区)的热,其中一部分被报废到空间自由对流层(热汇,冷区),并从那里辐射到太空.其余部分变为机械功.此机械功用于克服机械耗散维持对流运动上.最终,机械能耗尽,转变成热能.消耗掉的部分能量被辐射到太空,而其余的通过对流气块进入再循环.在温度较低能量消耗部分降低的情况下,温度较高能量消耗部分增加,提高了对流热机的视效率.对流热机所做的功对气柱积分,给出了存在于行星大气中克服粘性耗散、维持对流运动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统计平衡量的大小.此积分被认为是准平衡条件下行星状态的一个全球性数字.对于地球目前的气候,热机结构预报热带地区CAPE值的大小为1000 J·kg-1,该预报值与观测值一致.从结果也可得出,存在于对流大气的CAPE总量应随着全球地表温度的升高(或大气对红外辐射的暗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6.
下沉对流有效位能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近年出版的大气对流专著中 [1 ,2 ] ,引入了一个新参数——下沉对流有效位能 DCAPE。现根据有关文献及我们的理解 ,对其加以介绍。1 对流风暴中主下沉气流的分支情况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Knupp[3 ]在关于美国高原地区对流风暴低空下沉气流的综合分析中 ,提出了一个如图 1所示表示主下沉气流分支情况的概念模式。他们将主下沉气流分为以下几类 :发源于行星边界层 (PBL )内的先上升后下沉气流 (a) ;发源于行星边界层以上的先上升后下沉气流 (b) ;发源于中层的下沉气流 (c)。图 1 对流风暴中主下沉气流的分支情况 [3 ] 在降水积云中… 相似文献
7.
8.
9.
这里主要根据《国家强风暴预报中心预报技术的一些发展趋向》一文,介绍美国关于陆龙卷的监视(Tornado Watch)的核验(veri fication)统计. 陆龙卷的监视是在约65,000平方公里的矩形区域内,监视可能在预期强对流将开始的几小时前发布(不是按死规定的时间),其平均超前时间约30分钟. 发布这种监视的目的是通知国家天气局(NWS)、防灾和风暴监视小组、法律事务所和一般公众,指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英国夏季天气异常,加上燃料提价,使人们对于家庭利用太阳能的兴趣不断增加。本文介绍使用现成的气象观测资料,估计人们从太阳和风中获得的能量的可能性。在所需的资料中,虽然风速计和日照计的自记记录要好一些,但同样需要大量的风速和日照观测资料。用太阳能发电是可能的,但效率太低,又费钱,同时所需的机械也太复杂。因此,下面将考虑一条用太阳加热而用风来发电的途径。电和风能一团质量为m,移速为V的空气,其动能为1/2mV~2。每秒钟碰撞到垂直于风、面积为A的风车上的空气质量为ρAV,其中ρ为空气密度。因此,每秒钟碰到面积为A的风车上的空气的动能为1/2ρAV~3。由于动能随V~3而变化,因此必须考虑风速的分布,大部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