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根据1959 ̄1988年的降水资料及1971 ̄1987年的天气图资料,分析了江西省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地面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同时根据相似分析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个描写气象因子场与大暴雨关系的特征量,并用1983 ̄1987年5 ̄6月的资料进行了特征量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3.
1引富我国天气预报业务技术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各级台站分工明确、上级对下级指导、下级对上级指导预报进行补充订正的、上下配套的预报体系。对基层台站来说,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补充订正方法,用补充订正来提高当地的预报准确率,改善预报服务效果。通常,预报员都有一些经验指标,但是指标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大多数经验指标都是针对某些特殊的灾害性天气的,即使经验非常丰富的预报员,也很难对各种天气现象都拿出预报指标来,远不能满足补充订正预报的需要。所以,要提高基层台站对上级指导预报的订正能力,应设计寻找预报指标的方法,建立…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MOS法、相似法、叠套法及中尺度数值预报制作降水预报的技术思路,以增加各级台站对省台客观降水预报产品的了解,便于在实际业务中对其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影响相似预报效果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相似预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利用3月份降水的预报试验结果,讨论了因子场数、资料范围、样本长度等对相似预报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
500hPa副高中心附近的对流性天气是一种较少见的现象,它的形成机制与一般的对流天气明显不同。作者从天气形势,层结稳定度,锋区位置,湿度垂直分布等方面,对1993年8月14日的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副高中心产生对流天气的一般条件。 相似文献
9.
低槽(含切变线)的计算机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系统的计算机识别是实现自动化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一个低槽(含切变线)的模式识别法,比较简便,适于计算机自动处理.该方法在“致洪暴雨”的试验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