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9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6篇 |
大气科学 | 67篇 |
地球物理 | 51篇 |
地质学 | 288篇 |
海洋学 | 58篇 |
天文学 | 25篇 |
综合类 | 20篇 |
自然地理 | 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116篇 |
2001年 | 90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改造型含煤盆地煤储层被改造的两种形式;煤体结构的改造及构造煤的形成原因;后生充填物对煤层孔隙的改造及形成原因。提出了以构造煤发育程度作为改造型含煤盆地改造强度的一个指标。概述了华北克拉通盆地由中生代剪压应力转化为新生代剪张应力和拉张应力,而在盆地内形成以挤压构造为主到伸展构造为主的演化历程,及不同构造类型的区域分布,指出这种演化极易形成构造煤和后生充填物。提出将华北克拉通含煤盆地分为3种改造类型及其分布区域,分析了各自区域的煤储层物性及对煤层气开发选区的影响。提出应重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层的煤层气.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萨拉乌苏河流域150 ka BP以来的粒度旋回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150kaBP以来古流动砂丘砂与河湖相和古土壤在粒度上具有多次显著的粗细韵律交替变化,粒度参数-Mz、σ、Sk、Kg和SC/D亦随之响应为多波动峰谷交替的态势,同时,粒度特征值-φ5、φ16φ、φ25、φ50、φ84、φ9相应地表现为非常有节奏地跳动,据此,将米浪沟湾剖面划分为27个粒度粗细沉积旋回,并认为其是150kaBP以来在东亚冬夏古代季风交替影响下沙漠演变的一个颇为完整的气候-地质过程记录。 相似文献
3.
天山北麓灌溉绿洲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8,自引:11,他引:18
17世纪以前,天山北麓是以牧为主地区,由“兵屯”建立的古代绿洲仅在交通要道呈星、点分布,且屡兴屡废。18-20世纪中叶,由清朝到民国,大力发展屯田,使社会发展进入半农半牧时期,这里形成的旧绿洲,呈断续岛状小片。1949年以后,由大规模农垦建立的新绿洲群,把分散小片旧绿洲联结在一起,形成与天山相平行绿洲带。本区绿洲形成特点是由屯垦和内地移民发展起来,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而且古绿洲、旧绿洲和新绿洲之间有延续性,不象塔里大盆地的很多古代绿洲已沦为沙漠、戈壁或风蚀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温度、盐分和干旱胁迫对刚毛柽柳种子萌发实验研究影响,结果表明:刚毛柽柳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范围为10~35℃,萌发率高达80%以上,且萌发迅速。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刚毛柽柳种子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种子萌发率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到0.7 mol/L时,萌发率仅为1.67%,种子发芽受到抑制。相同渗透势PEG-6 000溶液中的萌发率低于NaCl溶液,渗透势为-0.5 MPa是二者影响作用的分界点。渗透势为-1.8 MPa时,萌发率已急剧下降到0,其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NaCl溶液。将在两溶液中处理10天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萌发恢复率逐渐升高,0.7 mol/L时,萌发恢复率为60%;随着PEG-6 000溶液浓度增大,萌发恢复率先升高后降低,渗透势为-1.4 MPa时,种子萌发恢复率达到最大为67.5%,但两种处理下种子的最终萌发率(总萌发率)都低于在蒸馏水中的。 相似文献
5.
徐文莉 《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1997,(1)
LAMOST的光学系统由反射施密特改正板MA 和球面主镜MB 组成 ,MA 和MB 均为对角径 1 .1m的六角形子镜的拼镜面 .本文计算了星在子午圈上时望远镜观测不同的天区零视场和有视场时的光学系统衍射能量分布 ,还计算了MA 不变MB 改为整块的 6m镜以及MA 和MB 均为对角径 1 .5m的六角形子镜的拼镜面的衍射能量分布 .对这些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论证了六角形子镜尺寸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为快速评估单次过程冰雹强度和范围,及时为灾后的救援、勘察和保险核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利用贵州省2021-2023年间的141次冰雹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探空资料,结合降雹观测资料和灾害损失调查记录,在贵州山区防雹业务预报预警指标的框架下,通过历史资料回算的定性评估结果跟网格化处理后的降雹数据做一致性对比,选取冰雹强度精细化评估的影响结果覆盖94%以上的降雹观测点位置且收敛性较好的阈值作为单时次的识别指标确定的依据,采用加权时间积分方法建立冰雹过程评估模型,该模型能够对冰雹过程进行精细化评估得到1km空间分辨率的评估结果。【结果】为验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选取了一次典型灾害开展无人机遥感调查,反演结果与评估结果作对比检验,25处冰雹受灾位置中有22处降雹区位于评估范围的重度区域内,3处降雹区位于评估结果对应的中度灾害范围内,调查情况与冰雹精细化评估的强度范围和分布一致。以六盘水市风雹灾害损失记录和冰雹影响面积区域评估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冰雹强度的评估面积与直接经济损失数据的两两相关系数均达到0.8以上,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进行假设检验,具有显著正相关。【结论】检验结果说明该评估方法在冰雹区域强度评估中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受灾程度。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轮课改的指引下,如何将不同学科知识体系融合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以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学习意识和分析能力,成为教学实践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对基于问题探究式的初中跨学科教学的背景、意义与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并以九年级“小龙虾的‘逆袭’”为例,进行了基于问题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9.
J Jouzel R Vaikmae J R Petit M Martin Y Duclos M Stievenard C Lorius M Toots M A Mélières L H Burckle N I Barkov V M Kotlyakov 《Climate Dynamics》1995,11(3):151-161
The two-step character of the last deglaciation is well recognized in Western Europe, in Greenland and in the North Atlantic. For example, in Greenland, a gradual temperature decrease started at the Bölling (B) around 14.5 ky BP, spanned through the Alleröd (A) and was followed by the cold Younger Dryas (YD) event which terminated abruptly around 11.5 ky BP. Rec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this BA/YD sequence may have extended throughout all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but the evidence of a late transition cooling is still poor for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Here we present a detailed isotopic record analyzed in a new ice core drilled at Dome B in East Antarctica that fully demonstrates the existence of an Antarctic cold reversal (AC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wo-step shape of the last deglaciation has a worldwide character but they also point to noticeable interhemispheric differences. Thus, the coldest part of the ACR, which shows a temperature drop about three times weaker than that recorded during the YD in Greenland, may have preceded the YD. Antarctica did not experienced abrupt changes and the two warming periods started there before they started in Greenland. The links between Southern and Northern Hemisphere climates throughout this period a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the Antarctic dust record.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