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浚县1963-2000年气温资料,利用时间与要素相关法,结合平均气温5年滑动平均值变化曲线和平均气温年际变化曲线,分析了浚县38年来年平均气温以及春、夏、秋、冬各季平均气温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有增高的变化趋势;春季平均气温增高的变化趋势,但年际变幅比较小,增高趋势不十分明显;夏季有逐年减小的变化趋势;秋季有不明显的增加趋势;冬季平均气温有十分明显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2.
3.
利用1965—2000年6—8月鹤壁市3站降水量资料及淇河洪水资料,分析了面雨量气候特征及其与致洪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夏玉米机收指标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籽粒含水量是影响夏玉米机收的主要指标。研究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相关的品种农艺性状及不同脱水类型品种产量差异,对于机收品种选育有重要参考意义。为此,于2015年和2016年在河南省鹤壁农业气象试验站,选择24个当前主要种植品种为供试材料,采取统一授粉,连续测定分器官含水量变化及收获期品种农艺性状,进行籽粒脱水相关性状研究。结果表明,籽粒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与茎秆、穗轴和苞叶含水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与穗轴直径、雄穗分枝数、百粒重、果穗长、果穗粗、果穗大小、种皮厚度、粒长和籽粒体积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脱水类型品种产量差异显著,成熟期籽粒含水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浚县1965~1998年春季降水资料,分析了浚县春季旱涝特征,并利用春季降水周期方差分析结果,对春季旱涝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鹤壁市43 a夏玉米生育期间气象要素线性趋势以及其不同年代的均值、变异系数(C·V)、距平变化分析,揭示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鹤壁市夏玉米生育期间气候条件的变化规律:活动积温和降水量分别在1993年和1977年前后发生气候突变,降水量由增加趋势转变为减少趋势,活动积温由减少趋势转变为增加趋势;全生育期间及各生育期的活动积温均呈缓慢增多趋势;播种期和苗期发生初夏旱几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影响到玉米的适时播种和出苗;全生育期间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与各生育期间的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均呈现出随年份逐渐减少趋势,但仍属气候正常振动. 相似文献
7.
8.
根据浚县1963~2000年气温资料,利用时间与要素相关法,结合平均气温5年滑动平均值变化曲线和平均气温年际变化曲线,分析了浚县38年来年平均气温以及春、夏、秋、冬各季平均气温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有增高的变化趋势;春季平均气温有增高的变化趋势,但年际变幅比较小,增高趋势不十分明显;夏季有逐年减小的变化趋势;秋季有不明显的增加趋势;冬季平均气温有十分明显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9.
鹤壁市单日降水量极值估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耿贝尔(Gumber)极值分布原理,对鹤壁市1965-2004年最大日降水量进行降水分布拟合,估算预报时段内可能出现的最大日降水量,得出50 a、80 a鹤壁市可能出现的最大日降水量分别为278.7 mm和301.9 mm;利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得到鹤壁市最大日降水量年际变化总体上呈线性减少趋势.统计结果显示:鹤壁市最大日降水量有峰值增大、谷值减小的趋势,说明在未来一定时期,极端最大日降水量发生的可能性不断增加;最大日降水量集中出现在7-8月份,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