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7篇
  免费   1438篇
  国内免费   1862篇
测绘学   1317篇
大气科学   1709篇
地球物理   1764篇
地质学   2686篇
海洋学   788篇
天文学   161篇
综合类   487篇
自然地理   1615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462篇
  2022年   537篇
  2021年   496篇
  2020年   422篇
  2019年   434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400篇
  2014年   512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9篇
  1962年   8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焕臣 《海洋通报》1994,13(2):19-23
分析了风暴潮与天文潮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给出了增、减水的解析表达式,指出了潮汐预报精度在增、减水分离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提高潮汐分析预报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作为京汕低谷中的最大省区,具有独特的地位。作者运用低谷理论,对江西走出低谷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指出:江西在我国东部属于落后地区,只要正视落后,抓住落后的“低谷效应”,因势利导,变劣势为优势,江西就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3.
作者曾在1989年提出关于高速滑坡形成机制的一种解释-“闸门效应说”此后,又进行了这方面的模型试验,并在滑坡预报研究中监测到焦家村滑坡的变形过程,二者均证明,“闸门效应说”是正确的,本文对此了简要介绍,本文还据实际观察到现象指出,由于环境条件不同,高速滑坡滑体的运动既可以表现出滑动特征,也可以很快转化成碎屑流有面出流动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泛非造山运动期间,巴西东北的Bkorborema发生了大陆尺度的剪切带系统。该系统包括走向NE和走向EW的韧性走滑剪切带。遥感工作和构造填图已经揭示了这种弧形网结走滑剪切带,该带与由未变形的物质形成的S型透镜体分离而位于走向EW的Patos剪切带西侧尽头,它是个地区最大的剪切带之一。  相似文献   
5.
史建升  徐源  李慧  阎长虹  侯珏  俞良晨  赵华新  崔王洪  徐成华  刘刚 《地质论评》2024,70(1):2024010005-2024010005
随着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深基坑呈现出开挖深、规模大、形状不规则等特点,其支护结构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本文以南京地铁某基坑工程为例,分析基坑施工对邻近桥梁的影响。其场区位于长江下游漫滩相二元结构地层分布地段,上部软土层厚度大,下部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位高、水量丰富,地质条件复杂,该基坑为典型的深大异形基坑,距离某大桥的双曲拱引桥仅为7. 2 m,由于之前桥梁已遭受其他地下工程施工产生的较大变形,所以后续工程对其影响变形控制要求极高。为此,该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基于地下空间实际功能采用设置分隔墙分区开挖及MJS超深工法墙综合变形控制方案。本文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开展复杂环境下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及桥梁桩基的变形预测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该深大狭长异形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梁沉降变形影响显著,通过设置分隔墙分区开挖及MJS工法墙进行变形控制,能够较好地控制基坑的空间效应,减少“长边效应”、“异形效应”等对桥梁沉降变形的影响。通过现场基坑开挖过程实际监测结果,验证这一综合变形控制方案的可行性。该研究成果对于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大狭长异形基坑的支护及施工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塔绿洲风场与温湿场特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吕世华  尚伦宇 《中国沙漠》2005,25(5):623-628
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6非静力平衡模式,采用三重嵌套的降尺度方法,模拟研究了甘肃河西走廊金塔绿洲风场与温湿场特征。结果表明:由于绿洲的存在,绿洲沙漠系统产生的次级环流对局地环流有一定影响;平流作用将沙漠中的干热空气送向绿洲,绿洲近地层会出现逆温,感热向地表输送;沙漠上由于临近绿洲的水汽平流作用,上层大气湿度比低层更大,这就是逆湿现象。  相似文献   
7.
贡嘎山东坡亚高山不同林地土壤水分特性与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土壤水分特性,包括水分的渗透与蒸发、保持与贮存等对森林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长江上游贡嘎山亚高山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的水分特征及其生态环境作用,结果表明:成熟林、过熟林土壤在储水、渗透、容水、蒸发和持水特性等多数方面利于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次生或林分单一森林类型次之,林木皆伐后最差。研究区以成熟林和过熟林为主,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尽管该区与长江上游其它地区一样同具自然地理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的特征,但由于该区森林植被和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土壤水分特性好,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8.
重庆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统计分析沙坪坝1951~2002年间发生的浓雾事件,结合2001年12月重庆市雾的外场试验资料,探索重庆市主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重庆主城区浓雾随年代演变有减缓趋势;主城区浓雾是自然雾与烟尘等的混合物,河谷及城市效应使雾更浓;城市中出现浓雾的大气边界层特征是在近地面层有逆温及增湿降温现象;高浓度气溶胶的净辐射效应阻碍白天混合层发展,使大气边界层趋于稳定,它是重庆连续几天有雾的原因之一;浓雾具有一定的湿沉降作用,能有限地清洁空气;有浓雾的天气条件下,建议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以避免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利用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和条件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定量估计了季节内印度洋-西太平洋对流涛动(IPCO)和实时多变量Madden-Julian指数(RMM指数)可预报期限,量化了季节内IPCO对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的贡献,深入研究了季节内IPCO演变下S2S尺度可预报期限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与RMM指数相比,季节内IPCO指数可预报性更强,可预报期限达到31天左右,比RMM指数高出2周以上;(2)印度洋-西太平洋区域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最强,可预报期限达到30天以上,其中季节内IPCO是该地区的主要可预报性来源之一,其贡献达到6天,占总可预报期限的25%以上;(3)随着季节内IPCO的演变,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有空间结构变化,表现为可预报期限异常的传播和振荡。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期限正负异常沿季节内IPCO传播路径,一支以赤道中西印度洋为起点北传至印度半岛,一支向东传播,经过海洋性大陆到赤道西太平洋后向北传播,到达日本南部。同时,可预报性异常的传播在在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表现出反向变化的特征,形成东西两极振荡,当季节内IPCO向正位相发展时,东印度洋具有更强的可预报性,西太平洋具有更弱的可预报性,反之亦然。季节内IPCO的发展(衰退)可使东印度洋(西太平洋)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更强,表明模式预报技巧对此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3-2007年国家气象中心T213L31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逐日输出产品与青海地区25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作为试验资料, 利用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进行因子选择, 并以单隐层神经网络和多元回归作为降尺度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用2003-2006年间的11月1日~次年3月1日的资料作为训练样本, 以数值预报产品和前一日观测的最低温度作为因子, 建立青海省25个气候站的冬季最低温度的24, 48, 72 h预报模型, 并且以2006年12月和2007年的1、 2月作为24, 48, 72 h逐日最低温度预报试验时段。试验表明, 对于青海地区来说, 青海北部地区的预报命中率总体好于南部高原地区; 在4种对比方案中, 以选择数值预报资料结合前一日地面观测的最低温度作为主要因子的方法相对较优, 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 24 h历史实况的作用逐渐减弱; 对于所有台站来说, 这4种方案各有优缺点, 没有一种方案可以完全代替其他所有方案; 在实际业务运行中, 对不同的台站应采用不同的预报方案进行实际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