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28篇 |
免费 | 5134篇 |
国内免费 | 82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70篇 |
大气科学 | 1024篇 |
地球物理 | 1766篇 |
地质学 | 4935篇 |
海洋学 | 1694篇 |
天文学 | 65篇 |
综合类 | 539篇 |
自然地理 | 9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8篇 |
2024年 | 363篇 |
2023年 | 382篇 |
2022年 | 517篇 |
2021年 | 582篇 |
2020年 | 503篇 |
2019年 | 512篇 |
2018年 | 493篇 |
2017年 | 403篇 |
2016年 | 430篇 |
2015年 | 519篇 |
2014年 | 455篇 |
2013年 | 589篇 |
2012年 | 689篇 |
2011年 | 621篇 |
2010年 | 640篇 |
2009年 | 606篇 |
2008年 | 645篇 |
2007年 | 610篇 |
2006年 | 537篇 |
2005年 | 459篇 |
2004年 | 336篇 |
2003年 | 213篇 |
2002年 | 265篇 |
2001年 | 256篇 |
2000年 | 197篇 |
1999年 | 93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6篇 |
1975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重盐碱地养殖池塘水化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6月~10月对位于黄河下游重盐碱地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的水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水体的水型主要表现为ClNaⅢ,总含盐量较高,平均(2143.77±859.18)mg/L,在阴离子中,氯离子含量最高,平均(944.07±477.57)mg/L.(2)pH值较高,各池塘平均值为8.79~9.15,在整个养殖周期中水体pH>8.5的比例占87.9%,pH>9的比例占47.0%.(3)总硬度较高,平均为(11.96±3.69)mmol/L,极值范围为7.05~22.4mmol/L,主要表现为镁硬度.(4)水体中营养元素氮的含量较高,活性磷的含量相对较低,而总磷含量较丰富,能够满足浮游植物生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3.
994.
自青岛近岸海水中分离到一株硅藻,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该藻与小头菱形藻(Nitzschia microcephala)最为相近,18SrDNA相似性99%以上。研究以f/2培养基为基础,对该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条件进行探析,表明其在pH=6~8时具有较高的生长速率,最大可达到0.01d-1,油脂含量随pH的升高而降低;添加SiO2-3可以抑制菱形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高浓度的Fe3+能促进菱形藻的生长;在Zn2+浓度为1.74μmol/L的条件下,菱形藻能够较好地生长并且进行油脂的积累;其中pH、SiO2-3和Fe3+是影响该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主要因子。正交试验研究表明,该藻在f/2培养液中生长和油脂积累的最优条件为初始pH=9,SiO2-3和Fe3+添加浓度分别为0.07和100μmol/L。在该最优条件下,该藻的生物量和油脂积累可分别达到94.7mg/L和19.6%。 相似文献
995.
我国南海地区常受台风侵扰,台风场是研究台风浪灾害以及风暴增水灾害的必要条件之一。因遥感风场存在台风大风圈附近风速明显偏小的问题,所以在台风场相关研究中,多采用台风模型风场和背景风场相结合的方式——即合成风场。本文选取南海相关研究中常用的3种台风场模型,对比其特点,并采用NECP CFSR作为背景风场,将合成风场和实际观测风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南海地区采用Jelesnianski模型得出的风场和实际风场吻合度最好,建议在该风场基础上考虑南海的地理特殊性,进行台风场模型的改进。 相似文献
996.
建立宽浅河道与管道水流的二、三维嵌套的数学模型,对基本的控制方程、方程的数值离散格式和求解方法、嵌套连接和初始边界条件等问题进行研究.利用上述方法对某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在宽广水域上给出了水力要素的平面分布,在复杂边界强三维流动的计算区域得到其三维运动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资料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说明嵌套连接的二、三维数学模型是解决某些实际工程问题的一种可靠的和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去极化法测量氧化还原标准溶液——醌氢醌标准溶液,初步探讨了去极化法测定氧化还原电位的准确度,结果发现运用去极化方法测定氧化还原电位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相对传统方法而言,具有测量时间短、测量精度高、数据重现性好的优点。进一步开展去极化方法测定海水氧化还原电位,为海洋氧化还原电位的快速测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近年南海西北陆缘西沙东北海域发现大型多金属结核,尽管其外观与大洋结核别无二致,具有个体大、外部形态规整、层状结构清晰的特点,但其地球化学组成与大洋多金属结核存在明显差别:TMn/TFe的比值小,仅为0.73,富Fe、Si、Al、稀土元素而贫Mn、Cu、Co、Ni。Be同位素质谱法测年和钙质超微生物地层学方法研究表明,结核生长速度达7.41~15.38 mm/Ma,远大于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平均生长速率和以前发现于南海北部的多金属结核。依据其综合特征,初步认定其为边缘海区域赋存的一种新型多金属结核。该类型结核所蕴含丰富的边缘海区域古海洋、古气候、古环境信息,有助于探讨新生代末期青藏高原隆升、东亚季风加强、北半球冰期发生等重大地质事件所引起的区域沉积响应。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