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04篇
  免费   7204篇
  国内免费   5206篇
测绘学   4892篇
大气科学   4860篇
地球物理   6171篇
地质学   11284篇
海洋学   3624篇
天文学   244篇
综合类   2113篇
自然地理   3726篇
  2025年   31篇
  2024年   774篇
  2023年   629篇
  2022年   1012篇
  2021年   1177篇
  2020年   1352篇
  2019年   1442篇
  2018年   1203篇
  2017年   1376篇
  2016年   1483篇
  2015年   1557篇
  2014年   1645篇
  2013年   1892篇
  2012年   1736篇
  2011年   1693篇
  2010年   1375篇
  2009年   1538篇
  2008年   1548篇
  2007年   1613篇
  2006年   1523篇
  2005年   1355篇
  2004年   1187篇
  2003年   1025篇
  2002年   956篇
  2001年   798篇
  2000年   736篇
  1999年   662篇
  1998年   610篇
  1997年   535篇
  1996年   466篇
  1995年   429篇
  1994年   384篇
  1993年   320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李小军  侯春林  赵雷  刘爱文 《岩土力学》2008,29(5):1210-1216
在断层错动下跨断层埋地管道反应模拟方法中,壳模型有限元方法较简化索模型解析方法能更好地反映管道壳体反应特性,而目前国内外规范仍多采用便于应用的简化索模型解析方法。基于壳模型有限元方法,与索模型解析方法的对比计算分析,探讨了两类方法的管道轴向拉伸应变计算值差异及引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在管道跨断层交角较小(小于70°)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管道埋藏土层波速值和断层错动量两个参数的改进Newmark方法。进一步地计算分析表明,对于不同的管道跨断层交角和管材特性情况,改进的Newmark方法对壳模型方法计算结果的拟合度达到了0.87。  相似文献   
102.
??????GPS?????????????????????????????????11??PVA??Position??Velocity??Acceleration)?????????е?????λ??????????????????????????????????????????????????????????????????????ó???????????????????????·??Ч?????????????????????λ????????????????????????????  相似文献   
103.
标准农田规划空间决策支持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部分地区耕地的质与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迫切需要在平衡粮食安全与经济社会增长的基础上对其做出科学规划,而空间决策支持模型的建立有助于该规划的编制。基于对标准农田规划过程的分析,将模型的概念框架分解为以下三个步骤:①构建标准农田资源评价模型:利用群体层次分析法和土地适应性评价模型评估标准农田资源;②构建标准农田规划备选方案生成模型:采用0 ̄1整数规划模型生成若干标准农田规划备选方案;③构建标准农田最优规划方案决策模型,采用非确定型决策模型辅助评价选取最优规划方案。文章对概念模型的规范化过程进行详细探讨,最后以浙江省桐庐县石阜镇为实验区,对模型进行实现和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4.
土体流变破坏时间的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轩明  赵欣  陈小婷 《岩土力学》2003,24(6):1074-1078
根据不同载荷条件下土体蠕变破坏的时间数据列,建立了土体流变破坏时间的灰色预测模型。该模型能根据土体在较高应力条件下的蠕变破坏时间预测其在较低应力水平条件下的蠕变破坏时间,可用于边坡破坏预测、岩土工程、岩土力学试验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5.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Osbeck,1765)为国家Ⅰ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厦门湾作为其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岸带开发活动和环境污染程度均不断加大,导致此海域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种群数量日趋减少,资源状况面临严重威胁。作者采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对厦门湾中华白海豚资源面临的主要环境压力、当前的资源状态以及采取的保护响应措施进行了一个较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认为:围填海工程、船只交通、水下爆破作业和陆源排污等人类活动给厦门湾中华白海豚带来了生境缩小、身体伤害、环境污染和饵料短缺等严重影响,厦门市已采取的保护政策响应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目前种群资源数量稳定在80头左右并有潜力扩大。基于评价结果,作者提出了加强保护的建议和策略,可为厦门以外海区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胡再强  张腾  朱轶韵  陈存礼 《岩土力学》2006,27(Z1):1103-1106
通过对陕西杨陵地区的非饱和黄土进行等应力比压缩试验和常规三轴试验,在对试验结果的应力-应变曲线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由试验结果直接确定屈服函数,根据Drucker公设,即相适应的流动法则,选择合适的硬化参数,建立了非饱和黄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非饱和黄土与固结应力有关的应变软化现象,计算的变形规律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7.
FWG2递减开发模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冯文光 《矿物岩石》2000,20(4):51-54
本文提出了FWG2递减开发模型,提出了开发速度,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的数学关系式,分析了参数对FWG2递减开发模型的影响,提出了开发初期FWG2递减开发模型的确定方法,便于开发初期决策,制作了FWG2递减开发模型的logVd-logRp图版,logVD~log(at)图版,logRp-log(at)图版,提出了开发中晚期FWG2递减开发模型的判断方法,三点抛物线法和三种图牌区配的拟合方法,为开发中晚期预测奠定了基础,FWG2递减开发模型是一种高精度直线递减模型。  相似文献   
108.
不同矿化度下泥质对岩石电性影响的逾渗网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进一步认识泥质对岩石宏观电性的影响规律,本文利用非规整三维逾渗网络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矿化度下泥质对岩石电性影响的规律. 模拟结果表明:在中低矿化度下,泥质对岩石导电整体上呈现减阻作用,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加,电阻率降低的速度减慢;中等矿化度下泥质的减阻效果明显弱于低矿化度下的减阻效果;在高矿化度下泥质对岩石导电整体上呈现增阻作用. 在高矿化度、高含水饱和度下泥质对岩石电性的影响较小. 泥质起减阻、增阻作用的具体矿化度范围取决于储层的孔隙度、连通性以及地层温度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9.
Digital terrain analysis(DT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in the research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GIS). However, on the basis of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many problems exist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DTA in geomorphological studies. For instance, the current DTA research appears to be focused more on morphology, phenomenon, and modern surface rather than mechanism, process, and underlying terrain. The current DTA research needs to be urgently transformed from the study of landform morphology to one focusing on landform process and mechanism. On this basis,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geomorphology-oriented DTA and systematically reviews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about the knowledge of geomorphological ontology, terrain modeling, terrain derivative calculation, and terrain analytical methods. With the help of DEM data, DTA research has the advantage of carrying out geomorphological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rface morphology. However, the study of DTA has inherent defects in terms of data expression and analytic patterns. Thus, breakthroughs in basic theories and key technologies are necessary. Moreover, scholars need to realize that DTA research must be transformed from phenomenon to mechanism, from morphology to process, and from terrain to landform.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earth science has reached the critical stage in which the DTA research should focus more on geomorphological ontology. Consequently, this study proposes several prospects of geomorphology-oriented DTA from the aspects of value-added DEM data model, terrain derivatives and their spatial relations, and macro-terrain analysis. The study of DTA based on DEM is at a critical period along with the issue on whether the current GIS technology can truly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The research idea of geomorphology-oriented DTA is expected to be an important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field of GIS.  相似文献   
110.
WRF模式三维变分中背景误差协方差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WRF模式2008年5-10月逐日预报结果,通过NMC方法进行背景误差协方差(B)估计.给出其结构特征,进行单点数值试验,并利用不同B进行1个月的数值模拟试验,检验模拟降水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单点数值试验验证估算的B结构合理.不同的B,资料同化过程差别较大,应用重新统计的B,同化效率更高,目标函数收敛更稳定.模式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