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207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69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型节水灌溉控制原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臣  孙一源 《水科学进展》1994,5(2):142-148
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SPAC)中,以植物茎、果微增长及其含水量变化作为植物需水信息建立的灌溉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植物水分适度亏缺,有效调控其生长发育。实验结果表明,同充分供水的植株或树体相比,节水15.6%时,玉米长势良好,节水21.4%时,柑桔果实生长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32.
杜琦  薛明霞 《地下水》2007,29(4):114-116
对山西省小灌区农田土壤水分在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降水、农田灌溉、作物蒸腾和田间土壤蒸发是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因素.农田土壤水分分布随着作物的种类而变化.  相似文献   
33.
塔里木灌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韩路  王海珍  曹新川 《气象》2002,28(4):53-56
根据塔里木灌区阿拉尔气象站1961年1月-1999年12月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分析了塔里木灌区近40年的气候变化,得出近40年来塔里木灌区降水量呈上升趋势(4.60mm/10年),秋季降水量却呈下降趋势(-3.45mm/10年);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065℃/10年),冬季变暖的趋势(0.849℃/10年);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171℃/10年);年极端低温的上升趋势(0.569℃/10年)大于年极端高温的下降趋势(-0.095℃/10年)。可以70年代末为界将近40年塔里木塔区气候分为冷、暖两个阶段,前为冷期,后为暖期。  相似文献   
34.
节水灌溉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研究--以新疆焉耆盆地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我国北方农业面源污染面积大、分布广、控制难的问题,通过分析新疆焉耆盆地水资源利用现状、潜水位动态、农田排水特征,认为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资源,造成肥料流失,降低产量,而且污染水体,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提出了推广节水灌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5.
北疆棉区棉花膜下滴灌蒸散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膜下灌溉技术下蒸散观测数据的分析,初步确定了棉花在整个生育期的蒸散量为500-600mm。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膜下灌溉技术对棉花产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李国振 《干旱区地理》2001,24(2):189-192
根据阜康生态试验站试验小区1999-2000年冬小麦不同灌溉量控制试验,验证了冬小麦水分敏感期为拔节-灌浆期,探讨了该区冬小麦产量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阜康地区冬小麦返青水应采用“小水”灌溉的方式。同时通过对小区冬小麦成熟期灌水过程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的动态观测分析,提出冬小麦在成熟期对灌溉水分的消耗利用集中在0-30cm土壤层内的观点。  相似文献   
37.
A technique has been developed for predicting the irregular advance pattern often observed as water spreads on the surface of the ground. The technique is a combination of stochastic sketching, potential theory, probability theory, and a mass balance equation in the form of an advance equation. The technique can be used on flat as well as sloping terrain and addresses any form of obstructions or constraints to the flow of the water. The stochastic sketching portion of the technique uses cellular automata with transition probability movement rules to sketch the dynamics of small volume water elements in the defined environment. Randomly selected small volume flow path segments are computed and plotted. The envelope of these segments defines the wetted area and the advance front. Several examples are presented showing the patterns produced for various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38.
河套灌区井渠联合运用优化灌溉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河套灌区的地面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问题,提出了井渠结合优化灌溉模型,以最佳种植模式和最优工程运行策略,达到控制地下水位、防治土壤盐碱化、获得农作物稳产高产的目的.模型有调蓄地面水源、土壤贮水层、地下含水层的能力.优化计算成果与266.7hm2试验示范区的实际运行结果相吻合,节水、节能、增产及控制地下水位、改良盐碱地等效果十分显著,这对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王春得  赵忠贤 《地下水》2006,28(6):87-89
渭干河灌区的水土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在克孜尔水库建成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结合灌区12年来的水盐监测资料,对灌区地下水的埋深变化规律、水质演变趋势、灌区的排水效果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为今后灌区排水措施和保持水土环境的良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0.
Much of the central-western region of Argentina, where San Juan Province is located, experiences arid to semi-arid climatic conditions with low average annual rainfall accompanied by substa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Consequently, a viable crop industry depends to a large extent upon irrigation from major river systems. Increasing demand for water in the lower basin of the San Juan River i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more accurate estimates of water used for irrigation. Since the water demand for a particular crop is very closely related to crop area, monitoring the area of crop under irrigation is considered a proxy for the amount of water used. Landsat 5 imagery for the growing season, field data and aerial photographs were used to evaluate crop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