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11篇 |
免费 | 878篇 |
国内免费 | 13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06篇 |
大气科学 | 133篇 |
地球物理 | 350篇 |
地质学 | 817篇 |
海洋学 | 145篇 |
天文学 | 213篇 |
综合类 | 268篇 |
自然地理 | 109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80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180篇 |
2021年 | 180篇 |
2020年 | 157篇 |
2019年 | 191篇 |
2018年 | 113篇 |
2017年 | 164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135篇 |
2014年 | 131篇 |
2013年 | 180篇 |
2012年 | 160篇 |
2011年 | 132篇 |
2010年 | 117篇 |
2009年 | 137篇 |
2008年 | 139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26篇 |
2005年 | 115篇 |
2004年 | 140篇 |
2003年 | 117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84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国外教育地理研究回顾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地理研究作为地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研究出现于20世纪中叶,早期教育地理研究主要是借助地理学的视角和工具解决教育的空间问题,包括教育规划、教育土地利用、学校选择以及与居住地相关的教育机会和结果差异等;1990年代以来的教育地理研究注重从社会空间的角度来解析教育,关注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的内在联系,并建立起了以尺度为框架的研究体系。在最初的研究中,教育空间被当作既定的客观空间;1990年代以来,受社会科学空间转向的影响,教育空间被看成是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相互塑造的空间。当前,教育地理研究已经建立起了知识体系和研究框架,研究尺度包括微观(学习者、学习空间、学校与社区等)、中观(区域、国家等)和宏观(国际)的空间尺度研究,教育地理的研究范围得到扩展。国内教育地理研究可以从不同尺度上加强空间的研究以及空间之间的联系讨论,扩展非正式教育这一广阔的领域,加强教育公平的社会空间解释。 相似文献
2.
徐青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6,23(2):97-100
在对未来空间对抗的需求和测绘保障范围的拓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空间”的构想和实施空间测绘(深空测绘)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数字空间”的内涵和建立“数字空间”的技术与服务体系。“数字空间”建设应作为天空地一体数字化战场的核心内容,并为空间环境的认知与利用、控制空间以及空间目标的探测、识别、分类等技术手段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ComGIS的特点,并结合其特点,利用VisualBasic6.0,SuperMap和SQLServer2000等软件实现了校园导航系统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存储、可视化查询、测量地图等,同时介绍了系统空间数据库和空间地理模型的建立,以及在系统的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多媒体等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多尺度交通网线目标数据为例,探索了线目标空间冲突拓扑一致性自动检测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漏查和错查,实现了快速自动检测,可为今后其他数据资源冲突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光谱数据预处理中传统降维算法的不足,文章提出采用线性局部切空间排列(LLTSA)算法进行降维,并在低维空间中,以数据点到背景流形的最小距离为度量进行异常目标检测。面向异常目标检测问题的降维算法,需要考虑计算量和异常污染两个问题:为减少计算量,选择图像中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训练数据进行LLTSA降维并求取用于泛化的投影矩阵;为避免异常信息对背景特性的影响,应该选择不含异常的背景训练数据建立背景流形。背景训练点的选择基于递归多层分割算法,结合分割块的大小和分割块被近邻点重构的误差,去除分割结果中可能包含异常的区域并尽可能多地保留背景信息。实验结果表明LLTSA可以利用少数特征有效区分背景和异常,基于LLTSA的检测算法比经典RX和核RX算法具有更好的异常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职住空间关系的研究难以在微观维度上有效促进大城市职住功能空间的均衡发展以及规划政策与现状发展存在的时序错位问题,该文以北京市为例,从房屋建筑使用用途的角度切入,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热点分析模型和职住用地比三个评价方法,同时借用ArcGIS软件平台进行空间分析与可视化表达,探究北京职住空间在乡镇尺度下的组织特征。研究发现:北京市职住空间表现为聚类分布的空间格局特征,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中心,大致呈现出环状圈层分布,北京市职住空间的“热点区”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而“冷点区”在空间分布上基本相同,职住空间关系存在失衡,与规划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提出的研究方法从微观维度分析了城市职住空间的组织特征,促进了城市规划与发展时序的有效结合,可在特大城市的职住空间关系的研究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Astronomische Nachrichten》2017,338(2-3):299-304
The CHEERS (CHEmical enrichment reflection grating spectrometer sample) observations of clusters of galaxies with XMM ‐Newton have shown to be valuable to constrain the chemical evolution of the universe. The soft X‐ray spectrum contains lines of the most abundant metals from N to Ni, which provide relatively accurate abundances that can be compared to supernova enrichment models. The accuracy of the abundances is currently limited by systematic uncertainties introduced by the available instruments and uncertainties in the modeling of the spectra, which are of the order of 20–30%. We discuss the possible gain of extending the current samples at low and high redshift. We conclude that expanding the samples would be expensive in terms of exposure time, but will not yiel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sults, because the current samples already reach the systematic limits. New instrumentation, like Astro‐H2 and ATHENA , as well as improvements to the atomic databases, are needed to make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8.
9.
《The Journal of geography》2012,111(2):70-76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location and varying spatiality of questions in geography textboo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udy questions posed in page margins address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spatial thinking—concepts of space, using tools of representation, and processes of reasoning—more than questions in other locations within the text. Three practices are particularly recommended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spatial thinking skills through answering textbook questions: (1) utilize page-margin questions; (2) select questions around spatial representations; and (3) focus on higher-level cognitive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0.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patial patterns of retail activity and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street networks was examined by means of the space syntax methodology in eight Israeli cities that represent two city type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planning approaches and urban growth: (i) new towns, which we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a comprehensive city plan and modern planning concepts of “tree-like” hierarchical street networks and “neighborhood units”; (ii) older cities, where street networks an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retail activity were formed incrementally during their growth. Unlike in older cities, retail activity in new towns concentrates in relatively less-accessible and intermediate locations. This is indicated by a weak correlation between retail activity and the street network’s Integration and Choice centrality measur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Israeli cities illustrates the influence of urban growth and planning approaches on the formation of retail activity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street network.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