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88篇
地质学   179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442.
443.
三维离散元法中的数据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动态松弛三维离散元法的数据结构,提出了地下水、锚杆、边界力等数据的组织方法,为三维离散元程序的编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4.
地震孕育体源流变模型(二)——应变场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弹性包体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变介质包体模型理论的应变场的理论解,导出流变介质中的包体在任意一点产生的正应变、剪应变及体应变的粘弹性解析解,即正应变、剪应变和体应变的表达式. 通过计算三维粘弹性介质中球形硬包体与软包体在地面引起的体应变场的时空演化过程,得到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结果,即球形硬包体在地面产生的体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出现了特征不同的3个阶段(, , ),它与大量地形变资料出现的, , 阶段相似,而球形软包体却没有这个特征. 这些结果对地震前兆的形态特征、前兆的象限性、前兆时空演化的阶段性、短临前兆突发性以及前兆异常时间的地区性等的解释具有启示意义. 这为地震前兆物理模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将为实现地震的物理预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45.
要解释在很短的时间尺度内强震活动主体地区的大范围迁移现象 ,必须考虑整个岩石圈的分层流变结构和应力积累的时间过程。文中分析了应力在岩石圈中的传播情况 ,论证了板块边界对大陆内部的动态作用形式 ,推导出了在常速度边界条件下 ,双层黏弹性模型的解析解。证明在板块边界连续动态作用条件下 ,由于岩石圈的分层流变性和应力在不同流变性介质中的传播特征 ,在黏弹性模型黏滞性较大层中应力的积累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从而可以较合理地解释一些短期的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446.
地震应力触发研究   总被引:39,自引:8,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地震应力触发基本理论.从地震静态和动态应力触发、粘弹性模型在地震应力触发中的应用、火山喷发或爆炸与地震触发及地震触发的其它解释等几个方面,综述近年来地震应力触发的研究进展,并对地震应力触发研究近期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47.
Summary The San Andreas fault can be divided into locked and free sections. On the locked sections accumulated slip is released in great earthquakes. On the free sections slip is occurring continuously either aseismically or during smaller earthquakes. Stress drops during earthquakes can be estimated from the ratio of short to long period amplitudes and from surface strain. Surface heat flow may provide an upper bound on the absolute stress. The failure or yield stress must reach a maximum at some depth on the fault. This maximum may occur in the near-surface brittle zone or deeper in the plastic zone of the fault. The historic distribution of seismic activity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stress level. The accumulation of strain and stress on the fault can be predicted using elastic theory. It is necessary, however, to include the viscous coupling of the lithosphere to the asthenosphere in order to fully model the problem.  相似文献   
448.
We present a realistic model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zone. We propose that aseismic ground displacement is a sum of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following large earthquakes, transient fault slip, steady fault slip and a large-scale relative plate motion. We used the model to explain the aseismic ground displacements observed after the San Francisco earthquake of 1906.The data do not resolve the question of which is the dominant mechanism, but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can contribute a significant fraction of the displacement if the elastic plate thickness is 50 km or less. If the relative plate motion is taken to be 5.5 cm/yr, as found from plate rotation pole studies, then the zone of significant shearing in the mantle is probably at least 100 km thick beneath California.  相似文献   
449.
针对数字工业摄影测量中自检校光束法平差计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松弛法的快速计算方法,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有效提高计算速度。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满足数字工业摄影测量数据实时、准实时处理的要求,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