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27篇 |
免费 | 296篇 |
国内免费 | 29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50篇 |
大气科学 | 393篇 |
地球物理 | 321篇 |
地质学 | 658篇 |
海洋学 | 43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481篇 |
自然地理 | 30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273篇 |
2021年 | 290篇 |
2020年 | 296篇 |
2019年 | 326篇 |
2018年 | 210篇 |
2017年 | 287篇 |
2016年 | 272篇 |
2015年 | 264篇 |
2014年 | 236篇 |
2013年 | 481篇 |
2012年 | 272篇 |
2011年 | 323篇 |
2010年 | 197篇 |
2009年 | 247篇 |
2008年 | 262篇 |
2007年 | 289篇 |
2006年 | 219篇 |
2005年 | 192篇 |
2004年 | 173篇 |
2003年 | 147篇 |
2002年 | 117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中心地理论创新与发展的基本视角和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揭示规律、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面对时代发展、社会转型、技术进步及其带来的城市与区域巨变, 中心地理论需要创新发展。首先, 突破中心地理论的严苛假设、忽视系统动态性和自然-人文要素综合性的固有缺陷, 拓宽其普适性。其次, 以动态的和联系的眼光审视中心地系统外部条件、内部要素和组织形式与机制变化, 从中发现理论创新的视角。包括人口再分布, 城市体系重组, 全球产业网络兴起等宏观背景变化的视角;现代交通条件、信息技术发展、技术革新、体制变革等影响要素和机制变化的视角;全球城市网络形成, 城市带、群、链迅速聚合, 底层中心地重构等中心地系统组织形式新变革的视角;RS、GIS和现代统计手段应用的视角。再次, 中心地理论创新与发展有必要从“肢解”阶段进入到整体完善过程, 构建创新与发展的基本框架:①以指导实际应用, 形成理论和研究范式为创新和发展的目标;②以中心性测度新模型、严苛条件缓和、动态中心地系统、中心地系统畸变模式、中心地扩散域的空间嵌套等为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内容;③突破自然-人文耦合要素对中心地系统影响机理及模型化表达, 现代中心地系统空间图景, 动态开放的现代中心地系统建设等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2.
中国城市扩展对气温观测的影响及其高估程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由于中国城市扩展导致部分气象站点被动进入城市内部,从而造成对区域气温的高估.本文利用遥感多期影像对中国700多个气象站点各历史时期的下垫面进行判别,得到"进城"站点及其进城时间.通过比较"进城"站点的观测数据和背景气温,计算出70年代以来"进城"气象站点上的平均热岛效应强度,并对热岛效应强度的季节性筹异进行了分析,得出70年代以来秋冬季节的热岛强度高于春季和夏季的结沦.通过比较真实气温和背景气温的空间数据,识别出了气温高估区域,得出中国东部地区的气温高估略高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气温高估均远高于西部地区的结论.通过计算真实气温和背景气温序列的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得出近40年来全国的增温值约为1.58℃,其中凶城市扩展带来的增温贡献约为0.01℃,在气温高估的核心区域的贡献约为0.09℃.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ArcGIS Flex API技术的WebGIS系统,相比传统WebGIS系统,它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交互能力更强,用户体验更好。系统成功实现了空间查询与定位、数据统计、绘制量算、地图打印输出等功能,旨在能给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部门提供一个良好的管理规划和决策支持的WebGIS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46.
从对水文过程描述的角度对城市雨洪模拟技术进行了回顾,认为管网汇流阶段算法较为成熟,而产流和坡面汇流阶段还有待深入研究.从模型构建思想的角度回顾其发展历程,阐明了经验性模型和分布式概念性模型的局限性以及分布式物理模型的良好发展前景.通过总结国内外几个具代表性城市雨洪模型的特点,从特定模型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城市雨洪模型的现状,并指出中国与国外模型研究的差距.对与城市雨洪模拟精度密切相关的基础数据收集与管理技术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城市雨洪模拟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7.
148.
149.
《Geoforum》2017
While the concept of urban agriculture investigates the way in which disused land within the consolidated city is returned to its citizens through a variety of farming practices, many pockets of rural land in peri-urban areas continue to be contested by institutions and communities – including informal farmers, formal farmers, municipal planners, metropolitan agencies, and investors – with contrasting interests. To date however, little scholarly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nformal practices within the degraded areas of urban fringes and, more specifically, to the link between the expansion of peri-urban agriculture and the civic appropriation and negotiation of space in neglected peripheral areas. In this paper, we ask how a metropolitan sustainability fix is produced and contested both materially and discursively. We also explore how local residents involved in peri-urban agriculture claim the use of land for agricultural practices and in turn attempt to influence the urban agenda of the neoliberal city. Inquiring how competing visions of nature act as obstacles in this negotiation process, our analysis of the peri-urban Baix Llobregat Agricultural Park in Barcelona reveals that the imposition of official visions about how need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should be fulfilled, which landscapes are esthetically acceptable, what nature is, and how land should be controlled and developed indicate why apparently “marginal” and informal urban agriculture in the periphery has come to be subordinated to the planning of the neoliberal city and of a metropolitan sustainability fix – a partial sustainability fix that is however progressively being questioned and renegotiated. 相似文献
150.
北京城区河湖水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调研结果显示,2003年北京城区河湖(11个监测水体)总磷、总氮含量分别为0.142mg/L、1.481mg/L,已达到比较 严重的富营养状态.北京城市河湖属于藻型水体,初级生产力主要决定于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与密度.河湖水体中浮游 藻类密度为37867.82×10~4cells/L,其群落由蓝藻(Cyanophyta)、绿藻(Chlorophyta)、硅藻(Bcillariophyta)、甲藻(Pyrrophy— ta)、隐藻(Cryptophyta)、黄藻(Xanthophyta)、金藻(Chrysophyta)和裸藻(Eugleniphyta)构成.群落中蓝藻占绝对优势 (89.54%).在近几年的夏秋季连续发生程度不同的微囊藻(microcystis)水华,对水体功能和城市景观造成了不良影响. 主要原因是:(1)氮磷和有机物的污染,(2)给城市河湖补给的水量少,(3)河湖生态系统被损害,水体自净能力差.本文 对如何改善北京城市河湖水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