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2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篇 |
大气科学 | 17篇 |
地球物理 | 150篇 |
地质学 | 58篇 |
海洋学 | 11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43篇 |
自然地理 | 2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在岩体完整性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波层析成像借鉴了医学上X射线断面扫描的基本原理,利用地震波穿过地质体后走时及能量的改变等物理信息,通过数学处理重建地质体内部图像,从而得到所研究地质体的岩性及构造分布。本文利用这种方法,在一个钻孔中利用电火花震源激了弹性波,在另一个钻孔布设多个检波点同时接收,拾取弹性波初至时间,将接收到的数据利用SIRT方法进行反演迭代计算,最终形成一个弹性波速度谱图,然后利用岩土体的弹性波速度差异推断岩体完整性分布。与其它测试方法比较,该方法分辨率高,空间位置准确,在工程物探、岩土工程勘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当前采用交通流数据量化城市人群活动模式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同一区域、同一时段不同类型交通流数据反映城市人群活动模式的共性与差异性仍然知之甚少,直接影响了城市人群活动模式挖掘结果的可解释性与实际应用效果。为此,本文旨在对目前广泛采用的智能卡数据(公交和地铁刷卡)和出租车轨迹数据2种重要的交通流数据,从时空分布模式的差异性、行程距离及距离衰减效应的差异性、空间社团结构的差异性3个方面,探索二者反映城市人群活动模式的差异性:① 采用北京市六环以内区域2016年5月9日至15日的智能卡和出租车轨迹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研究发现:① 2种交通流反映出行需求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高度相关性,但是在同一空间单元上,2种交通流反映出行需求的时间相关性较低;② 2种交通流的使用率在不同空间位置存在明显差异,仅在城市中心区域使用率较为均衡;③ 2种交通流反映人群行程距离的空间分布、距离衰减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公共交通对于促进长距离出行更为重要;④ 从2种交通流发现的空间社团结构都显示了城市的多中心结构特征,但是二者发现社团结构存在的差异性表明两种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交互起着不同的作用。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多源交通流反映城市人群活动的内在机理,提升城市人群活动模式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基于拟微分算子理论和李代数积分法,根据程函方程和波场坐标变换,提出一种新的适于横向变速介质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的地震波走时算法.该算法与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所用李代数时间积分表达相比,差异在于增加了波数一次项,且二次项的系数在求积时亦需进行修正.针对单平方根算子象征、李代数积分、指数映射和走时多项式的求解而言,皆需对以往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中所用算法进行深化调整.文中数值算例对比了本文李代数积分表达与时间积分的区别,本算法计算结果与线性横向变速介质中的理论值相当吻合.通过走时多项式中各项对结果的影响分析,可知非对称项使计算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数值试验表明,本算法对横向变速介质中走时求取是可行的,且不需要存储海量走时表,有利于提高Kirchhof叠前深度偏移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4.
105.
机动交通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道路网络作为影响区域交通流与居民交通出行行为的关键因素,对区域交通事故的数量、类型和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论文从道路布局形式与几何拓扑特征2个方面归纳总结城市道路网络特征对交通事故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梳理道路网络与交通出行行为的关系分析其对交通事故的潜在影响。研究指出,格网型、平行曲线型、回路尽端型等道路网络布局形式以及中心性、连通性等道路网络拓扑指标,对交通事故的类型、频率和严重程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和空间尺度效应;合理的交叉口密度、路网密度、街区密度等道路网络几何特征对于提升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刻画道路网络的结构、功能等特征,在控制居住自选择效应的基础上,从交通出行行为视角深入分析复杂道路网络对交通事故的作用机制与非线性影响,同时考虑道路网络特征与建成环境的潜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6.
Timothy J. Beechie 《地球表面变化过程与地形》2001,26(9):1025-1034
Measurements of annual travel distance (Lb) of bed load sediment at 16 locations in Alaska, the intermountain USA, west coast USA and Scotland a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bankfull channel width (r2 = 0·86, p < 0·001). Travel distance of particles is probably limited by trapping in bars, which have a longitudinal spacing proportional to channel width. Increased abundance of woody debris reduces bar spacing and may reduce Lb. Longer cumulative duration of bed load transporting flows in a year appears to increase Lb. Other predictors of annual travel distance such as stream power per unit length, drainage area and bankfull discharge were less well correlated with Lb (r2 ranging from 0·27 to 0·51). Stream power per unit bed area, basal shear stress and slop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Lb (r2 < 0·05). Most correlations were improved when regressions were limited to data from the west coast USA. Travel distance estimates can be used to help identify reaches that may take longer to recover from large, short‐term increases in sediment supply. Published in 2001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7.
We have developed new basic theories for calculating the conversion point and the travel time of the P-SV converted wave (C-wave)
in anisotropic, inhomogeneous media. This enables the use of conventional procedures such as semblance analysis, Dix-type
model building and Kirchhoff summation, to implement anisotropic processing, and makes anisotropic processing affordable.
Here we present these new developments in two parts: bas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velocity analysis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This part deals with the basic theory, including both conversion-point calculation and moveout analysis.
Existing equations for calculating the PS-wave (C-wave) conversion point in layered media with vertical transverse isotropy
(VTI) are strictly limited to offsets about half the reflector depth (an offset-depth ratio, xlz, of 0.5), and those for calculating the C-wave traveltimes are limited to offsets equal to the reflector depth (x/z=l.0). In contrast, the new equations for calculating the conversion-point extend into offsets about three-times the reflector
depth (x/z=3.0), those for calculating the C-wave traveltimes extend into offsets twice the reflector depth (x/z=2.0). With the improved accuracy, the equations can help in C-wave data processing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in anisotropic,
inhomogeneous media.
This work is funded by the Edinburgh Anisotropy Project (EAP) of the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First author:
Xiangyang Li, Mr. Li is currently a professorial research seismologist (Grade 6) and technical director of the Edinburgh Anisotropy Project
in the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He also holds a honorary professorship in multicomponent seismology at the School of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He received his BSc(1982) in Geophysics from Changchun Geological Institute, China, an MSc (1984)
in applied geophysics from East China Petroleum Institute (now known as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a PhD (1992)
in seism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During 1984–1987, he worked as a lecturer with the East China Petroleum Institute.
Since 1991, he has been employed by the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seismic anisotropy and multicomponent
seismology.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南海1998年夏季调查航次诊断计算的流函数场,选取越南以东偶极子发生海域,进行不同的声层析观测站位设置实验。模拟计算声线传播时间信息,然后应用基函数重建方法进行了流函数场的模拟反演研究,讨论了不同随机观测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在所选取的约833 km×833 km海域内,在观测海域外围配置19个声层析观测站位就能够很好地重构原流函数场,空间分辨率约为63.7 km,可以分辨模拟海域中尺度涡场结构,这是传统的基于海流计(CM)或声学多普勒剖面仪(ADCP)等观测方法所不能企及的。该观测技术和方法可以实际应用于近海大范围流场结构的遥感实时监测,为近海污染物等的扩散研究,海洋环境变化等提供实时观测流场资料。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基于出行的时空特征分析在解释老年人不同活动出行行为差异上的不足,根据昆明城市老年人407份有效问卷调查和54份追踪访谈,对基于活动的出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出行行为特征参数间的关系进行建模计算,得到了属性、活动因素与出行行为以及出行行为各参数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不同活动的出行特征差异显著,与活动密切相关的出行行为特征参数间有较强的关联性,表现为活动对出行方式和出行强度、出发时刻对出行方式、出行方式对出行强度具有较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