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5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秦晓楠  程钰 《地理科学》2019,39(1):156-163
采用 DPSIR概念模型作为旅游生态安全系统的基本形态,引入网络 DEA模型测度系统运行效率,从“投入-产出”的研究视角探究旅游生态安全系统内部作用机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网络 DEA模型的结构及权重加以限制,构建具有节点权重约束的网络 DEA评价模型,对主要旅游城市生态安全系统实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将生态安全系统分为自然运行阶段、管理反馈阶段2阶段进行效率评价,加权综合得出各旅游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的综合评价值,以此为依据将样本城市划分为按系统效率的评价结果将其分划为绿色发展型、稳步发展型、高效发展型、双向提升型和管理能力缺失型,针对各类型旅游城生态安全系统特点提出改善其生态安全系统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33.
以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旅游类兴趣点数据为基础,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空间相关性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郑州市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特征及便利度进行分析,为郑州市旅游空间布局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郑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上表现为“北多南少、北密南疏”的格局,呈现出面状集聚和点状分布并存的局面,市辖区的旅游资源远多于其他区县;(2)郑州市旅游资源相对较分散,各类旅游资源主要沿“东南-西北”“东北-西南”的方向分布,且存在一定的向心性;(3)餐饮、酒店、交通等服务设施与不同城市旅游资源类型的空间匹配度不同,其中交通设施与旅游资源的空间匹配度最高,旅游资源倾向于分布在交通发达、食宿方便的区域;(4)郑州市旅游资源便利度在空间上表现为“中间高,四周低,城区连片,郊区分散”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34.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intensity of human use of coastal areas in Galicia (NW Spain). Actually, there is great concern about rapid and unplanned urba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n certain locations, as this can generate adverse impacts on those areas. In this study, we selected three sandy beaches along the Galician coast (Chanteiro, Insuela and Valieros) facing different levels of anthropic pressure, and we analysed Talitrus saltator individuals with the aim of elucidating whether anthropogenic pressures on beaches such as tourism or pollution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incidence of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al alterations in sandhoppers in the field. Specifically, levels of fluctuating asymmetry were selected as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 stress. Results of two sampling dates (May and September) show that individuals collected at the most touristy and polluted beach were those showing the highest asymmetry values, although results were on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samples collected during spring. Result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beach management and pollution reduce symmetry in sandhoppers living in altered beaches.  相似文献   
35.
基于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旅游生态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量增加的游客给景区的旅游生态容量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矛盾日渐突出。为了实现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游客活动量与景区旅游生态容量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非线性动力学观点出发,构建二者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平衡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要达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景区环境的自我更新能力及人工恢复程度之和大于外界污染水平,且游客的增长率必须保持在较低水平的基础上;(2)景区旅游生态容量的承载力是有限的,所能容纳的游客也是有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引起生态系统失衡。采取严格控制游客量,加强对景区内外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升游客素养等措施,对于系统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6.
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功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董志文  盛红 《海岸工程》2002,21(1):57-62
从中国旅游业发展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城市建设的关系,确立旅游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阐述旅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分析区域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并对发展旅游中心城市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37.
区域旅游业态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源于流通产业的业态概念应用于旅游业,是旅游产业竞争加剧的结果。旅游业态是一个复合性、动态性和特色性的概念,它实际上是对旅游行(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特色和经济效率等的一种综合描述,包含业种、业状和业势三大内容。当前,业态竞争已成为区域旅游竞争的新领域,旅游区域在运用业态竞争工具的过程中,应采取"创新业态发展思路、优化业态发展结构、提升业态发展素质、打造业态发展品牌、突出业态发展特色、营造业态发展环境和提高业态竞争力"的方针和相应策略,以实现"行业构成多元化,行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素质一流,核心竞争力突出;特色鲜明,品牌效应显著"三大区域旅游业态良性发展指标。  相似文献   
38.
以往对于旅游地的研究多关注"游憩体验-游客满意度-游客行为意向"的因果关系,却忽视了旅游地的游憩环境因素与其它变量间的关联机制,对于环境服务功能显著的生态旅游地尤为如此.以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旅游区为案例地,从游客感知的视角,探讨游憩环境、游憩体验、游客满意度及其行为意向等多维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了以游憩环境和游憩体...  相似文献   
39.
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部分水乡古镇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镇旅游是当今旅游市场的新宠,苏州市水乡古镇众多,特色各异,为其水乡古镇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然而,基于水乡古镇旅游产品的趋同性,使得苏州水乡古镇在旅游业发展中竞争十分激烈,旅游形象战略成为各水乡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文章从苏州各水乡古镇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出发,对部分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的原则,提出旅游形象定位的建议,以期促进其旅游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0.
上海市居民乡村旅游行为特征及感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旅游心理学原理,采用比较分析和交互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上海市居民乡村旅游的人口学特征、行为偏好以及效果感知,并提出加强乡村旅游宣传力度、观念创新和服务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