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5篇
  免费   1299篇
  国内免费   580篇
测绘学   844篇
大气科学   516篇
地球物理   2012篇
地质学   1592篇
海洋学   563篇
天文学   232篇
综合类   451篇
自然地理   494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庞重光  于炜 《水科学进展》2013,24(5):722-727
针对整个渤海海域悬浮泥沙分布全貌研究的不足,基于2000-2004年连续5年的354个SeaWiFS反演的渤海表层悬沙浓度资料,经多年月平均得到其季节变化特征;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给出其空间模态及时间系数,揭示渤海表层悬浮泥沙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渤海表层悬沙浓度除秦皇岛海域外近岸高,离岸低,辽东湾东岸浓度远大于西岸;冬季浓度最高,春秋次之,除河口海域外夏季浓度最低;河口海域冬夏季均为浓度高值区。经验正交分解显示第一空间模态反映渤海悬沙浓度的总体分布特征,其显著变化周期为12个月,显示渤海表层悬沙的季节变化特征。第二空间模态反映黄河入海径流对渤海表层悬沙浓度分布格局的影响, 其周期为6个月,代表黄河口海域悬沙浓度的变化周期。第三模态显示渤海不同海域悬沙浓度的增加或减小过程并不同步,存在明显的位相差异。  相似文献   
902.
针对HSDPA的目标,围绕HARQ技术进行研究,给出了N信道停等协议的性能分析及操作原理说明.结论是SAWARQ操作机制简单、信令开销少.而且通过增加并行操作的子信道数,可以做到提高吞吐量,减少传输时延的作用,同时还能降低接收端对缓冲容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03.
1978年以来,中国体制改革重塑了个体日常时空行为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活动轨迹,但鲜有文献解析长时间序列下不同代际群体对职住政策调整做出的响应及其代际差异。基于时间地理学视角与代际差异理论,将广州市微观个体职住地变动历程与代际问题相结合,利用问卷调查分析1988年和1998年居民职住制度改革前后,不同代际居民职住地变迁行为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性差异。结果发现:① 在居住地和就业地变迁方向方面,各代际居民住房迁出地主要集中于老城区,就业地变迁围绕两个城市中心,形成由老城核心地域向内城、近郊扩散的变迁过程。② 职住地距离变化方面,居民平均职住距离由1988年之前的4.91 km增至1998年之后的6.46 km,20世纪90年代出生居民(简称90后,下同)的职住分离度大于其他群体。③ 在职住地变迁率方面,住房商品化和就业社会化极大地增加了居民职住地选择自由度,60后和70后在1998年之后的迁居率分别为113.16%与112.33%,就业地变迁率分别为148.68%与197.26%,二者都远高于住房改革前的比例。④ 驻留时长方面,职住自由化使得驻留时长明显缩短。60后变化最为明显,该群体在一个居住地的居住时长由1988年以前的14.43年缩至1998年以后的5.43年,就业地驻留时长由12.43年降至3.95年;80后与90后在1998年以后的职住地驻留时长明显较短,70后相对较长。⑤ 能力、组合及权威制约中的房价、婚姻状况、学历、福利分房及下岗等因素对职住地变迁表现出明显代际差异,因子女上学及同事关系等组合制约对就业地变迁无显著群体差别。  相似文献   
904.
This paper presents a general modeling strategy for ambiguity resolution (AR) and position estimation (PE) using three or more phase-based ranging signals from a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The proposed strategy will identify three best “virtual” signals to allow for more reliable AR under certain observational conditions characterized by ionospheric and tropospheric delay variability, level of phase noise and orbit accuracy. The selected virtual signals suffer from minimal or relatively low ionospheric effects, and thus are known as ionosphere-reduced virtual signals. As a result, the ionospheric parameters in the geometry-based observational models can be eliminated for long baselines, typically those of length tens to hundreds of kilometres. The proposed modeling comprises three major steps. Step 1 is the geometry-free determination of the extra-widelane (EWL) formed between the two closest L-band carrier measurements, directly from the two corresponding code measurements. Step 2 forms the second EWL signal and resolves the integer ambiguity with a geometry-based estimator alone or together with the first EWL. This is followed by a procedure to correct for the first-order ionospheric delay using the two ambiguity-fixed widelane (WL) signals derived from the integer-fixed EWL signals. Step 3 finds an independent narrow-lane (NL) signal, which is used together with a refined WL to resolve NL ambiguity with geometry-based integer estimation and search algorithms. As a result, the above two AR processes performed with WL/NL and EWL/WL signals respectively, either in sequence or in parallel, can support real time kinematic (RTK) positioning over baselines of tens to hundreds of kilometres, thus enabling centimetre-to-decimentre positioning at the local, regional and even global scal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905.
显式自由表面模型时间分裂格式的一个积分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有关显式自由表面模型的时间分裂格式中的分裂误差。在传统的积分方案中,由于采用蛙跳格式,斜压动量方程具有三层的时间离散结构,但是,正压动量方程在相应的时间层上只有二层的离散结构。因此,正压方程与斜压方程的时间离散结构是不相容的。分析结果表明,这是导致分裂误差的原因。本提出一种能保持时间离散结构相容的正压和斜压方程的时间积分方案。该积分方案的分裂误差很小因此特别适合于需要长期积分的气候研究。该方案在北太平洋的一个自由表面模型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906.
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在岩体完整性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波层析成像借鉴了医学上X射线断面扫描的基本原理,利用地震波穿过地质体后走时及能量的改变等物理信息,通过数学处理重建地质体内部图像,从而得到所研究地质体的岩性及构造分布。本文利用这种方法,在一个钻孔中利用电火花震源激了弹性波,在另一个钻孔布设多个检波点同时接收,拾取弹性波初至时间,将接收到的数据利用SIRT方法进行反演迭代计算,最终形成一个弹性波速度谱图,然后利用岩土体的弹性波速度差异推断岩体完整性分布。与其它测试方法比较,该方法分辨率高,空间位置准确,在工程物探、岩土工程勘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7.
弹性波模拟或逆时偏移时,对空间偏导数采用高阶差分格式可提高计算精度,但这种算法的稳定性条件过于严格,要求差分离散的时间步长必须足够小以确保算法稳定。在常规空间高阶差分格式的基础上,将速度(应力)对时间的高阶导数转化为不同精度的应力(速度)对空间的差分,得到了一种新的基于交错网格的时间高阶、空间高阶差分格式。通过对交错网格时间高阶差分格式稳定性的分析,认为该算法的稳定性条件较常规算法宽松,在弹性波场的求解过程中可以采用更大的时间步长。  相似文献   
908.
冀东太平寨-娄子山太古宙麻粒岩相变质峰期流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东太平寨-娄子山地区太古宙麻粒岩系变质峰期流体包裹体首次见于夕线石中,按形 态 和产状可分三类,均形成于峰期至其稍后阶段。它们成分相似。特征是:①富碳质,XC O2+C H4=0.64~0.93; ②含少量H2O,XH 2O=0~0.22,且与峰期矿物 组合平衡热力学计算的水活度(aH2O=0.04~0.31)和含量( XH2O=0.03~0.22)完全吻合; ③有时含一定量H2S和SO2; ④盐水溶液 中阴离子总量极低(0.12~0.61mol/L)。石英和石榴石中也有特征相同的这期包裹体。峰 期包裹体中C O 2均一温度多数 为-28℃~-22℃,密度为0.96~1.06g/cm3,包裹体整体密度应稍高,相应的压力为0.60 ~0.70G Pa。流体的氧逸度lgfO2在-17~-15之间。峰期流体上述各种特征在空间上较 均匀,相邻的不同岩石类型中aH2O值相似,结合地质和原岩特 征分析,认为流体中C O2可能为深部地幔来源,其成因与基性岩浆底侵及其结晶作 用有关。  相似文献   
909.
依据尕斯库勒油田实际资料,分析了粒度中值、泥质体积分数、灰质体积分数、孔隙度与渗透率以及与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套直接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层流动单元划分的技术方法,实现了流动单元纵向上的连续自动划分.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储层划分为E、G、M和P 4类,平面上流动单元的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E、G类流动单元主要沿水下分流河道的主流线分布,G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河口砂坝和河道侧缘,M类流动单元分布在席状砂部位,P类流动单元零星分布在砂体尖灭的边缘部位.  相似文献   
910.
The wind-induced responses of a large-scale membrane structure, Expo Boulevard, are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To obtain the wi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the roof surface, a wind tunnel test is performed. A brief analysis of wind pressure on the membrane roof is conducted first and then an analysis of the wind-induced responses of the structure is carried out using a numerical integral method in the time domain. In the process of calculation, the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is taken into accou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mean, RSM and peak values of the structure responses increase nonlinearly while the approaching flow velocity increases. Strong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are observed in the displacement responses, whereas the responses of nodal stress and cable axial force show minimal nonlinear properties when the membrane structure is subjected to wind loads.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damping ratio only have a minimal impact on the RSM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because the background component is a dominant part of the total dynamic response and the resonant component is too small. As the damping ratio increases from 0.02 to 0.05, the RMS responses of vertical displacement, nodal stress and cable axial force decrease by 8.1%, 6.7% and 17.9%, respectively. Since the mean componen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wind-induced response, the values of the gust response factor are not high for Expo Boulevar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