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61.
村镇房屋是历次震害中最薄弱的建筑,提高其抗震性能刻不容缓。本文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和地震烈度的取值,以陕南6县18镇54个自然村的1161栋村镇房屋为抽样样本,完成样本的结构类型、结构类型的破坏比及破坏损失比、场地条件、抗震概念设计、村民的抗震知识和抗震防灾意识等现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陕南村镇房屋的结构类型有生土结构、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其中砖混结构是其主要的抗震结构类型;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烈度影响下的破坏比有差异,而破坏损失比相同;陕南村镇房屋的场地条件变化复杂,抗震概念设计存在缺陷且村民的抗震知识和抗震防灾意识淡薄,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2.
输电线路肩负着输送与分配电力能源的重任,是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国民生活与经济发展。近些年数据统计表明:在地震灾害作用下输电塔损坏甚至倒塌时有发生。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外输电塔-线体系抗震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了现阶段输电塔-线体系抗震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对输电塔-线体系抗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3.
为研究再生空心砌块砌体填充墙-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的骨架曲线模型,设计制作了2榀试件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获取其滞回及骨架曲线。在此基础之上,对试件的骨架曲线模型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再生空心砌块砌体填充墙—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的四折线骨架曲线模型。研究表明:试件的滞回曲线呈现为饱满的梭形,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耗能性能;通过相关理论分析建立的四折线骨架曲线模型与试验实测骨架曲线吻合良好,可为该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64.
何光强 《地理科学》2019,39(5):714-725
在地图投影变换影响下,得益于多样化的地图服务,二战期间美国地缘战略空间观念经历了从孤立主义向干涉主义的转变,推动了美国的参战与具体战略展开。这一空间逻辑在战时地图投影的选择上表现为从圆柱投影下的二维“矩形世界”向等距方位投影下的“圆形世界”和正射投影下的三维“球体世界”“鸟瞰世界”转变,折射出空中时代下的全球一体观。通过不同投影下“地图空间”的调整,二战期间美国地缘战略空间观念逐渐接近现实地球空间,这无疑增强了美国参战的合理性和战略决策的正确性。作为认知话语和实践话语的统一,地图投影通过地图服务反映并参与到了二战的地缘政治发展进程。伴随着美国地缘战略空间观念的变迁,美国也由此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国际体系的中心。在当前中国和平崛起和全球地缘调整的大背景下,地图投影创新也为今后的地缘关系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5.
166.
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与评估方案探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美丽中国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落实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国实践。党和国家针对“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战略部署,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但目前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及建设成效等问题并不清晰。本文从广义和狭义视角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内涵,将人地和谐共生论、五维一体美丽论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理论基础,进一步构建了包括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社会和谐、体制完善、文化传承等5个维度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运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测评方法,对2016年中国341个地级市(州)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进行了科学评估。结果显示,美丽中国建设的综合美丽指数(中科美丽指数)平均值为0.28,总体处于偏低水平,生态环境美丽指数、绿色发展美丽指数、社会和谐美丽指数、体制完善美丽指数和文化传承美丽指数分别为0.6、0.22、0.29、0.22和0.07,分项指数值均较低,且地域发展差异较大,说明美丽中国建设进程总体缓慢且不平衡。为了高质量、高标准地贯彻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建议构建并发布通用的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评估体系,对美丽中国建设进程开展动态监测与阶段性综合评估,编制并发布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技术标准,做好美丽中国建设综合区划,分区域因地制宜地开展美丽中国样板区建设试点,并把美丽中国建设成效纳入各级政府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67.
从中心地到城市网络——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的理论转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城镇体系核心特征的演变,推动其研究视角由等级制的传统中心地理论向关系制的现代城市网络转变。以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简要回顾克氏中心地理论在中国城镇体系研究中的理论和实证进展,通过对中心地理论固有缺陷,以及城镇体系研究逻辑变化的分析,阐明传统中心地理论在解释和解决现代城镇体系问题时的局限性;指出城市网络理论兴起的背景:交通革命带来的时空压缩导致区位论的解释失效、流空间理论的产生、全球化与生产网络的产生、制度与体制演变——中心地组织原则的转化;从企业组织、交通流、信息流三个研究视角,揭示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的网络思维端倪;通过研究主体特征的关注由中心性到节点属性、主体关系由等级从属到功能互补、时空尺度由地方到全球三个方面的对比,指出中心地与城市网络应用于城镇体系研究中的理论差异。  相似文献   
168.
The spatial hierarchy of part-whole relationships is an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platial world. Constructing spatial hierarchies of places is valuable in association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spatial reasoning. The emergence of large amounts of geotagged user-generated content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modelling places. However, the vague nature of places and the complex spatial relationships among places make it intractable to understand and represent the hierarchies among places.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fuzzy formal concept analysis-based approach to uncovering the spatial hierarchies among vague places. Each place is represented as a concept that consists of its extent and its intent. Based on the place concepts, the spatial hierarchies are generated and expressed as a graph that is easy to comprehend and contains abundant information on spatial relations. We also demonstrate the rationality of our result by comparing it with the result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相似文献   
169.
A fundamental procedure is propos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liquefaction in saturated soils based on the instability in the material's microstructure. The disturbed state concept (DSC) provides a unified constitutive model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ntire stress–strain behaviour under cyclic loading, and the values of disturbance at threshold states in the deforming microstructure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liquefaction. The procedure is verified with respect to laboratory behaviour of two sands, saturated Ottawa and Reid Bedford. A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DSC constitutive matrix is also performed. Procedur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SC for simplified analysis and design, and in finite element procedures are presente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provide a fundamental yet simplified procedure for liquefaction analysis, and as a result, it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mprovement over the available empirical and energy-based procedures. © 199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0.
邓铭江  龙爱华  李江  邓晓雅  张沛 《地理学报》2020,75(7):1333-1345
持续的强人类活动大大改变了流域水循环演变的结构、路径和驱动力,后者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生存发展的水安全。日益深入的市场经济使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从一个流域扩展到流域之外更宽广的区域范围,以产品贸易为纽带的水“流动”已成为驱动区域水循环演变与影响区域水安全的重要内在因素。以流域为单元的传统水循环研究,难以揭示不同区域之间的水循环联系、双向回馈机制与协同进化机理。本文从西北内陆河流域长期大量输出高耗水农产品这一现象分析入手,采用理论解析与案例相结合方法,阐述分析内陆河流域自然水循环、“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区域间贸易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显著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继而首次明确提出内陆河流域“自然—社会—贸易”三元水循环模式,并就其通量计量模型、影响因素与生态环境效应、科学前沿进行了探索分析,以便未来西北内陆河水循环、水文水资源等研究能更多重视对驱动内陆河流域水循环的外部力量及其双向互馈、协同进化的分析,更新内陆河流域水安全、生态安全的思考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