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472篇 |
免费 | 7550篇 |
国内免费 | 1070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739篇 |
大气科学 | 7366篇 |
地球物理 | 9936篇 |
地质学 | 20765篇 |
海洋学 | 7175篇 |
天文学 | 565篇 |
综合类 | 3778篇 |
自然地理 | 83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9篇 |
2023年 | 850篇 |
2022年 | 1754篇 |
2021年 | 2132篇 |
2020年 | 2198篇 |
2019年 | 2420篇 |
2018年 | 1929篇 |
2017年 | 2229篇 |
2016年 | 2368篇 |
2015年 | 2530篇 |
2014年 | 2858篇 |
2013年 | 3075篇 |
2012年 | 3062篇 |
2011年 | 3032篇 |
2010年 | 2512篇 |
2009年 | 2947篇 |
2008年 | 2832篇 |
2007年 | 3199篇 |
2006年 | 3032篇 |
2005年 | 2705篇 |
2004年 | 2420篇 |
2003年 | 2167篇 |
2002年 | 1987篇 |
2001年 | 1642篇 |
2000年 | 1409篇 |
1999年 | 1277篇 |
1998年 | 1145篇 |
1997年 | 989篇 |
1996年 | 869篇 |
1995年 | 787篇 |
1994年 | 709篇 |
1993年 | 586篇 |
1992年 | 429篇 |
1991年 | 348篇 |
1990年 | 232篇 |
1989年 | 255篇 |
1988年 | 163篇 |
1987年 | 108篇 |
1986年 | 58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14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4篇 |
1954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城市交通网络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有的城市交通网络数据模型无法对大比例地图中道路的面状特征进行描述。本文引入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 ,把各种实体作为对象 ,把道路作为面状要素描述。作为面状要素的道路对象直接继承原有道路的非空间特征 ,通过道路中心线对象和交点对象来继承原有线状要素的道路特征 ,包括网络关系和叠加关系等 ,通过车道段对象来增加作为面状要素的道路特征 相似文献
962.
介绍了采用测边三角网和GPS静态测量实施三峡工程加密控制网的应用情况,阐述了随着光电测距精度的不断提高及水电施工环境的影响,采用测边网加测距三角高程网实施控制网加密是当前行之有效的一种好方法;此外,GPS测量以其限定条件少、操作简单、高自动化的内业处理等优点为施工控制测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63.
964.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正从单机工作方式向系统集成的工作方式转变,获取和处理空间数据已变得较为容易。在三维数字城市建筑物建模方面,要求必须快速有效地提取建筑物边界,才有可能进行快速的三维景观建模作业。本文提出了利用DSM和真正射影像相结合构建地形景观的一种新方法,首先从真正射影像上提取建筑物的边界线,对建筑物多边形进行三角化处理,视地面模型为一带洞多边形,同样进行Delaunay三角化处理,接着从DSM和DEM获取建筑物的高度信息,构建三维建筑物模型,最后通过纹理映射的方式,对整个建模场景进行纹理贴图,这一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965.
内蒙古中部重、磁场特征与地壳密度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亚造山带中的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普遍具有正εNd值,在世界上是十分独特的。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中生代-新生代花岗岩同样具有正εNd值,并且其地壳的速度分布特征与内蒙古中部十分相似。本文通过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地球物理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来研究内蒙古中部的地壳密度结构,特别是下地壳的组成,试图探讨产生正£。值花岗岩的深部地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兴安岭-内蒙古造山带下地壳中可能存在与美国加里福尼亚类似的洋壳物质。此外,还对重、磁异常进行了处理,以确定蛇绿岩带的延展情况。由于在西拉木伦河附近存在切割至莫霍面的深断裂,结合地表出现的蛇绿岩带,故提出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河一线可能是内蒙古中部最重要的地质构造界线。 相似文献
966.
967.
1980年以来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依托1980~2002年的中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等基础数据,从集约度、播种面积与耕地撂荒变化三个方面,对中国1980年以来农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 西部地区农地利用的集约度具有强劲的上升态势,而东、中部地区在1992~1993年时集约度下降显著,在1997年以后,集约度具有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② 东部地区农地利用的总播种面积显著下降,而西部地区却有相当稳定的扩大趋势;③ 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三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变化均经历了一个“三缩二扩”的变化过程:“缩小 (1980~1985)-扩大 (1985~1991)-缩小 (1991~1994)-扩大 (1994~1999)-再缩小 (1999~ 2002)”;但在变化幅度与发展态势上,三个区域之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播种面积有显著的下降态势,而中部与西部地区在1999年以前,其总的态势是播种面积有所扩大,此后播种面积明显下降,但其下降幅度小于东部地区;④ 中部地区耕地撂荒案例最多,涉及地域最广,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少;东部地区的耕地撂荒现象主要出现在1992~1995年,而中部地区高度集中在1998~2002年,西部地区耕地撂荒的时间分布较为均匀,没有高度集中出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8.
969.
970.
应用MJO制作长江流域月降水预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JO指数RMM1、RMM2、振幅 1—25日平均代替月平均,用上月月平均RMM1和RMM2、振幅构造为右场,下月长江流域降水场为左场,SVD分析两场的关联,借助最优化技术,在降水场预测距平与实况距平同号总站数最大意义下确定系数,建立估计公式,由右场时间系数估计左场时间系数,最后反演降水场。尽管多数的月第一模态相关并不显著,但实际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