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74篇 |
免费 | 4612篇 |
国内免费 | 242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45篇 |
大气科学 | 2079篇 |
地球物理 | 2259篇 |
地质学 | 7902篇 |
海洋学 | 2687篇 |
天文学 | 198篇 |
综合类 | 1285篇 |
自然地理 | 375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272篇 |
2023年 | 343篇 |
2022年 | 574篇 |
2021年 | 630篇 |
2020年 | 646篇 |
2019年 | 688篇 |
2018年 | 614篇 |
2017年 | 694篇 |
2016年 | 692篇 |
2015年 | 774篇 |
2014年 | 969篇 |
2013年 | 837篇 |
2012年 | 1016篇 |
2011年 | 986篇 |
2010年 | 858篇 |
2009年 | 1021篇 |
2008年 | 922篇 |
2007年 | 1103篇 |
2006年 | 1038篇 |
2005年 | 940篇 |
2004年 | 841篇 |
2003年 | 801篇 |
2002年 | 720篇 |
2001年 | 565篇 |
2000年 | 450篇 |
1999年 | 440篇 |
1998年 | 359篇 |
1997年 | 331篇 |
1996年 | 304篇 |
1995年 | 246篇 |
1994年 | 219篇 |
1993年 | 196篇 |
1992年 | 166篇 |
1991年 | 148篇 |
1990年 | 86篇 |
1989年 | 125篇 |
1988年 | 53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3篇 |
1954年 | 3篇 |
18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东昆仑东段中更新世以来的成山作用及其动力转换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对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第四纪构造及与地貌关系的分析表明,现代山盆相间的地貌格局成型于中更新世,且在中更新世以来发生了多次构造变形体制的转换。根据布青山北部查干额热格地区第四系剖面的构造、地层时代及地层与构造关系的分析表明,中更新世时期为伸展构造体制,昆仑山内部开始发生了差异隆升,布青山开始崛起。中更新世末应力体制发生急剧变化,由伸展体制转为收缩事件,又急速转为伸展构造体系,短暂的收缩事件造成了中更新世冲洪积层的褶皱,随后的伸展则导致了影响深刻的向北依次断落的阶地状正断层系统。晚更新世应力体系再度发生重大转换,伸展正断层体系被左旋走滑运动体系所代替,并一直延续至今。中更新世以来多次隆升构造变形体制的转换说明东昆仑地区的成山过程受控于多种动力背景,而非单一的挤压抬升。隆升构造变形体系的确定及其时代约束为深入刻划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作用的动力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3.
高温高压下岩石弹性波速特征及其在深部地质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收集、整理、研究了70年代以来的高温高压下岩石的Vp,Vs,Vp/Vs,Vp各向异性等实验资料后得出:(1)低压下岩石Vp的急剧变化是由岩石中裂纹与孔隙等引起的;(2)温度升高可增大由岩石组构引起的Vp各向异性的变化率;(3)同种岩石在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波速值与变化规律;(4)Vp在高地温区随温度先降低而后升高,其原因是由矿物相变造成的,与地壳中低速带的性质相当。文章最后讨论了实测波速转换为岩石类型时实验研究岩石波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珠江口表层水体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6年12月4日珠江口海域实测的高光谱遥感反射率数据及悬浮泥沙质量浓度数据,进行了该海域表层水体悬浮泥沙遥感反演模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悬浮泥沙质量浓度与Rrs(λ1)/Rr s(λ2)-Rrs(λ1)/Rrs(λ3)的相关性较好,其中Rrs(λ)代表遥感反射率,λ代表波长,λ1=762.6 nm,λ2=559.09 nm,λ3=772.78 nm,建立了悬浮泥沙质量浓度定量遥感反演模式,该模式的均方根误差为4.67 mg/L,可以用于珠江口海域的悬浮泥沙质量浓度的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105.
非补偿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以廊固凹陷古近系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补偿沉积表现为无明显的沉积间断面,单层暗色泥岩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沉积剖面以退积为特点。通过对廊固凹陷古近系基底地层、物源体系的研究,结合沉积物组合特点、沉积剖面序列和构造发育阶段特征,分析了非补偿沉积盆地的层序发育样式,总结了非补偿盆地层序边界发育特征,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了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11个三级层序。研究了不同沉积、构造背景下各层序组内体系域的样式,将一个完整的层序划分为湖泊充填体系域、湖泊扩张体系域、湖泊稳定体系域及湖泊萎缩体系域(下降体系域)等4个阶段,使体系域的叠加与层序的演化相关联。建立了非补偿型陆相盆地有利体系域沉积模式,认为物源的演替是其主控因素,复杂的断裂系统仅是一种控制沉积作用的一种表象。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南方古生界有利暗色页岩发育,但现页岩气勘探取得突破较少,主要原因是南方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南方暗色页岩与碳酸盐岩间互发育,页岩气勘探开发面临复杂的碳酸盐岩地质问题。文章从国外勘探经验及近年来南方地区页岩气勘探实践中总结并详细分析了碳酸盐岩发育对页岩气成藏和开发控制的5大问题:(1)地表或近地表岩溶地质问题对开采的影响;(2)页岩目的层顶底板及其内部碳酸盐岩层对成藏和开采的影响;(3)页岩中碳酸盐类矿物含量对开采压裂的影响;(4)页岩层中天然裂缝被方解石充填对成藏的影响问题;(5)常规碳酸盐岩储层与非常规页岩共同成藏问题。建议在南方古生界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中,把碳酸盐岩本身储集成藏和碳酸盐岩对页岩气成藏、开采、钻井施工等的影响综合考虑,以总含油气系统的思路,综合选井,以促进南方古生界页岩气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07.
南太行——中条山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太行—中条山地区是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薄弱地区之一。本区约有种子植物1627种,隶属618属142科。通过该区种子植物各类地理成分分析及与相关地区的比较,得出:本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温带区系特点,又具有温带向亚热带区系过渡性质,是华北植物区系分区南部亚区的一条重要界线。该地区存在许多古老及残遗植物,表明该区系起源古老,同时也是产生新分化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08.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urbanization and its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in Shanghai and Stockholm metropolitan areas over two decades. Changes in land use/land cover are estimated from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lassifications of Landsat mosaics with gre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features. Landscape metric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changes in landscape composition and configuration and to draw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about environmental impacts. Speed and magnitude of urbanization is calculated by urbanization indices and the resulting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are quantified by ecosystem services. Growth of urban areas and urban green spaces occurred at the expense of cropland in both regions. Alongside a decrease in natural land cover, urban areas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120% in Shanghai, nearly ten times as much as in Stockholm, wh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land cover change was a 12% urban expansion that mostly replaced agricultural areas. From the landscape metrics results, it appears that fragmentation in both study regions occurred mainly due to the growth of high density built-up areas in previously more natural/agricultural environments, while the expansion of low density built-up areas was for the most part in conjunction with pre-existing patches. Urban growth resulted i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losses of approximately 445 million US dollars in Shanghai, mostly due to the decrease in natural coastal wetlands while in Stockholm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changed very little. Total urban growth in Shanghai was 1768 km2 and 100 km2 in Stockholm. The developed methodology is considered a straight-forward low-cost globally applicable approach to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evaluate urban growth patterns that could help to address spat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questions in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相似文献
109.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原油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原油的饱和烃、芳烃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原油同位素类型和单体烃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 ,发现整个东部凹陷原油及其组分的碳同位素值偏重 ,指示其源岩有机质中藻类和低等水生生物的贡献较少 ;饱和烃—芳烃的碳同位素值关系揭示东部凹陷大部分原油样品与沙河街组沙三段烃源岩的特征相近 ,而南部和北部地区少数样品表现出负的碳同位素异常 ,与该区中生界源岩样品的接近 ,推测原油中可能混入了中生界来源的油气。南部地区各样品的碳同位素类型曲线和单体烃的碳同位素曲线均相似 ,揭示了两者具相同的油气来源。北部地区各原油样品的单体烃的碳同位素类型曲线间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 ,但茨榆坨地区的原油样品的碳同位素值比牛居地区的系统偏轻 ,可能是成熟度相对较低引起的 ,表明茨榆坨地区原油具有早期成藏的特征。原油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是研究油气来源和成藏特征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0.
提出多天线基线网单历元模糊度同步解算法,其具体实现步骤为:1)根据宽巷组合模糊度易于固定的优点,采用附加已知基线长度约束法同步解算各基线的宽巷模糊度,得到dm~cm级精度的近似基线分量;2)将解算得到的各近似基线分量作为约束,同步解算各基线的基频模糊度,以获取mm级精度的基线矢量。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检验各历元宽巷模糊度解算的正确性,以获取可靠的近似基线分量,为解算各基线的基频模糊度提供准确的基线先验信息。由于动态情况下各历元观测信息比较少,单纯依赖ratio检验不可靠,提出结合基线误差、单位权中误差、基线网模糊度闭合环及ratio值等对多组宽巷模糊度进行检验,避免ratio值设置不当导致模糊度检验中发生纳伪和弃真问题。实测数据结果证明,该处理方法使得模糊度解算的成功率提高1%~2%,可以获取移动平台更丰富的导航信息,提高其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