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72篇 |
免费 | 2953篇 |
国内免费 | 382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20篇 |
大气科学 | 2253篇 |
地球物理 | 2851篇 |
地质学 | 9076篇 |
海洋学 | 3214篇 |
天文学 | 242篇 |
综合类 | 1345篇 |
自然地理 | 45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1篇 |
2023年 | 320篇 |
2022年 | 643篇 |
2021年 | 772篇 |
2020年 | 706篇 |
2019年 | 822篇 |
2018年 | 695篇 |
2017年 | 770篇 |
2016年 | 806篇 |
2015年 | 868篇 |
2014年 | 1046篇 |
2013年 | 915篇 |
2012年 | 1183篇 |
2011年 | 1154篇 |
2010年 | 980篇 |
2009年 | 1188篇 |
2008年 | 1086篇 |
2007年 | 1265篇 |
2006年 | 1275篇 |
2005年 | 1138篇 |
2004年 | 1042篇 |
2003年 | 985篇 |
2002年 | 857篇 |
2001年 | 665篇 |
2000年 | 538篇 |
1999年 | 494篇 |
1998年 | 402篇 |
1997年 | 375篇 |
1996年 | 354篇 |
1995年 | 296篇 |
1994年 | 263篇 |
1993年 | 220篇 |
1992年 | 210篇 |
1991年 | 169篇 |
1990年 | 99篇 |
1989年 | 151篇 |
1988年 | 61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3篇 |
1954年 | 3篇 |
1877年 | 2篇 |
18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总结分析了发生在新丰江水库老震区,距1962年6.1级主震27年的1次4.5级地震的活动和特点,认为此次4.5级地震及其伴生的小震群仍系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序列的中晚期强余震。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根据地壳中间界面上反射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探测了地壳中间界面的埋深、复盖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温度、压力、反射性、透过性、弹性等性质。 相似文献
993.
我国大陆及其邻区6级以上地震的“缺震事件”——一种大地震中期预测指标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陆强震活动的起伏中,6级以上地震的大范围长时间缺震,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的研究者已将其作为将发生7级地震前的标志之一。作者系统地清理了1897—1988年8月间中国大陆及其邻区6级以上地震“缺震事件”的始末,较多的震例表明,限定“缺震事件”起止的地震具有中期预报意义。它们在地震构造上的原因可能是代表区域最活跃的破裂,突然处于阻碍、闭锁状态,其持续时间大于10个月,再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为解锁,并随即出现新的一轮大地震活动。故可以作为一种大地震中期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4.
云南蒙自五里冲水库区F1,F2断层新活动年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里冲水库地处侵蚀山区,缺乏第四纪地层作为研究断层新活动年代的对比标志。本文以F_1、F_2断层带内发育的多期方解石脉和断层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构造分析,热释光(TL)测年法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石英溶蚀速率测年法,对库区F_1、F_2断层新活动的年代进行综合判定。确认:F_1、F_2断层最后一次明显活动的年代分别为(2.93±0.31)×10~5年和(2.33±0.26)×10~5年以前,为评估五里冲水库构造稳定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995.
在对新疆1973年以来年度地震预测情况进行综合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乌恰-喀什周围地区年度预测的阶段性特点,并对这一地区1900年以来M≥6地震和1972-2008年M≥5.5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的研究.认为对该区域地震活动规律性特点认识不足,没有遵循本地区地震活动的基本规律对地震趋势进行客观判断,是造成地震危险区预测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依据地震活跃与间歇的特点认为2008年底开始乌恰-喀什周围地区将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时段,这一地区可能仍将继续被划定为年度强地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996.
结合焦郑高速公路钻孔灌注桩的超声波检测,对超声波检测的原理、方法以及桩身缺陷的判定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通过实例证明超声波检测法能准确判断出桩身缺陷的位置和范围,并能对缺陷严重程度做出评价,是检测灌注桩桩身质量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地电故障数据处理系统软件研制的目的在于当地电仪器出现故障,无法采集到仪器内存中原始数据时,能根据地电纸带上仅有的一些原始数据,利用该系统可以准确、快速、方面地转换成特定格式的数据文件,及时上报至中国地震局。该系统的开发,将会减轻台站工作人员的负担,杜绝了数据格式的不正解性,防止了数据迟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在南北地震带北段布设的670套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到的面波资料,使用新近发展的程函方程面波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12~60 s周期范围比以往成像结果具有更高分辨率的瑞利面波相速度分布图像.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褶皱系西段、秦岭褶皱系西段和松潘—甘孜褶皱系,在16~60 s周期范围内均显示出明显的低速异常分布,表明该地区的地壳力学强度较低,在强烈的构造应力作用下易发生形变.与西段不同,祁连褶皱系东段和秦岭褶皱系中段的相速度分布特征揭示,其中下地壳的速度明显高于高原内部区域.鄂尔多斯块体整体上表现为稳定块体具有的高速特征,但其西部边缘在中上地壳的速度比块体中部地区偏低,且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的临河断陷盆地和西缘的银川断陷盆地,在较短的周期范围内(12~20 s)表现为局部低速特征,但与银川断陷盆地不同,临河断陷盆地的低速特征可一直延续至60 s周期以上,表明该盆地下方地壳及上地幔速度明显偏低,可能与深部热作用有关.阿拉善块体与其北部地区的速度差异主要表现在中上地壳,这一现象值得今后进一步探讨.基于程函方程面波层析成像方法给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揭示了以往面波层析成像难以获得的深部细节特征,为该地区的深部构造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999.
1000.
NAOTO Ishikawa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2010,(3)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magnetoclimatological studies of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CLP) have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which greatly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East Asian paleomonsoon evolution, inland aridification of Asia, and past global climate changes. Loess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CLP have been well studied. In contrast, loess magnetic properties from outside the CLP in China have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We have little knowledge about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loess in the Ili Basin, an intermontane depression of the Tianshan (or Tien Shan) Mountains. Here,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rock magnetic measurements of the Ili loess including mas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χ) and anhystere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ARM), high/low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susceptibility (TDS) and hysteresis, as well as X-ray diffraction (XRD) for miner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with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in the CLP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hinese loess), we discuss the possibl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the Ili lo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total magnetic mineral concentration of the Ili loess is far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hinese loess, though they have similar magnetic mineral compositions. The ferrimagnetic minerals in the Ili loess are magnetite and maghemite, and the antiferromagnetic mineral is hematite; XRD analysis also identifies the presence of ilmenite. The ratio of maghemite is lower in the Ili loess than in the Chinese loess, but the ratios of magnetite and hematite are higher in the Ili loess than in the Chinese loess. 2) The granularity of magnetic minerals in the Ili loess, dominated by pseudo-single domain (PSD) and multi-domain (MD) grains, is generally much coarser than that of the Chinese loess. Ultrafine pedogenically-produced magnetic grains have a very limited contribution to the susceptibility enhancement. Rather, PSD and MD particles of magnetite and maghemite are 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the enhancement of susceptibility in the Ili loess. 3) The susceptibility enhancement mechanism for the Ili loess is complicated and superimposes both a wind velocity/vigor model (Alaskan or Siberian model) and the in situ ultrafine grain pedogenic model; the former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li loess. 4)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enhancements of the Ili loess are related not only to the eolian input of the source area, but also to the local climate, landform, and geological background. Therefore, great care should be taken when reconstructing paleoclimate using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ata from the Ili loess. 相似文献